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尘散热效果好的电梯用永磁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4307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1 03: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尘散热效果好的电梯用永磁电机,外壳一侧设置有散热腔,外壳内部最外侧设置有定子,定子内侧表面开有凹槽,线圈设置于定子内侧表面所开凹槽内,转子设置于定子内部,转子内部设置有轴,外壳两侧均开有圆孔,外壳两侧所开的圆孔内均安装有轴承,轴一端穿过近离散热腔一侧的轴承设置于散热腔内并与散热扇相连,轴另一端穿过另外一个轴与带轮相连,带轮与外壳之间还设置有防尘套,外壳设置散热腔一侧通过连接耳与螺旋散热风道相连,螺旋散热风道与散热腔相连通,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散热防尘效果较传统的电梯永磁电机的效果大大提升。

A kind of elevator permanent magnet motor with good dustproof and heat dissipation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尘散热效果好的电梯用永磁电机
本技术涉及电梯永磁电机
,具体为一种防尘散热效果好的电梯用永磁电机。
技术介绍
目前电梯用永磁电机散热性能差,且电梯内用的永磁电机使用的地方灰尘较多,直接采用传统风扇进行散热,灰尘容易进入到电机,从而影响电机使用寿命,因此,亟待一种改进的技术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这一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尘散热效果好的电梯用永磁电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尘散热效果好的电梯用永磁电机,包括外壳、散热腔、定子、线圈、转子、轴、轴承、散热扇、带轮、防尘套、连接耳及螺旋散热风道,所述外壳一侧设置有散热腔,所述外壳内部最外侧设置有定子,所述定子内侧表面开有凹槽,所述线圈设置于定子内侧表面所开凹槽内,所述转子设置于定子内部,所述转子内部设置有轴,所述外壳两侧均开有圆孔,所述外壳两侧所开的圆孔内均安装有轴承,所述轴一端穿过近离散热腔一侧的轴承设置于散热腔内并与散热扇相连,所述轴另一端穿过另外一个轴与带轮相连,所述带轮与外壳之间还设置有防尘套,所述外壳设置散热腔一侧通过连接耳与螺旋散热风道相连,所述螺旋散热风道与散热腔相连通。优选的,所述螺旋散热风道包括面罩、底板、进风口、防尘网、螺旋隔板、螺旋通道及排风口,所述底板与面罩相连,所述底板中心位置开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内安装有防尘网,所述面罩内部设置有螺旋隔板,通过螺旋隔板所述面罩内部形成螺旋通道,所述面罩底部一侧设置有排风口,所述螺旋通道一端与排风口相连通,所述螺旋通道另一端与进风口相连通。优选的,所述外壳包括壳体、前盖及隔层板,所述壳体一端通过螺栓设置有前盖,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隔层板。优选的,所述轴的端部与带轮的连接处设置有固定盖,所述固定盖通过螺栓与轴相连。优选的,所述外壳下表面还设置有底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静止时,灰尘首先很难通过螺旋通道进入到外壳内部的散热腔内,其次进风口处设置有防尘网进行隔尘,当电机运作时,由于散热扇的作用,灰尘更加无法进入外壳内并与轴承接触,带轮与外壳之间还设置有防尘套,灰尘也无法从前端与轴承接触,因此,本技术的散热防尘效果较传统的电梯永磁电机的效果大大提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螺旋散热风道结构示意图。图3为螺旋散热风道侧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外壳结构示意图。图中:外壳1、散热腔2、定子3、线圈4、转子5、轴6、轴承7、散热扇8、带轮9、防尘套10、连接耳11、螺旋散热风道12、固定盖13、底座14、壳体101、前盖102、隔层板103、面罩121、底板122、进风口123、防尘网124、螺旋隔板125、螺旋通道126、排风口127。