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逆时钟螺纹螺孔刀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46429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1 05: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逆时钟螺纹螺孔刀具,属于铣削刀具技术领域,包括刀头、刀具座和限位柱,所述刀头的顶端为钻头区域,所述钻头区域的一侧设有铣削区域,两个所述铣削区域之间设有倒角区域,所述刀柄的末端设有卡块,所述限位柱的一端设有卡槽,且所述限位柱的表面开设有限位槽,所述刀柄通过卡块与设置在限位柱一端的卡槽啮合,所述刀具座的顶部表面开设有螺纹槽,所述螺杆与设置在刀具座上的螺纹槽螺接后插入限位槽内,所述帽盖通过设置在内壁上的内接螺纹与螺杆的一端螺接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对刀头结构进行优化整合,并利用限位柱配合刀具座进行安装,整体功能性较强,且便于拆卸与维护。

A counter clock screw hole cut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逆时钟螺纹螺孔刀具
本技术涉及铣削刀具
,具体为一种逆时钟螺纹螺孔刀具。
技术介绍
传统的螺纹加工方法主要为采用螺纹车刀车削螺纹或采用丝锥、板牙手工攻丝及套扣。随着数控加工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三轴联动数控加工系统的出现,使更先进的螺纹加工方式——螺纹的数控铣削得以实现。螺纹铣削加工与传统螺纹加工方式相比,在加工精度、加工效率方面具有极大优势,且加工时不受螺纹结构和螺纹旋向的限制。但常见的逆时针(即左旋)螺纹螺孔刀具往往仅具有铣刀结构,能够配合电机进行基本的钻孔开槽工作,但效率较低,操作较为受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逆时钟螺纹螺孔刀具,结构设计合理,对刀头结构进行优化整合,并利用限位柱配合刀具座进行安装,整体功能性较强,且便于拆卸与维护。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逆时钟螺纹螺孔刀具,包括刀头、刀具座、限位柱、螺杆和帽盖,所述刀头的顶端为钻头区域,所述钻头区域的一侧设有两个规格不同的铣削区域,两个所述铣削区域之间设有倒角区域,所述刀头的一侧为刀柄,所述刀柄的末端设有卡块,所述限位柱的一端设有卡槽,且所述限位柱的表面开设有限位槽,所述刀柄通过卡块与设置在限位柱一端的卡槽啮合,所述刀具座的顶部表面开设有螺纹槽,所述限位柱插接在刀具座的一侧且限位槽与螺纹槽连通,所述螺杆与设置在刀具座上的螺纹槽螺接后插入限位槽内,所述帽盖通过设置在内壁上的内接螺纹与螺杆的一端螺接固定。优选的,所述刀具座的表面设有凸起边,且所述凸起边的表面开设有安装孔。优选的,所述刀具座的顶部表面至少开设有三个螺纹槽。优选的,所述螺杆的规格能够与设置在限位柱上的限位槽内壁贴合插接。优选的,所述刀头部分的倒角区域横截面积大于钻头区域的横截面积。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1、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将钻头、铣削与倒角部分整合至刀头部分,提高了刀具整体的功能性。可以对装置外的夹具部分进行设置,以此来完成各种需求的螺纹螺孔开设动作,比较适合用于较小型器件的螺纹槽开设工作。同时配合限位柱进行安装,便于随时对刀头进行拆卸与维护,操作简单且实用性较高。2、能够根据需求来进行不同规格的开槽动作,以此达到不同程度的效果,可操作性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刀具座与限位柱连接时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刀头与刀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帽盖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刀头、101钻头区域、102铣削区域、103倒角区域、2刀柄、21卡块、3刀具座、31凸起边、4限位柱、41卡槽、42限位槽、5螺纹槽、6安装孔、7螺杆、8帽盖、81内接螺纹。