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搅拌设备附属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聚酯纤维搅拌装置,其通过使得筒体纵向晃动来提高搅拌装置的轴向混合能力,因此提高了筒体内的原料轴向混着充分度,即提高了砂浆、干粉以及纤维的轴向分布均匀度,因而提高了聚酯纤维搅拌装置的搅拌效率和搅拌效果;包括第一电机和筒体,第一电机的右端设置有第一减速机,第一减速机的右端与筒体的左端中部连接,筒体的内部设置有工作腔;还包括两组支撑杆、两组支撑块、底座、安装块、控制杆、伸缩杆、带动杆、动力柱、往复丝杠、固定轴承和第二电机,两组支撑块的右端分别与筒体的左端底部区域前侧和后侧连接,控制杆的内部设置有控制腔,往复丝杠设置有往复丝杆和往复滑块。
A new stirring device for polyester fib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聚酯纤维搅拌装置
本技术涉及搅拌设备附属装置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聚酯纤维搅拌装置。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聚酯纤维是由有机二元酸和二元醇缩聚而成的聚酯经纺丝所得的合成纤维,其因具有良好的抗皱性和保形性,同时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弹性恢复能力而的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就使得聚酯纤维的产量很大,而在聚酯纤维生产过程中需要用到聚酯纤维搅拌装置,新型聚酯纤维搅拌装置是一种在聚酯纤维生产加工的过程中,用于聚酯纤维生产用原料进行混合的装置,其在聚酯纤维生产的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现有的新型聚酯纤维搅拌装置包括第一电机、筒体和两组支架,第一电机的右端设置有第一减速机,第一减速机的右端与筒体的左端中部连接,筒体的内部设置有工作腔,工作腔内设置有搅拌机构,搅拌机构的输入端与第一减速机输出端转动连接,筒体的工作腔的顶端连通设置有加料口,加料口上设置有盖板,工作腔的底端设置有取料管,取料管上设置有开关阀,筒体的底端左侧和右侧分别与两组支架的顶端连接;现有的新型聚酯纤维搅拌装置使用时,首先打开筒体的盖板,通过加料口向筒体内加入聚酯纤维生产用原料,然后将盖板在加料口上盖好,然后启动第一电机使第一电机带动第一减速机工作,然后第一减速机则带动筒体内部的搅拌机构对筒体内的浆料、干粉和纤维进行搅拌,待筒体内的浆料、干粉和纤维混合完毕之后,这时将筒体内的原料通过取料管排出筒体即可;现有的新型聚酯纤维搅拌装置使用中发现,在筒体的搅拌机构对筒体内的原料进行搅拌的时候,由于浆料、干粉和纤维等原料的流动性较差,同时搅拌机构的轴向混合能力较差,此时筒体内的原料轴向混着充分度较差,即砂浆、干粉以及纤维的轴向分布均匀度较差,因而使得现有的聚酯纤维搅拌装置的搅拌效率和搅拌效果较差,从而导致实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通过使得筒体纵向晃动来提高搅拌装置的轴向混合能力,因此提高了筒体内的原料轴向混着充分度,即提高了砂浆、干粉以及纤维的轴向分布均匀度,因而提高了聚酯纤维搅拌装置的搅拌效率和搅拌效果,从而增强实用性的新型聚酯纤维搅拌装置。本技术的一种新型聚酯纤维搅拌装置,包括第一电机和筒体,第一电机的右端设置有第一减速机,第一减速机的右端与筒体的左端中部连接,筒体的内部设置有工作腔,工作腔内设置有搅拌机构,搅拌机构的输入端与第一减速机输出端转动连接,筒体的工作腔的顶端连通设置有加料口,加料口上设置有盖板,工作腔的底端设置有取料管,取料管上设置有开关阀;还包括两组支撑杆、两组支撑块、底座、安装块、控制杆、伸缩杆、带动杆、动力柱、往复丝杠、固定轴承和第二电机,所述两组支撑块的右端分别与筒体的左端底部区域前侧和后侧连接,所述两组支撑杆的顶端分别与两组支撑块铰接,所述安装块的左端与筒体的右端中部连接,所述控制杆的左端与安装块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控制杆的内部设置有控制腔,所述控制腔的右端连通设置有控制口,所述伸缩杆的左端自控制杆的右侧穿过控制口并且滑动插入至控制腔内,所述伸缩杆的顶端右侧贯穿设置有U型槽,所述带动杆的左端与U型槽铰接,所述动力柱的内部设置有滑动腔,所述滑动腔的顶端连通设置有转动孔,所述第二电机的底端转动设置有第二减速机,所述第二减速机的底端转动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底端自动力柱的上侧转动穿过转动孔并且伸入至滑动腔内,所述第二减速机的底端与动力柱的顶端连接,所述往复丝杠设置有往复丝杆和往复滑块,所述往复滑块与往复丝杠螺装,所述往复丝杆的顶端与转轴的底端连接,所述滑动腔的底端连通设置有固定槽,所述固定轴承与固定槽固定卡装,所述往复丝杆的底端与固定轴承过盈连接,所述滑动腔的左端连通设置有滑动孔,所述带动杆的右端自动力柱的左侧滑动穿过滑动孔并且伸入至滑动腔的内部,所述带动杆的右端与往复滑块的左端连接,所述两组支撑杆的底端分别与底座的顶端左前侧和左后侧连接,所述动力柱的底端与底座的顶端右侧中部连接。