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偏振交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643922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1 04: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偏振交换装置,包括光偏振态切换器、偏振分束器、电动控制器,所述光信号从所述光偏振态切换器左侧入射,所述光偏振态切换器上设置有电动控制器且所述光偏振态切换器右侧光信号输出端设置有偏振分束器,所述偏振分束器上设置有输入光纤端口、第一保偏光纤输出端口、第二保偏光纤输出端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使两路正交偏振复用之间的信息互相切换,可以使同一个输入偏振光切换到不同的端口,这样就大大提高了网络的灵活性,降低链路的阻塞,提高链路的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偏振交换装置
本技术属于光交换
,具体涉及一种光偏振交换装置。
技术介绍
光交换或称全光交换,是指在全光通信网络中,不经过把光信号变成电信号的过程,在控制电路的控制下,直接把输入光从一个输出端口切换到另外一个输出端口的装置。由于光信号的调制分为强度调制、相位调制以及偏振调制等多种调制格式,而复用方式又分为时分复用,码分复用、相位复用以及偏振复用等多种方式,因此,需要研究与之相配合的交换器件。目前,全光交换所使用的光交换转置,主要是面向波分复用全光网络的。常用的器件有AWG(阵列波分复用波导ArrayWaveGuide)、WSS(波长选择开关WavelengthSelectedSwitch)等,他们只能完成波分复用光信号的少量的交换功能,对于其它复用方式和其他格式的光信号,目前缺少有效的交换器件。但是,现在的高速光通信,都采用DP-QPSK(双偏振DualPolariztion-四相位相移键控QuarterPhaseShiftKey)格式,也就是在光纤中传输的光信号,包括两个正交的偏振态,每个正交偏振态又承载了4个相位的光信号。这个信号的传输速率非常高,在100Gb/s以上,所以承载的信息量是巨大的。这意味着,大量用户的信息量将在只能在同一条光纤链路上传播,这使得光通信网络非常不灵活,是阻碍光通信继续前进的重要障碍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偏振交换装置,以解决目前光通信网络不灵活,阻碍光通信继续前进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光偏振交换装置,包括光偏振态切换器、偏振分束器、电动控制器,其中:所述光信号从所述光偏振态切换器左侧输入光纤端口入射;所述光偏振态切换器上设置有电动控制器且所述光偏振态切换器右侧设置有偏振分束器;所述偏振分束器上设置有第一保偏光纤输出端口、第二保偏光纤输出端口;所述光偏振态切换器由保偏光纤及挤压机构组成;所述电动控制器可提供高低两个电压值,且电动控制器将提供的电压值输送给挤压机构,以便使光偏振态切换器切换动作;所述电动控制器提供的高低两个电压值可使光偏振态切换器内部设置的挤压机构处于压紧或放松状态之一;所述挤压机构的挤压方向与保偏光纤的偏振主轴成45°角。优选的,所述光偏振态切换器与偏振分束器之间为光纤连接;偏振态切换器与电动控制器之间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光信号输出偏振方向可与光信号输入偏振方向一致。优选的,所述光信号输出偏振方向可与光信号输入偏振方向正交。优选的,所述光信号的偏振方向为保偏光纤x轴方向输入。优选的,所述偏振分束器通过输入光纤端口输入的光信号为x偏振态时,它将从第一保偏光纤输出端口输出。优选的,所述偏振分束器通过输入光纤端口输入的光信号为y偏振态时,它将从第二保偏光纤输出端口输出。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光偏振交换装置能够使两个正交偏振态之间的信息互相切换,可以使同一个输入偏振光切换到不同的端口,这样就大大提高了网络的灵活性,降低链路的阻塞,提高链路的利用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光偏振态切换器,2-偏振分束器,3-电动控制器,4-保偏光纤,5-挤压机构,6-输入光纤端口,7-第一保偏光纤输出端口,8-第二保偏光纤输出端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1,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提供了如图中1所示的一种光偏振交换装置,包括光偏振态切换器1、偏振分束器2、电动控制器3,其中:所述光信号从所述光偏振态切换器1左侧输入光纤端口6入射;所述光偏振态切换器1上设置有电动控制器3且所述光偏振态切换器1右侧设置有偏振分束器2;所述偏振分束器2上设置第一保偏光纤输出端口7、第二保偏光纤输出端口8。