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面存在高度差的炉排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4525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顶面存在高度差的炉排片,在底面(2)的尾端开有尾部固定用卡槽(8),在上表面(1)的前端设置有一个凸台(7),该凸台后方的上表面(1)为按宽度方向对称设置的有高度差的表面;位于所述卡槽(8)前方的底面(2)为与上表面相吻合,且高度差方向相反的面;在所述凸台(7)的后斜面上设有出风口(9),该出风口与底部的通风槽(11)相通;所述炉排片左、右侧面(5、6)均钻有炉排片之间连接用的螺栓孔(10)。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炉排片顶面存在的高度差,使放置在炉排片上的垃圾始终处于不稳定和疏松状态,减少了垃圾成团、结块的可能性;从而实现垃圾料层的全方位的打散、疏松、搅拌和混合效果,提高垃圾的干燥、燃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固体废弃物焚烧处理的关键部件焚烧炉炉排系统的炉排片,具体地说,涉及城市生活垃圾的焚烧炉炉排片。
技术介绍
废弃物焚烧炉的最重要的部件是焚烧炉炉排系统,而构成炉排系统最基本的单元是炉排片,炉排片的不同,直接影响炉排系统的结构和性能。焚烧炉炉排系统负责炉内垃圾运送,同时提高垃圾与空气的混合和扰动度,提高燃烧效率。现在已有多种类型的焚烧炉排问世,尤其是所谓的往复式焚烧炉排。往复炉排形式的炉排片像屋顶瓦片一样有规则地重叠在一起,组成垃圾燃烧的支撑体。可前后运动的炉排片与固定炉排片交替相间,其相对运动引起垃圾向前、后运动。在往复式推动炉排上,垃圾层被强烈地连续的翻转和搅动,使垃圾层反复松散和重新排列。目前,中国垃圾具有热值低,水分含量高等特点,为保证焚烧炉出口温度稳定在850℃以上,需要在炉排上堆积足够高的垃圾。因此,要求炉排片能够充分的翻转、搅动和疏松整个垃圾料层,以缩短干燥时间、提高燃烧效率。同时,由于中国生活垃圾含水量高、成分复杂,造成垃圾干燥和燃烧时易结成团、结成块。因此还要求炉排片减少垃圾成团、结块的可能性,使团内的垃圾与一次风能够充分接触、干燥充分、完全燃烧,以降低热灼减率。经过近百年的发展,炉排片虽出现了多种结构形式,但炉排片在使用过程中仍常出现以下问题1.现有的炉排片顶面为平面,同时由这样的炉排片组成的单排炉排也为横向方向高度相同的平面。在自然状态下,垃圾在炉排系统横向方向无相对运动趋势,增加了垃圾成团、结块的可能性。2.炉排运动时,只在纵向方向搅动和疏松垃圾,对横向方向的垃圾影响不明显,炉排片对整个垃圾料层的搅动和疏松效果不明显。3.另外,炉排运动时,垃圾在横向方向无进一步的跌落,同时炉排对横向方向的垃圾无挤压、打散作用。因此炉排片对结团、成块的垃圾打散效果不明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顶面存在高度差的炉排片,解决炉排对横向方向的垃圾无挤压、打散作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顶面存在高度差的炉排片,由上表面、底面、前侧面、后侧面、左侧面、右侧面构成长条板,在炉排片的下部设置有通风槽,在底面的尾端开有尾部固定用卡槽,其要点是在所述上表面的前端设置有一个凸台,该凸台后方的上表面为按宽度方向对称设置的有高度差的表面;该表面起于所述凸台后端,止于后侧面;位于所述卡槽前方的底面为与位于凸台后方的上表面相吻合,且高度差方向相反的面;在所述凸台的后斜面上设有出风口,该出风口与底部的通风槽相通。本专利技术所述炉排片,在静止时,炉排片上的凸台和其后方的高低不平的上表面会使放置在炉排片上垃圾处于不稳定和疏松状态,减少了垃圾成团、结块的可能性,炉排片和垃圾运动时,炉排片顶面的高度差,也会增加垃圾沿宽度方向的运动落差,加剧垃圾料层的不稳定,从而便于垃圾打散、疏松。顶面存在高度差的炉排片组装成炉排系统后,对焚烧炉内的垃圾料层不仅会产生沿垃圾顺行、逆行方向的影响,也会对焚烧炉宽度方向的垃圾料层产生影响,实现对焚烧炉内的垃圾料层的全方位的打散、疏松、搅拌和混合效果,提高垃圾的干燥、燃烧效率。本专利技术的一个较佳方案是所述上表面沿宽度方向的中部设有凸梁,该凸梁一端与所述凸台相连,另一端与后侧面平齐;在所述底面开有能套装所述凸梁的凹槽,所述凸梁与底面的凸梁凹槽对应,均位于炉排片的宽度方向的对称线上。这样设计上表面存在高度差,利于放置在炉排片上垃圾始终处于不稳定和疏松状态,减少了垃圾成团、结块的可能性;同时能保证前后炉排片间相叠在一起,在上面的块炉排片的凹槽套住下面炉排片的凸梁滑动。所述凸梁后端面倒有圆角,使其滑动的时候两炉排片之间往复运动时不会干涩。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较佳方案是所述上表面按宽度方向的对称线左高右低或左低右高设置;位于所述卡槽前方的底面为与所述上表面相吻合,且高低方向相反的阶梯面。