本技术的一种新型聚酯纤维搅拌装置,还包括稳固杆,所述伸缩杆的左端与控制腔连通设置有伸缩槽,所述稳固杆的左端与控制腔的左端连接,所述稳固杆的右端自控制腔内滑动卡入至伸缩槽内。本技术的一种新型聚酯纤维搅拌装置,还包括两组调节板和两组调节螺纹杆,所述动力柱的底座的底端右前侧和右后侧分别设置有两组调节槽,所述两组调节板分别与两组调节槽滑动卡装,所述两组调节槽的顶端分别连通设置有两组调节螺纹孔,所述两组调节螺纹杆的底端均自加固板的上侧分别螺装穿过两组调节螺纹孔并且分别伸入至两组调节槽内,所述两组调节螺纹杆的底端分别与两组调节板的顶端连接。本技术的一种新型聚酯纤维搅拌装置,还包括防护轴承,所述动力柱的滑动腔的顶端连通设置有防护槽,所述防护槽的顶端与转动孔的底端连通,所述防护轴承与防护槽固定卡装,所述防护轴承与转轴过盈连接。本技术的一种新型聚酯纤维搅拌装置,还包括两组转动块和两组转动杆,所述两组转动块的底端分别与两组调节螺纹杆的顶端连接,所述两组转动块的左端分别贯穿设置有两组转动滑孔,所述两组转动滑孔分别与两组转动杆滑动套装。本技术的一种新型聚酯纤维搅拌装置,所述两组转动杆的左端和右端分别设置有两组防护球柄。本技术的一种新型聚酯纤维搅拌装置,还包括两组加固杆,所述两组加固杆的右端分别与往复滑块的左端顶部和底部连接,所述两组加固杆的左侧内端分别与带动杆的顶端和底端连接。本技术的一种新型聚酯纤维搅拌装置,还包括防护罩,所述防护罩的底端与筒体的加料口的顶端外侧壁连接,所述防护罩的内部设置有流动腔,所述流动腔的顶端连通设置有喂料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在搅拌装置搅拌聚酯纤维原料的时候,同时启动第二电机使第二电机带动第二减速机工作,然后第二减速机的转轴带动往复丝杆在动力柱的固定轴承上转动,同时往复丝杆在往复滑块上转动,然后往复滑块则通过带动杆带动伸缩杆的右端纵向移动,再之后伸缩杆则带动控制杆纵向移动,同时伸缩杆改变在控制杆内的伸出长度,此时伸缩杆便绕着与带动杆的铰接出转动,然后控制杆则通过安装块带动筒体的右端绕着筒体与两组支撑杆的铰接出转动,随着往复滑块在往复丝杆上纵向往复移动,则此时筒体的右端便与往复滑块同步纵向往复移动,这时筒体内部的搅拌机构在搅拌原料的同时,筒体通过纵向晃动便使得其内部的原料左右往复晃动,从而通过使得筒体纵向晃动提高搅拌装置的轴向混合能力,因此提高了筒体内的原料轴向混着充分度,即提高了砂浆、干粉以及纤维的轴向分布均匀度,因而提高了聚酯纤维搅拌装置的搅拌效率和搅拌效果,增强了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动力柱和底座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伸缩杆和稳固杆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两组支撑块和两组支撑杆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两组调节板和底座的连接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记:1、第一电机;2、筒体;3、第一减速机;4、盖板;5、取料管;6、两组支撑杆;7、两组支撑块;8、底座;9、安装块;10、控制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聚酯纤维搅拌装置,包括第一电机(1)和筒体(2),第一电机(1)的右端设置有第一减速机(3),第一减速机(3)的右端与筒体(2)的左端中部连接,筒体(2)的内部设置有工作腔,工作腔内设置有搅拌机构,搅拌机构的输入端与第一减速机(3)输出端转动连接,筒体(2)的工作腔的顶端连通设置有加料口,加料口上设置有盖板(4),工作腔的底端设置有取料管(5),取料管(5)上设置有开关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组支撑杆(6)、两组支撑块(7)、底座(8)、安装块