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脱硝剂喷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42870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1 03:50
一种脱硝剂喷枪,具有喷管、内套管和外套管,外套管贯通炉壁,其前端与炉壁内侧板固接,后侧穿出炉壁外侧板并与炉壁外侧板固接,内套管后侧穿出外套管并与外套管相连,喷管的后侧伸出内套管并与内套管相连,内套管的前端固定有前密封挡圈,前密封挡圈处于外套管与喷管之间并与喷管之间留有气流通道,内套管与喷管之间的环形腔为压缩气腔,压缩气腔通过气流通道与炉膛相通,外套管与内套管之间的环形腔为冷却介质腔,冷却介质腔的前端且紧贴前密封挡圈的后侧面设有密封填充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有的前密封挡圈和密封填充料,一定程度阻止了炉膛内的热量向喷管传递,同时利用冷却介质和压缩空气的流动进行降温冷却,有效地避免喷管堵塞现象的发生。

A denitrification agent spray gu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脱硝剂喷枪
本技术涉及垃圾焚烧装置的脱硝剂喷枪。
技术介绍
垃圾焚烧处理中,采用PNCR脱硝技术将高分子粉末脱硝剂通过喷管送入炉膛内部,喷管的出口端需要伸入炉膛一部分,运行的过程中出口端的温度逐渐升高,由于缺少有效的冷却措施,因此,时间一长,脱硝剂会在出口位置不断黏附,造成喷管口堵塞。中国专利申请号201820520531.7的技术公开了一种脱硝剂喷枪,包括:喷管,所述喷管穿透锅炉水冷壁设置并延伸超出所述水冷壁内壁面以使所述喷管的出口位于所述锅炉内部,所述喷管用以提供所述脱硝剂喷枪将粉体脱硝剂喷入所述锅炉的通道;以及毛细管,所述毛细管沿所述喷管管壁设置,在所述喷管长度方向上延伸至所述喷管的出口端,用以提供压缩空气对所述喷管的出口进行冷却。上述技术解决了因脱硝剂在出口位置不断黏附而造成喷管口堵塞的问题,但在实际应用中发现,由于炉内热量外传到喷管,致使炉壁内的喷管段的温度较高,而又没有针对的冷却措施,所以这一段喷管极容易堵塞,导致停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防止喷管堵塞的脱硝剂喷枪。为达到上述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脱硝剂喷枪,具有通向炉膛的喷管(3),其特征在于:还具有置于喷管(3)外周的内套管(2)和外套管(1),外套管(1)贯通炉壁,其前端与炉壁内侧板(16)固接,后侧穿出炉壁外侧板(17)并与炉壁外侧板(17)固接,内套管(2)后侧穿出外套管(1)并与外套管(1)相连,喷管(3)的后侧伸出内套管(2)并与内套管(2)相连,内套管(2)的前端固定有前密封挡圈(18),前密封挡圈(18)处于外套管(1)与喷管(3)之间并与喷管(3)之间留有气流通道(16-1),内套管(2)与喷管(3)之间的环形腔为压缩气腔(e),压缩气腔(e)通过气流通道(16-1)与炉膛相通,外套管(1)与内套管(2)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脱硝剂喷枪,具有通向炉膛的喷管(3),其特征在于:还具有置于喷管(3)外周的内套管(2)和外套管(1),外套管(1)贯通炉壁,其前端与炉壁内侧板(16)固接,后侧穿出炉壁外侧板(17)并与炉壁外侧板(17)固接,内套管(2)后侧穿出外套管(1)并与外套管(1)相连,喷管(3)的后侧伸出内套管(2)并与内套管(2)相连,内套管(2)的前端固定有前密封挡圈(18),前密封挡圈(18)处于外套管(1)与喷管(3)之间并与喷管(3)之间留有气流通道(16-1),内套管(2)与喷管(3)之间的环形腔为压缩气腔(e),压缩气腔(e)通过气流通道(16-1)与炉膛相通,外套管(1)与内套管(2)之间的环形腔为冷却介质腔(f),冷却介质腔(f)的前端且紧贴前密封挡圈(18)的后侧面设有密封填充料(6),外套管(1)上设有通向冷却介质腔(f)的冷却介质进口(1-a)和冷却介质出口(1-b),内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俊如谢雄伟邵莉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禄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