这样设计上表面也存在高度差,不仅使放置在炉排片上垃圾始终处于不稳定和疏松状态,减少了垃圾成团、结块的可能性,而且利于前后炉排片相叠在一起,在上面的块炉排片上表面的阶梯与下面炉排片底面的阶梯相贴合并做往复运动。所述炉排片在左侧面和右侧面均钻有炉排片之间连接用的螺栓孔。便于炉排片的快速安装固定和拆卸,补偿排片两侧出现的间隙,以确保炉排片始终处于一定的压紧状态,连接可靠,也能防止灰渣进入风室以及漏风。所述凸台可以采用各种形式,凸台外表面可以由一个弧面围成,也可以由2个斜面构成,还可以是对称设计的5个面即梯形结构,优选方案1是凸台的外表面由5~7个斜面围成,每个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不相等,斜面间相交线形成刀刃,整个凸台的形状是上小,下大,前端窄,后端宽的多面体。优选方案2是把凸台做成锥台形,在锥台顶面的中部开槽,该槽的中心线在炉排片的宽度方向的对称线上,且位于凸梁的前面,锥台顶面的槽底等于或高于凸梁顶面。上述两方案在运动时能利用不同角度方向的刀刃有效切割垃圾,上小,下大,前端窄,后端宽能“主动”避开坚硬的异物,减小运行的阻力,并对垃圾有很好的拨开效果,能够扩大炉排片对垃圾在高度方向的搅动效果。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构思新颖、结构简单、实施容易等特点,静止状态炉排片顶面存在的高度差,可使放置在炉排片上的垃圾始终处于不稳定和疏松状态,减少了垃圾成团、结块的可能性;运动状态能加剧垃圾料层的不稳定,便于垃圾打散、疏松。结合多刀刃凸台,能达到垃圾料层的全方位的打散、疏松、搅拌和混合效果,从而提高垃圾的干燥、燃烧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主视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图1的左视图;图4是图1的A-A剖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主视图;图6是图5的俯视图;图7是图5的左视图; 图8是图5的A-A剖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请参见图1、图2、图3、图4,本实施例所述的炉排片,由上表面1、底面2、前侧面3、后侧面4、左侧面5、右侧面6构成长条板,其中,在炉排片的下部设置有通风槽11,在底面2的尾端开有尾部固定用卡槽8,在所述上表面1的前端设置有一个凸台7,该凸台7后方的上表面1为按宽度方向对称设置的有高度差的表面;如图1所示,该上表面沿宽度方向的中部设有凸梁12,该凸梁12一端与所述凸台7相连,另一端与后侧面4平齐;在该卡槽8前方的底面2开有能套装所述凸梁12的凹槽13,所述凸梁12与底面2的凸梁凹槽13对应,均位于炉排片的宽度方向的对称线上。在凸梁12后端面倒有圆角R。所述凸台7的外表面由7个斜面围成,每个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不相等,斜面间相交线形成刀刃,整个凸台7的形状是上小,下大,前端窄,后端宽的多面体。在所述凸台7的后斜面上设有出风口9,该出风口9与底部2的通风槽11相通;所述炉排片左侧面5、右侧面6均钻有炉排片之间连接用的螺栓孔10。用横梁穿过炉排片的底面固定卡槽8,使其固定形成炉排板,前后炉排板叠加形成焚烧炉排。在长度、宽度、高度三个方向均形成锯齿状的支撑面,对垃圾料层产生了全方位的搅动、切割、打散、疏松和混合效果。实施例2请参见图5、图6、图7、图8,本实施例所述炉排片,由上表面1、底面2、前侧面3、后侧面4、左侧面5、右侧面6构成长条板,其中,在炉排片的下部设置有通风槽11,在底面2的尾端开有尾部固定用卡槽8,在所述上表面1的前端设置有一个凸台7,该凸台7后方的上表面1为按宽度方向对称设置的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顶面存在高度差的炉排片,由上表面(1)、底面(2)、前侧面(3)、后侧面(4)、左侧面(5)、右侧面(6)构成长条板,在炉排片的下部设置有通风槽(11),在底面(2)的尾端开有尾部固定用卡槽(8),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表面(1)的前端设置有一个凸台(7),该凸台(7)后方的上表面(1)为按宽度方向对称设置的有高度差的表面,该上表面起于所述凸台(7)后端,止于后侧面(4);位于所述卡槽(8)前方的底面(2)为与上表面(1)相吻合,且高度差方向相反的面;在所述凸台(7)的后斜面上设有出风口(9),该出风口(9)与底部(2)的通风槽(11)相通;所述炉排片左、右侧面(5、6)均钻有炉排片之间连接用的螺栓孔(1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顺洪朱新才肖大志李长江周雄胡桂川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科技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