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义泽专利>正文

电磁斥力发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43163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1 03: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电磁斥力发动机,包括缸体、设于缸体内部且与缸体配合的活塞、与活塞一端转动连接的连杆、对称设于连杆另一端两侧且与连杆转动连接的曲轴、固连于曲轴相对外侧的转轴,转轴与缸体转动连接,转轴伸出缸体;活塞远离连杆端固连有磁铁,缸体靠近活塞端固连有电磁线圈,转轴的位于缸体外侧的一端固连有主动轮;电磁斥力发动机还包括与主动轮配合的链条、与链条配合的从动轮,从动轮一侧固连有连接片,电磁线圈连接有电源,电源另一端靠近连接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因为是纯电动所以不需要设置进、排气管,防水性能高,电磁线圈产生一次磁场,发动机可以做两次功所以扭矩充足,能耗低,制造方便,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和市场价值。

Electromagnetic repulsion eng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磁斥力发动机
本技术涉及发动机设备
,具体是指电磁斥力发动机。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的普及,废气排放也越来越多,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污染,现在电动汽车虽然因污染小具有市场前景,但电动汽车的电机能耗高导致电池续航能力差,且维护成本高,不利于大范围的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技术的缺陷,提供电磁斥力发动机。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电磁斥力发动机:包括缸体、设于缸体内部且与缸体配合的活塞、与活塞一端转动连接的连杆、对称设于连杆另一端两侧且与连杆转动连接的曲轴、固连于曲轴相对外侧的转轴,所述转轴与缸体转动连接,所述转轴伸出缸体;所述活塞远离连杆端固连有磁铁,所述缸体靠近活塞端固连有电磁线圈,所述转轴的位于缸体外侧的一端固连有主动轮;所述电磁斥力发动机还包括与主动轮配合的链条、与链条配合的从动轮,所述从动轮一侧固连有连接片,所述电磁线圈连接有电源,所述电源另一端靠近连接片。作为改进,所述电磁线圈的铁芯将缸体的靠近活塞端密封。作为改进,所述活塞沿其轴线设有贯穿活塞两端的凹槽,使所述活塞上推时空气可以排出。作为改进,所述活塞运动到上止点时,所述电源通过连接片接通,所述电磁线圈通电产生电磁力,所述电磁线圈产生的电磁力对磁铁排斥,驱使所述活塞下降,当所述活塞运动到下止点时,所述电源断开,所述电磁线圈失去电磁力,所述电磁线圈的铁芯吸引磁铁向上运动,从而带动所述活塞向上运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本技术因为是纯电动所以不需要设置进、排气管,防水性能高,电磁线圈产生一次磁场,发动机可以做两次功所以扭矩充足,能耗低,制造方便,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和市场价值。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电磁斥力发动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电磁斥力发动机的主视图。图3是本技术电磁斥力发动机的左视图。图4是图2的B-B处剖视图。图5是图3的A-A处剖视图。图6是本技术电磁斥力发动机的后视图。如图所示:1、缸体,2、活塞,3、连杆,4、曲轴,5、转轴,6、磁铁,7、电磁线圈,8、主动轮,9、链条,10、从动轮,11、连接片,12、凹槽,13、电源。