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提供了如图1-4所示的一种逆时钟螺纹螺孔刀具,包括刀头1、刀具座3、限位柱4、螺杆7和帽盖8,刀头1的顶端为钻头区域101,钻头区域101的一侧设有两个规格不同的铣削区域102,两个铣削区域102之间设有倒角区域103,刀头1的一侧为刀柄2,刀柄2的末端设有卡块21,限位柱4的一端设有卡槽41,且限位柱4的表面开设有限位槽42,刀柄2通过卡块21与设置在限位柱4一端的卡槽41啮合,刀具座3的顶部表面开设有螺纹槽5,限位柱4插接在刀具座3的一侧且限位槽42与螺纹槽5连通,螺杆7与设置在刀具座3上的螺纹槽5螺接后插入限位槽42内,帽盖8通过设置在内壁上的内接螺纹81与螺杆7的一端螺接固定。具体的,刀具座3的表面设有凸起边31,且凸起边31的表面开设有安装孔6,可利用安装孔6配合其他连接件进行安装固定,提供便利性。具体的,刀具座3的顶部表面至少开设有三个螺纹槽5,以此来增强对限位柱4的固定效果。具体的,螺杆7的规格能够与设置在限位柱4上的限位槽42内壁贴合插接,以高精度来确保刀具主体能够稳固设置在限位柱4内,避免加工时出现角度的偏移,影响到加工效果。具体的,刀头1部分的倒角区域103横截面积大于钻头区域101的横截面积,以此来形成刀头1的分界点,可以倒角区域103前后的区域来分别进行不同深度的铣削工作。工作原理:将刀具主体通过刀柄2末端的卡块21与设置在限位柱4上的卡槽41啮合安装,且将限位柱4插入刀具座3内,同时通过至少三个螺杆7依次与螺纹槽5螺接并插入限位槽42内,以此完成整体结构的基本组装与固定。可另外利用凸起边31上的安装孔6配合连接件来安装至需求位置,确保整体安装完成后即可投入使用。将需要进行开槽的器件通过专业夹具固定后开始转动,并向刀具的刀头1部分靠拢,可根据具体需求来制定夹具器械的动作幅度。需要较浅的螺纹槽时,夹具仅需控制器件的旋转推进幅度至钻头区域101至倒角区域103之间即可,以此利用靠近钻头区域101的刀头1进行铣削动作。开槽完成后,由夹具抽出器件并将其周边区域利用倒角区域103进行进一步车削动作,以此来完善整个加工动作。若需要开槽较深时,则由夹具控制器件旋转推进深入至倒角区域103之后的刀头1部分。以同样操作完成开槽后,同样可将器件抽出后利用倒角区域103进行进一步加工。整体操作简单易实现,同时刀头功能性较强。装置整体便于进行拆卸与维护。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逆时钟螺纹螺孔刀具,包括刀头(1)、刀具座(3)、限位柱(4)、螺杆(7)和帽盖(8),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头(1)的顶端为钻头区域(101),所述钻头区域(101)的一侧设有两个规格不同的铣削区域(102),两个所述铣削区域(102)之间设有倒角区域(103),所述刀头(1)的一侧为刀柄(2),所述刀柄(2)的末端设有卡块(21),所述限位柱(4)的一端设有卡槽(41),且所述限位柱(4)的表面开设有限位槽(42),所述刀柄(2)通过卡块(21)与设置在限位柱(4)一端的卡槽(41)啮合,所述刀具座(3)的顶部表面开设有螺纹槽(5),所述限位柱(4)插接在刀具座(3)的一侧且限位槽(42)与螺纹槽(5)连通,所述螺杆(7)与设置在刀具座(3)上的螺纹槽(5)螺接后插入限位槽(42)内,所述帽盖(8)通过设置在内壁上的内接螺纹(81)与螺杆(7)的一端螺接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逆时钟螺纹螺孔刀具,包括刀头(1)、刀具座(3)、限位柱(4)、螺杆(7)和帽盖(8),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头(1)的顶端为钻头区域(101),所述钻头区域(101)的一侧设有两个规格不同的铣削区域(102),两个所述铣削区域(102)之间设有倒角区域(103),所述刀头(1)的一侧为刀柄(2),所述刀柄(2)的末端设有卡块(21),所述限位柱(4)的一端设有卡槽(41),且所述限位柱(4)的表面开设有限位槽(42),所述刀柄(2)通过卡块(21)与设置在限位柱(4)一端的卡槽(41)啮合,所述刀具座(3)的顶部表面开设有螺纹槽(5),所述限位柱(4)插接在刀具座(3)的一侧且限位槽(42)与螺纹槽(5)连通,所述螺杆(7)与设置在刀具座(3)上的螺纹槽(5)螺接后插入限位槽(42)内,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景坤詹贵全
申请(专利权)人:联泰高科电路板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