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防尘散热效果好的电梯用永磁电机,包括外壳1、散热腔2、定子3、线圈4、转子5、轴6、轴承7、散热扇8、带轮9、防尘套10、连接耳11及螺旋散热风道12,外壳1一侧设置有散热腔2,外壳1内部最外侧设置有定子3,定子3内侧表面开有凹槽,线圈4设置于定子3内侧表面所开凹槽内,转子5设置于定子3内部,转子5内部设置有轴6,外壳1两侧均开有圆孔,外壳1两侧所开的圆孔内均安装有轴承7,轴6一端穿过近离散热腔2一侧的轴承7设置于散热腔2内并与散热扇8相连,轴6另一端穿过另外一个轴6与带轮9相连,带轮9与外壳1之间还设置有防尘套10,轴6的端部与带轮9的连接处设置有固定盖13,固定盖13通过螺栓与轴6相连,外壳1设置散热腔2一侧通过连接耳11与螺旋散热风道12相连,螺旋散热风道12与散热腔2相连通,外壳1下表面还设置有底座14。如图2-3所示,螺旋散热风道12包括面罩121、底板122、进风口123、防尘网124、螺旋隔板125、螺旋通道126及排风口127,底板122与面罩121相连,底板122中心位置开有进风口123,进风口123内安装有防尘网124,面罩121内部设置有螺旋隔板125,通过螺旋隔板125面罩121内部形成螺旋通道126,面罩121底部一侧设置有排风口127,螺旋通道126一端与排风口127相连通,螺旋通道126另一端与进风口123相连通。如图4所示,外壳1包括壳体101、前盖102及隔层板103,壳体101一端通过螺栓设置有前盖102,壳体101内部设置有隔层板103,隔层板103将壳体内部分为散热腔2和安装腔室。使用原理:将外壳1通过隔层板103隔出一个散热腔2,散热腔2内设置有风扇,外壳1与螺旋散热风道12相连通,当永磁电机工作时,轴6的旋转带动带轮9和散热扇8转动,散热扇8将外壳1内部产生的热量从螺旋散热风道12的进风口123送出至螺旋通道126,并最终从排风口127排出,具有良好的散热效果,由于排风口127位于底部一侧,且面罩121内部为螺旋通道126,因此,在静止时,灰尘首先很难通过螺旋通道126进入到外壳1内部的散热腔2内,其次进风口123处设置有防尘网124进行隔尘,当电机运作时,由于散热扇8的作用,灰尘更加无法进入外壳1内并与轴承7接触,带轮9与外壳1之间还设置有防尘套10,灰尘也无法从前端与轴承7接触,因此本技术的散热防尘效果较传统的电梯永磁电机的效果大大提升。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尘散热效果好的电梯用永磁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散热腔(2)、定子(3)、线圈(4)、转子(5)、轴(6)、轴承(7)、散热扇(8)、带轮(9)、防尘套(10)、连接耳(11)及螺旋散热风道(12),所述外壳(1)一侧设置有散热腔(2),所述外壳(1)内部最外侧设置有定子(3),所述定子(3)内侧表面开有凹槽,所述线圈(4)设置于定子(3)内侧表面所开凹槽内,所述转子(5)设置于定子(3)内部,所述转子(5)内部设置有轴(6),所述外壳(1)两侧均开有圆孔,所述外壳(1)两侧所开的圆孔内均安装有轴承(7),所述轴(6)一端穿过近离散热腔(2)一侧的轴承(7)设置于散热腔(2)内并与散热扇(8)相连,所述轴(6)另一端穿过另外一个轴(6)与带轮(9)相连,所述带轮(9)与外壳(1)之间还设置有防尘套(10),所述外壳(1)设置散热腔(2)一侧通过连接耳(11)与螺旋散热风道(12)相连,所述螺旋散热风道(12)与散热腔(2)相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尘散热效果好的电梯用永磁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散热腔(2)、定子(3)、线圈(4)、转子(5)、轴(6)、轴承(7)、散热扇(8)、带轮(9)、防尘套(10)、连接耳(11)及螺旋散热风道(12),所述外壳(1)一侧设置有散热腔(2),所述外壳(1)内部最外侧设置有定子(3),所述定子(3)内侧表面开有凹槽,所述线圈(4)设置于定子(3)内侧表面所开凹槽内,所述转子(5)设置于定子(3)内部,所述转子(5)内部设置有轴(6),所述外壳(1)两侧均开有圆孔,所述外壳(1)两侧所开的圆孔内均安装有轴承(7),所述轴(6)一端穿过近离散热腔(2)一侧的轴承(7)设置于散热腔(2)内并与散热扇(8)相连,所述轴(6)另一端穿过另外一个轴(6)与带轮(9)相连,所述带轮(9)与外壳(1)之间还设置有防尘套(10),所述外壳(1)设置散热腔(2)一侧通过连接耳(11)与螺旋散热风道(12)相连,所述螺旋散热风道(12)与散热腔(2)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尘散热效果好的电梯用永磁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散热风道(12)包括面罩(121)、底板(122)、进风口(123)、防尘网(124)、螺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申范小斌孟冬根
申请(专利权)人:海安市申菱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