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光纤采集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44436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1 04: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光纤采集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塑料光纤采集器,包括采集器壳体,采集器壳体包括相互扣合的上壳和下壳,上壳与下壳之间形成安装内腔;下壳内设置有若干支撑座,支撑座上设置有采集板,采集板的下端设置有塑料光纤接口和上位机接口;上壳包括相互铰接的主体部和接口盖,主体部扣合于下壳上,接口盖相对于下壳向上或向下翻转,所述的接口盖向上翻转时露出塑料光纤接口和上位机接口,接口盖向下翻转时封闭塑料光纤接口和上位机接口并与下壳扣合,且接口盖和下壳连接的边缘处设有允许塑料光纤通过的光纤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改进采集器壳体的结构,提高了塑料光纤的安装稳定性和可靠性,对塑料光纤和接口的保护得到加强。

Plastic optical fiber collec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塑料光纤采集器
本技术涉及光纤采集设备
,主要涉及塑料光纤采集器。
技术介绍
塑料光纤(PlasticOpticalFiber,POF)作为一种新型的通信介质,除了拥有石英光纤的优点,还具有功耗小、布线简单、通信单元成本低等优点;塑料光纤不但可用于接入网的最后100~1000米,也可以用于各种汽车、飞机等运载工具上,特别适合短距离通讯。近年来,利用塑料光纤进行数据传递的发展应用较为迅猛,氤氲而生了诸多与塑料光纤配合使用的设备,塑料光纤采集器便是其中的一种,塑料光纤采集器一般接入塑料光纤集中器的下位通信通路中,实现数据的上载和下载。当下的塑料光纤采集器,仅仅通过将塑料光纤与采集板进行串口连接,而对于连接的稳定性没有保障,采集器上设置串口的位置一般是直接暴露在外,对塑料光纤的保护性较差。针对这一普遍存在的问题,人们期望能够有办法解决,使得塑料光纤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得到有效的保护,提高塑料光纤采集器的使用可靠性和稳定性。故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需要提出更为合理的技术方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塑料光纤采集器,目的在于改进塑料光纤传感器的结构,提高其对塑料光纤的保护力度,有效提高塑料光纤采集器的使用寿命。为了实现上述效果,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塑料光纤采集器,包括采集器壳体,采集器壳体包括相互扣合的上壳和下壳,上壳与下壳之间形成安装内腔;所述的下壳内设置有若干支撑座,支撑座上设置有采集板,采集板的下端设置有塑料光纤接口和上位机接口;所述的上壳包括相互铰接的主体部和接口盖,所述的主体部扣合于下壳上,接口盖相对于下壳向上或向下翻转,所述的接口盖向上翻转时露出塑料光纤接口和上位机接口,接口盖向下翻转时封闭塑料光纤接口和上位机接口并与下壳扣合,且接口盖和下壳连接的边缘处设有允许塑料光纤通过的光纤孔。上述技术方案中公开的塑料光纤采集器,上壳和下壳将采集板完全锁定在安装内腔中,并通过接口盖的开启和关闭露出塑料光纤接口和上位机接口,塑料光纤接口通过塑料光纤与用户侧相连,上位机接口通过塑料光纤或石英光纤连接至集中器。在完成光纤的连接后,将接口盖关闭扣合,能够避免接口裸露,也能提高对塑料光纤的稳定。进一步的,对上述技术方案中公开的上壳进行优化,举出如下可行的方案:所述的上壳的主体部包括第一台面和第二台面,所述的第一台面位于上壳的上部,第二台面位于上壳的下部且第二台面的高度小于第一台面。优选的,所述的主体部为一体成型结构,第一台面和第二台面均为平面。进一步的,在常规的采集器检查中,从外部无法了解内部采集板的状况,若进行拆卸检修会花费较多的时间,也容易在拆卸过程中对壳体造成破坏,本技术为解决这一问题,对上述技术方案中公开的第二台面进行优化,举出如下可行的方案:所述的第二台面上设置有观察窗,观察窗处设置有透明板,观察窗正对采集板。优选的,所述的透明板可采用透明玻璃或透明亚克力板。进一步的,由于采集器内通过光进行数据的传输,因此需要保持采集器本身的避光性能,观察窗的设置将采集板暴露在光照条件下,不利于避光,因此对上述技术方案中公开的第二台面进行优化,举出如下可行的方案:所述的第二台面上设置有封盖,封盖与上壳铰接并相对上壳翻转,封盖翻转至贴合上壳时通过卡扣与上壳扣合或通过磁性吸附在第二台面上。再进一步,所述的封盖采用不透光材料制成。优选的,所述的封盖采用不透明塑料制成。进一步的,塑料光纤在与接口连接后,引起自身的重量等原因对接口施加负载,容易导致接口和采集板的损坏,因此对上述技术方案中公开的采集器壳体的结构进行优化,举出如下可行的方案:所述的接口盖和下壳上分别设置有对应的弧形板,当接口盖扣合于下壳时,弧形板对应拼合成光纤孔;所述的弧形板的内侧面贴合设置有弧形的铜垫,当弧形板对应拼合成光纤孔时,铜垫对应拼合并用于将塑料光纤夹紧。进一步的,对上述技术方案中公开的采集板进行说明,在现有的数据采集器中,设置对应的电路板和元器件可采用多种方案,本技术举出如下可行的方案:所述的采集板上设置有微处理器,还设置有分别与微处理器连接的存储器、模数转换模块、传感器和光纤收发模块。进一步的,对上述技术方案中公开的上壳进行优化,举出如下可行的方案:所述的上壳嵌设有LED显示屏,LED显示屏连接至采集板。LED显示屏主要用于显示采集板上各个传感器检测到的参数信息,通过直观的显示方便维护人员了解内部的工作运行情况,可极大地提高其检视效率。