(9)、控制杆(10)、伸缩杆(11)、带动杆(12)、动力柱(13)、往复丝杠(14)、固定轴承(15)和第二电机(16),所述两组支撑块(7)的右端分别与筒体(2)的左端底部区域前侧和后侧连接,所述两组支撑杆(6)的顶端分别与两组支撑块(7)铰接,所述安装块(9)的左端与筒体(2)的右端中部连接,所述控制杆(10)的左端与安装块(9)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控制杆(10)的内部设置有控制腔(18),所述控制腔(18)的右端连通设置有控制口,所述伸缩杆(11)的左端自控制杆(10)的右侧穿过控制口并且滑动插入至控制腔(18)内,所述伸缩杆(11)的顶端右侧贯穿设置有U型槽(19),所述带动杆(12)的左端与U型槽(19)铰接,所述动力柱(13)的内部设置有滑动腔,所述滑动腔的顶端连通设置有转动孔,所述第二电机(16)的底端转动设置有第二减速机(20),所述第二减速机(20)的底端转动设置有转轴(21),所述转轴(21)的底端自动力柱(13)的上侧转动穿过转动孔并且伸入至滑动腔内,所述第二减速机(20)的底端与动力柱(13)的顶端连接,所述往复丝杠(14)设置有往复丝杆(22)和往复滑块(23),所述往复滑块(23)与往复丝杠(14)螺装,所述往复丝杆(22)的顶端与转轴(21)的底端连接,所述滑动腔的底端连通设置有固定槽,所述固定轴承(15)与固定槽固定卡装,所述往复丝杆(22)的底端与固定轴承(15)过盈连接,所述滑动腔的左端连通设置有滑动孔,所述带动杆(12)的右端自动力柱(13)的左侧滑动穿过滑动孔并且伸入至滑动腔的内部,所述带动杆(12)的右端与往复滑块(23)的左端连接,所述两组支撑杆(6)的底端分别与底座(8)的顶端左前侧和左后侧连接,所述动力柱(13)的底端与底座(8)的顶端右侧中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聚酯纤维搅拌装置,包括第一电机(1)和筒体(2),第一电机(1)的右端设置有第一减速机(3),第一减速机(3)的右端与筒体(2)的左端中部连接,筒体(2)的内部设置有工作腔,工作腔内设置有搅拌机构,搅拌机构的输入端与第一减速机(3)输出端转动连接,筒体(2)的工作腔的顶端连通设置有加料口,加料口上设置有盖板(4),工作腔的底端设置有取料管(5),取料管(5)上设置有开关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组支撑杆(6)、两组支撑块(7)、底座(8)、安装块(9)、控制杆(10)、伸缩杆(11)、带动杆(12)、动力柱(13)、往复丝杠(14)、固定轴承(15)和第二电机(16),所述两组支撑块(7)的右端分别与筒体(2)的左端底部区域前侧和后侧连接,所述两组支撑杆(6)的顶端分别与两组支撑块(7)铰接,所述安装块(9)的左端与筒体(2)的右端中部连接,所述控制杆(10)的左端与安装块(9)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控制杆(10)的内部设置有控制腔(18),所述控制腔(18)的右端连通设置有控制口,所述伸缩杆(11)的左端自控制杆(10)的右侧穿过控制口并且滑动插入至控制腔(18)内,所述伸缩杆(11)的顶端右侧贯穿设置有U型槽(19),所述带动杆(12)的左端与U型槽(19)铰接,所述动力柱(13)的内部设置有滑动腔,所述滑动腔的顶端连通设置有转动孔,所述第二电机(16)的底端转动设置有第二减速机(20),所述第二减速机(20)的底端转动设置有转轴(21),所述转轴(21)的底端自动力柱(13)的上侧转动穿过转动孔并且伸入至滑动腔内,所述第二减速机(20)的底端与动力柱(13)的顶端连接,所述往复丝杠(14)设置有往复丝杆(22)和往复滑块(23),所述往复滑块(23)与往复丝杠(14)螺装,所述往复丝杆(22)的顶端与转轴(21)的底端连接,所述滑动腔的底端连通设置有固定槽,所述固定轴承(15)与固定槽固定卡装,所述往复丝杆(22)的底端与固定轴承(15)过盈连接,所述滑动腔的左端连通设置有滑动孔,所述带动杆(12)的右端自动力柱(13)的左侧滑动穿过滑动孔并且伸入至滑动腔的内部,所述带动杆(12)的右端与往复滑块(23)的左端连接,所述两组支撑杆(6)的底端分别与底座(8)的顶端左前侧和左后侧连接,所述动力柱(13)的底端与底座(8)的顶端右侧中部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俊杰,宁智,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格丽室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