所述光偏振态切换器1由保偏光纤4及挤压机构5组成;所述电动控制器3可提供高低两个电压值,且电动控制器3将提供的电压值输送给挤压机构5,以便使光偏振态切换器1切换动作;所述电动控制器3提供的高低两个电压值可使光偏振态切换器1内部设置的挤压机构5处于压紧或放松状态之一;所述挤压机构5的挤压方向与保偏光纤4的偏振主轴成45°角。具体的,所述光偏振态切换器1与偏振分束器2之间为光纤连接;光偏振态切换器1与电动控制器3之间电性连接。具体的,所述光信号输出偏振方向可与光信号输入偏振方向一致。具体的,所述光信号输出偏振方向可与光信号输入偏振方向正交。具体的,所述光信号的偏振方向为保偏光纤4x轴方向输入。具体的,所述光偏振分束器2通过输入光纤端口6输入的光信号为x偏振态时,它将从第一保偏光纤输出端口7输出。具体的,所述光偏振分束器2通过输入光纤端口6输入的光信号为y偏振态时,它将从第二保偏光纤输出端口8输出。工作原理:该光偏振交换装置;当输入光信号沿保偏光纤4的X偏振方向输入,且电动控制器3提供的低电压使光偏振态切换器1内部设置的挤压机构5处于放松状态时,这时保偏光纤4中的光信号不改变原有的偏振态,继续以X方向偏振输出;如果电动控制器3提供的是高电压,将使光偏振态切换器1内部设置的挤压机构5处于压紧状态,那么在保偏光纤4中的光信号将改变其偏振方向,而以沿保偏光纤4的Y偏振方向输出;光偏振态切换器1右侧光信号输出端设置有偏振分束器2,在偏振分束器2中,当光信号沿保偏光纤4X偏振态输入光纤端口6时,它将从第一保偏光纤输出端口7输出,当光信号沿保偏光纤4的Y方向偏振态输入光纤端口6时,它将从第二保偏光纤输出端口8输出,这样就达到了同一个输入偏振光切换到不同端口的目的,这样就大大提高了网络的灵活性,降低链路的阻塞,提高链路的利用率。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偏振交换装置,包括光偏振态切换器(1)、偏振分束器(2)、电动控制器(3),其特征在于:/n光信号可从所述光偏振态切换器(1)左侧输入光纤端口(6)入射;/n所述光偏振态切换器(1)上设置有电动控制器(3)且所述光偏振态切换器(1)右侧设置有偏振分束器(2);/n所述偏振分束器(2)上设置第一保偏光纤输出端口(7)、第二保偏光纤输出端口(8);/n所述光偏振态切换器(1)由保偏光纤(4)及挤压机构(5)组成;/n所述电动控制器(3)可提供高低两个电压值,且电动控制器(3)将提供的电压值输送给挤压机构(5),以便使光偏振态切换器(1)切换动作;/n所述电动控制器(3)提供的高低两个电压值可使光偏振态切换器(1)内部设置的挤压机构(5)处于压紧或放松状态之一;/n所述挤压机构(5)的挤压方向与保偏光纤(4)的偏振主轴成45°角。/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偏振交换装置,包括光偏振态切换器(1)、偏振分束器(2)、电动控制器(3),其特征在于:
光信号可从所述光偏振态切换器(1)左侧输入光纤端口(6)入射;
所述光偏振态切换器(1)上设置有电动控制器(3)且所述光偏振态切换器(1)右侧设置有偏振分束器(2);
所述偏振分束器(2)上设置第一保偏光纤输出端口(7)、第二保偏光纤输出端口(8);
所述光偏振态切换器(1)由保偏光纤(4)及挤压机构(5)组成;
所述电动控制器(3)可提供高低两个电压值,且电动控制器(3)将提供的电压值输送给挤压机构(5),以便使光偏振态切换器(1)切换动作;
所述电动控制器(3)提供的高低两个电压值可使光偏振态切换器(1)内部设置的挤压机构(5)处于压紧或放松状态之一;
所述挤压机构(5)的挤压方向与保偏光纤(4)的偏振主轴成45°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偏振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偏振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重庆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恒高光电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