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电磁斥力发动机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结合附图1-6,电磁斥力发动机,包括缸体1、设于缸体1内部且与缸体1配合的活塞2、与活塞2一端转动连接的连杆3、对称设于连杆3另一端两侧且与连杆3转动连接的曲轴4、固连于曲轴4相对外侧的转轴5,所述转轴5与缸体1转动连接,所述转轴5伸出缸体1;所述活塞2远离连杆3端固连有磁铁6,所述缸体1靠近活塞2端固连有电磁线圈7,所述转轴5的位于缸体1外侧的一端固连有主动轮8;所述电磁斥力发动机还包括与主动轮8配合的链条9、与链条9配合的从动轮10,所述从动轮10一侧固连有连接片11,所述电磁线圈7连接有电源13,所述电源13另一端靠近连接片11。所述电磁线圈7的铁芯将缸体1的靠近活塞2端密封。所述活塞2沿其轴线设有贯穿活塞2两端的凹槽12,使所述活塞2上推时空气可以排出。所述活塞2运动到上止点时,所述电源13通过连接片11接通,所述电磁线圈7通电产生电磁力,所述电磁线圈7产生的电磁力对磁铁6排斥,驱使所述活塞2下降,当所述活塞2运动到下止点时,所述电源13断开,所述电磁线圈7失去电磁力,所述电磁线圈7的铁芯吸引磁铁6向上运动,从而带动所述活塞2向上运动。本技术在具体实施时,活塞2在初始状态时,因磁铁6和电磁线圈7的铁芯的互相吸引使活塞2位于上止点,电源13靠近连接片11位置的电源线通过连接片11连接在一起,启动电源13,电磁线圈7通电产生电磁力,对磁铁6排斥,使活塞2向下运动,曲轴5沿转轴5转动,主动轮8转动,从动轮10转动,带动连接片11转动,当活塞2运动到下止点时,电源13靠近连接片11位置的电源线因连接片11转动远离而断开,电磁线圈7失去电磁力,电磁线圈7的铁芯吸引磁铁6向上运动,从而带动活塞2向上运动,曲轴5沿转轴5继续转动,主动轮8转动,从动轮10转动,带动连接片11转动,当活塞2运动到上止点时,电源13靠近连接片11位置的电源线因连接片11转动靠近而接通,电磁线圈7通电产生电磁力,电磁线圈7产生的电磁力对磁铁6排斥,驱使活塞2下降,如此往复,实现发动机的不断工作。本技术因为是纯电动所以不需要设置进、排气管,防水性能高,电磁线圈产生一次磁场,发动机可以做两次功所以扭矩充足,能耗低,制造方便,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和市场价值。以上对本技术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电磁斥力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缸体(1)、设于缸体(1)内部且与缸体(1)配合的活塞(2)、与活塞(2)一端转动连接的连杆(3)、对称设于连杆(3)另一端两侧且与连杆(3)转动连接的曲轴(4)、固连于曲轴(4)相对外侧的转轴(5),所述转轴(5)与缸体(1)转动连接,所述转轴(5)伸出缸体(1);/n所述活塞(2)远离连杆(3)端固连有磁铁(6),所述缸体(1)靠近活塞(2)端固连有电磁线圈(7),所述转轴(5)的位于缸体(1)外侧的一端固连有主动轮(8);/n所述电磁斥力发动机还包括与主动轮(8)配合的链条(9)、与链条(9)配合的从动轮(10),所述从动轮(10)一侧固连有连接片(11),所述电磁线圈(7)连接有电源(13),所述电源(13)另一端靠近连接片(11)。/n

【技术特征摘要】
1.电磁斥力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缸体(1)、设于缸体(1)内部且与缸体(1)配合的活塞(2)、与活塞(2)一端转动连接的连杆(3)、对称设于连杆(3)另一端两侧且与连杆(3)转动连接的曲轴(4)、固连于曲轴(4)相对外侧的转轴(5),所述转轴(5)与缸体(1)转动连接,所述转轴(5)伸出缸体(1);
所述活塞(2)远离连杆(3)端固连有磁铁(6),所述缸体(1)靠近活塞(2)端固连有电磁线圈(7),所述转轴(5)的位于缸体(1)外侧的一端固连有主动轮(8);
所述电磁斥力发动机还包括与主动轮(8)配合的链条(9)、与链条(9)配合的从动轮(10),所述从动轮(10)一侧固连有连接片(11),所述电磁线圈(7)连接有电源(13),所述电源(13)另一端靠近连接片(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义泽
申请(专利权)人:王义泽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