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晓明专利>正文

管道开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646207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1 05: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管道开口装置,包括开口钻体和钻头套件,所述开口钻体包括旋转动力机构和推进动力机构和钻杆,所述旋转动力机构驱动所述钻杆旋转,所述推进动力机构驱动所述钻杆移动,所述钻杆的外伸端部与所述钻头套件连接。通过推进动力机构推进,动力机构的设置避免了管道开口装置的外伸式的驱动,从而降低了管道开口装置的长度,方便使用和运输。

Pipe open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管道开口装置
本技术涉及管道开口领域,特别是一种管道开口装置
技术介绍
管道的使用十分普遍,例如自来水管道,污水管道等,由于使用的要求往往要在管道上开设各种支流口,以及安装阀门等,但是由于部分年代相对久远的管道如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供水管道,需要维修时以及开设支流口时都需要停水作业。于是人们专利技术了一种开口钻装置,实现了不停水作业,但是需要推进开口钻,在移动时需要行程,在回退时需要空间预留,所以往往导致回退后整个开口钻装置为两个行程的长度,不方便运输和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改善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管道开口装置,降低管道开口装置的长度,方便使用和运输。其技术方案如下:管道开口装置,包括开口钻体和钻头套件,所述开口钻体包括旋转动力机构和推进动力机构和钻杆,所述旋转动力机构驱动所述钻杆旋转,所述推进动力机构驱动所述钻杆移动,所述钻杆的外伸端部与所述钻头套件连接。所述钻头套件包括第一钻头、第二钻头和连接件,所述第一钻头和所述第二钻头均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件上。所述旋转动力机构包括旋转电机、变速机构,所述变速机构的动力输入端与所述旋转电机的旋转轴连接,所述变速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钻杆连接。所述变速机构的动力输出端设置有密封件,在所述密封件上安装有密封圈。所述变速机构包括蜗轮和蜗杆,所述蜗杆与所述旋转电机的旋转轴连接,所述涡轮与所述钻杆固定连接。所述推进动力机构包括动力源、丝杆和支撑杆,所述动力源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丝杆连接,所述丝杆的滑动件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与所述钻杆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架与所述支撑杆滑动连接。所述动力源包括动力杆、第一手柄、推进电机和离合器,所述动力杆的第一端通过齿轮与所述丝杆配合传动,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手柄固定连接,所述电机通过离合器与所述动力杆连接。所述动力杆朝向所述钻杆一侧设置有密封件,在所述密封件上安装有密封圈。所述离合器包括第一配合件和第二配合件,所述第一配合件固定连接在动力杆上,所述第二配合件与所述电机连接并可转动地套设在所述动力杆上,所述第二配合件包括滑动块,所述滑动块与所述第一配合件卡持或松开。所述第一配合件设置有卡接凹槽,所述滑动块与所述第一配合件相配合的一侧设置有卡接凸起,所述卡接凹槽和所述卡接凸起相卡接。所述滑动块的外周面开设有环形槽,与所述环形槽相配合的设置有第二手柄。开口钻体顶部还设置有端盖,所述端盖通过钉体固定连接。还包括编码器,所述编码器上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动力杆上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相配合。管道开口钻,包括第一钻头,所述第一钻头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切削头,所述第一钻头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一连接头,所述第一钻头在所述第一切削头和所述第一连接头之间的圆周上设置有凸起的卡接螺纹,所述卡接螺纹的大径大于所述第一切削头的外径。所述第一钻头在所述卡接螺纹的左右两侧的外径尺寸相同。所述第一钻头的第一端圆周面开设有切屑槽,所述切屑槽呈螺旋状缠绕,所述切屑槽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切削头的切屑面,另一端穿过所述卡接螺纹。所述切屑槽靠近所述第一连接头一端的端面沿着轴向到卡接螺纹的距离为第一尺寸,所述第一尺寸为0至3mm。所述卡接螺纹的小径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切削头的外径。所述第一连接头的圆周面上设置有周向卡位。还包括第二钻头、所述第二钻头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二切削头,所述第二钻头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二连接头,所述第二连接头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头和卡接螺纹之间。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设置有第一连接位、第二连接位和第三连接位,所述第二连接位为法兰盘,所述法兰盘上开设有通孔,第二连接位通过钉体穿过所述通孔并与所述第二连接头连接,固定所述第二钻头,所述第一连接位与所述第一连接头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头的所述周向卡位为方形结构,所述第一连接位底部固定安装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中部开设有与所述周向卡位相匹配的卡接通孔,所述卡接通孔与所述周向卡位相配合。