进一步的,对上述技术方案中公开的上壳继续优化,举出如下可行的方案:所述的上壳设置有嵌入槽,显示屏设于嵌入槽内,嵌入槽的边缘处设置有密封垫圈,密封垫圈将显示屏与嵌入槽之间的间隙密封。密封垫圈能阻断外部的灰尘、水分从显示屏和嵌入槽之间的间隙进入到安装内腔,有助于保持安装内腔的环境。再进一步,对上述技术方案中公开的上壳继续优化,举出如下可行的方案:所述的上壳设置有若干灯孔,灯孔内安设有单色提示灯,单色提示灯分别连接至采集板。一种颜色的单色提示灯表示一种运行状态,不同颜色的单色提示灯对应不同的运行状态,在检视时根据单色提示灯的颜色可快速确定采集器的工作状况。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通过改进采集器壳体的结构,提高了塑料光纤的安装稳定性和可靠性,对塑料光纤和接口的保护得到加强。其中,通过设置观察窗和透明板,可直接观察到壳体内部主板的情况,可实现免拆检视;通过设置接口盖单独保护塑料光纤的接口,便于直接对应检修接口,实现了免拆维护;通过设置封盖将观察窗和接口盖覆盖保护,提高了整体的安全性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表示出了本技术的部分实施例,因此不应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相关的附图。图1是正视塑料光纤采集器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封盖开启后正视塑料光纤采集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接口盖开启后正视塑料光纤采集器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侧视正视塑料光纤采集器的结构示意图。上述附图中,各标号对应的含义为:1、壳体;101、上壳;102、下壳;101a、第一台面;101b、第二台面;2、密封垫圈;3、LED显示屏;4、单色指示灯;5、封盖;6、光纤孔;7、观察窗;8、透明板;9、接口盖;10、塑料光纤接口;11、弧形板;12、铜垫。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阐述。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例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本文公开的特定结构和功能细节仅用于描述本技术的示例实施例。然而,可用很多备选的形式来体现本技术,并且不应当理解为本技术限制在本文阐述的实施例中。应当理解,尽管本文可以使用术语第一、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塑料光纤采集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采集器壳体(1),采集器壳体(1)包括相互扣合的上壳(101)和下壳(102),上壳(101)与下壳(102)之间形成安装内腔;所述的下壳(102)内设置有若干支撑座,支撑座上设置有采集板,采集板的下端设置有塑料光纤接口(10)和上位机接口;所述的上壳(101)包括相互铰接的主体部和接口盖(9),所述的主体部扣合于下壳(102)上,接口盖(9)相对于下壳(102)向上或向下翻转,所述的接口盖(9)向上翻转时露出塑料光纤接口(10)和上位机接口,接口盖(9)向下翻转时封闭塑料光纤接口(10)和上位机接口并与下壳(102)扣合,且接口盖(9)和下壳(102)连接的边缘处设有允许塑料光纤通过的光纤孔(6)。/n

【技术特征摘要】
1.塑料光纤采集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采集器壳体(1),采集器壳体(1)包括相互扣合的上壳(101)和下壳(102),上壳(101)与下壳(102)之间形成安装内腔;所述的下壳(102)内设置有若干支撑座,支撑座上设置有采集板,采集板的下端设置有塑料光纤接口(10)和上位机接口;所述的上壳(101)包括相互铰接的主体部和接口盖(9),所述的主体部扣合于下壳(102)上,接口盖(9)相对于下壳(102)向上或向下翻转,所述的接口盖(9)向上翻转时露出塑料光纤接口(10)和上位机接口,接口盖(9)向下翻转时封闭塑料光纤接口(10)和上位机接口并与下壳(102)扣合,且接口盖(9)和下壳(102)连接的边缘处设有允许塑料光纤通过的光纤孔(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光纤采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壳(101)的主体部包括第一台面(101a)和第二台面(101b),所述的第一台面(101a)位于上壳(101)的上部,第二台面(101b)位于上壳(101)的下部且第二台面(101b)的高度小于第一台面(101a)。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塑料光纤采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台面(101b)上设置有观察窗(7),观察窗(7)处设置有透明板(8),观察窗(7)正对采集板。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塑料光纤采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台面(101b)上设置有封盖(5),封盖(5)与上壳(101)铰接并相对上壳(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智灵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安普顿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