所述周向卡位靠近第一连接头端面的一侧设置有轴向卡位,所述轴向卡位抵紧所述固定件的端面。所述第一连接头端面和所述轴向卡位之间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第一连接位内部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第一连接头通过螺纹旋拧进所述第一连接位上。需要说明的是:前述“第一、第二、第三……”不代表具体的数量及顺序,仅仅是用于对名称的区分。下面对本技术的优点或原理进行说明:1、管道开口装置,利用开口钻体的钻杆固定在连接件的第三连接位上,而旋转动力机构驱动钻杆进行旋转,而推进动力机构进行推进,两者之间是相互独立的,旋转动力机构和推进动力机构之间工作不相互干扰,推进动力机构的设置避免了管道开口装置的外伸式的驱动,从而降低了管道开口装置的长度。2、其中旋转动力机构包括旋转电机、变速机构,通过变速机构的动力输入端与旋转电机的旋转轴进行连接提供动力,然后通过变速机构的输出端与钻杆进行连接所以可以将动力传动给钻杆,避免了旋转电机直接驱动钻杆,从而无法实现变速。3、变速奇偶股包括的涡轮和蜗杆,通过涡轮和蜗杆之间的配合,实现传动,而且传动比大,结构也相对紧凑,此外,还通过蜗轮蜗杆之间的传动实现运动的转向。4、推进动力机构包括的动力源以及丝杆和支撑杆,通过动力源提供动力,然后传动给丝杆,丝杆再通过滑动件的配合,传动到支撑架上,使得支撑架可以上下移动,因此,丝杆的传动可以免除钻杆直接与动力源相配合,造成管道开口装置在整体上更加长,不便于使用和运输。5、推进动力机构包括设置的动力源,以及丝杆和支撑杆,其中丝杆上配合的滑动件上固定有支撑架,支撑架活动连接的钻杆,所以动力源驱动丝杆转动时通过滑动件上下移动,因此管道开口装置的钻杆只在装置内部收集,因此缩小了管道开口装置整个管道的长度。6、管道开口钻包括第一钻头,在第一钻头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切削头和第一连接头,第一连接头用于切削管道,而第一切削头和第一连接头之间的卡接螺纹起到卡接作用,先通过切削头钻孔,然后旋转的第一钻头继续进给,所以卡接螺纹在管道钻出来的孔内形成切削出螺纹,当需要取出第一钻头时由于卡接螺纹的大径大于第一切削头的外径,即管道钻出来的孔径,所以第一钻头在不旋转的情况下是不能穿过管道钻出的孔,然而可以通过旋转的方式旋拧出来,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出现第一钻头卡死的情况,所以,不仅能实现卡接还能方便取出第一钻头。7、切屑槽设置可以将第一切削头的切屑排出,而且贯穿卡接螺纹,将卡接螺纹的切屑排出,还可以起到防止卡接螺纹的卡死。8、为0至3mm,由于存在制造误差以及使用过程中存在震动等,切屑槽容易剐蹭到管道钻出的孔壁,管道的厚度通常为大于5mm,所以将第一尺寸设置得更小,待卡接螺纹也穿过管道钻出的孔后,切屑槽对孔壁的剐蹭尺寸小于螺纹的尺寸,所以不会影响到管道螺纹的作用。9、卡接螺纹的小径小于或者等于第一切削头的外径,所以在攻螺纹时可以更加方便,此外,第一钻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管道开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开口钻体和钻头套件,所述开口钻体包括旋转动力机构和推进动力机构和钻杆,所述旋转动力机构驱动所述钻杆旋转,所述推进动力机构驱动所述钻杆移动,所述钻杆的外伸端部与所述钻头套件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管道开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开口钻体和钻头套件,所述开口钻体包括旋转动力机构和推进动力机构和钻杆,所述旋转动力机构驱动所述钻杆旋转,所述推进动力机构驱动所述钻杆移动,所述钻杆的外伸端部与所述钻头套件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管道开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头套件包括第一钻头、第二钻头和连接件,所述第一钻头和所述第二钻头均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件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管道开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动力机构包括旋转电机、变速机构,所述变速机构的动力输入端与所述旋转电机的旋转轴连接,所述变速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钻杆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管道开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机构包括蜗轮和蜗杆,所述蜗杆与所述旋转电机的旋转轴连接,所述蜗轮与所述钻杆固定连接。


5.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管道开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进动力机构包括动力源、丝杆和支撑杆,所述动力源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丝杆连接,所述丝杆的滑动件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与所述钻杆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架与所述支撑杆滑动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晓明
申请(专利权)人:黄晓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