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充电控制装置及系统,涉及充电领域。该装置包括:主控电路,以及与主控电路连接的充电模块;充电模块包括适配器单元,以及与适配器单元连接的充电管理电路,充电管理电路还与主控电路和锂电池连接,用于在适配器单元接入外接电源时对锂电池的充电过程进行管理;其中,主控电路包括多个控制输出端,充电管理电路包括多个控制输入端,一个控制输出端对应一个控制输入端;主控电路用于在锂电池充电时,通过多个控制输出端向多个控制输入端发送控制信号,以对锂电池的充电过程进行控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充电控制装置及系统能够对锂电池的充电过程进行控制,以使锂电池的充电电流进行自适应调节,以满足多种用电设备的充电需要。
Charging control device and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充电控制装置及系统
本技术涉及充电
,尤其是涉及一种充电控制装置及系统。
技术介绍
现如今,随着越来越多的充电设备的普及,各式各样的适配器也越来越多,现有的充电设备通常仅能满足单个用电设备的充电需求,而难以满足多个用电设备的充电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电控制装置及系统,以改善难以满足多个用电设备的充电需求的技术问题。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电控制装置,所述装置包括主控电路,以及与所述主控电路连接的充电模块;所述充电模块包括适配器单元,以及与所述适配器单元连接的充电管理电路,所述充电管理电路还与所述主控电路和锂电池连接,用于在所述适配器单元接入外接电源时对所述锂电池的充电过程进行管理;其中,所述主控电路包括多个控制输出端,所述充电管理电路包括多个控制输入端,一个所述控制输出端对应一个所述控制输入端;所述主控电路用于在所述锂电池充电时,通过多个所述控制输出端向多个所述控制输入端发送控制信号,以对所述锂电池的充电过程进行控制。结合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充电管理电路包括充电管理芯片,所述充电管理芯片包括输入端、输出端和控制端;其中,所述输入端与所述适配器单元连接,所述输出端与所述锂电池连接;多个所述控制输入端与所述控制端连接,根据所述控制信号改变所述控制端对应的电流,以控制所述锂电池的充电电流。结合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适配器单元包括适配器输入电路以及与所述适配器输入电路连接的电压检测电路;所述电压检测电路还与所述主控电路连接;所述适配器输入电路用于对所述外接电源输入的电信号进行转换,并将转换后的电信号输入至所述充电管理电路,以对所述锂电池进行充电;所述电压检测电路用于采集所述转换后的电信号,并将所述转换后的电信号输送至所述主控电路,以使所述主控电路对所述转换后的电信号进行检测。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电压检测电路包括分压电路和采集支路;所述采集支路的一端与所述分压电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主控电路连接;所述分压电路用于对采集的所述转换后的电信号进行分压处理,生成分压信号,并将所述分压信号通过所述采集支路传输至所述主控电路,以使所述主控电路根据所述分压信号对所述转换后的电信号进行检测。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装置还包括电源转换供电电路;所述电源转换供电电路用于给所述主控电路和所述充电模块进行供电;所述电源转换供电电路包括稳压电路,以及与所述稳压电路连接的第一供电支路;所述第一供电支路用于获取所述转换后的电信号,将所述转换后的电信号输入至所述稳压电路;所述稳压电路用于对所述转换后的电信号进行稳压处理,以对所述主控电路和所述充电模块进行供电。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电源转换供电电路还包括与所述稳压电路连接的第二供电支路;所述第二供电支路与所述锂电池连接,用于在所述锂电池放电时获取所述锂电池的输出电信号,并将所述输出电信号传输至所述稳压电路;所述稳压电路用于对所述输出电信号进行稳压处理,以对所述主控电路和所述充电模块进行供电。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装置还包括放电管理电路,所述放电管理电路包括放电管理芯片;所述放电管理电路与所述锂电池连接,所述放电管理芯片用于在所述锂电池放电时获取所述锂电池的输出电信号,并在所述输出电信号低于预设的放电阈值时停止所述锂电池的放电过程。结合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装置还包括显示控制电路,所述显示控制电路包括多个并连接的显示支路,每个所述显示支路均与所述主控电路连接;每个所述显示支路均包括指示灯,用于在所述主控电路的控制下显示所述充电控制装置的工作状态。结合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主控电路包括主控芯片,所述主控芯片设置有ADC模块和多个I/O口;每个所述控制输出端均对应一个所述I/O口,以输出所述控制信号。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充电控制系统,包括锂电池,还包括上述充电控制装置;所述充电控制装置与所述锂电池连接,用于对所述锂电池的充放电过程进行管理。本技术实施例带来了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控制装置及系统,其充电管理电路与主控电路和锂电池连接,用于在适配器单元接入外接电源时对锂电池的充电过程进行管理;并且其主控电路包括多个控制输出端,与充电管理电路包括的多个控制输入端一一对应;使得主控电路在锂电池充电时,通过多个控制输出端向多个控制输入端发送控制信号,以对锂电池的充电过程进行控制,进而使锂电池的充电电流进行自适应调节,以满足多种用电设备的充电需求。本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技术而了解。本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主控电路的电路原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管理电路的电路原理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适配器单元的适配器输入电路的电路原理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适配器单元的电压检测电路的电路原理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源转换供电电路的电路原理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放电管理电路的电路原理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控制电路的电路原理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控制装置的工作原理框图;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控制系统的结构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充电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主控电路,以及与所述主控电路连接的充电模块;/n所述充电模块包括适配器单元,以及与所述适配器单元连接的充电管理电路,所述充电管理电路还与所述主控电路和锂电池连接,用于在所述适配器单元接入外接电源时对所述锂电池的充电过程进行管理;/n其中,所述主控电路包括多个控制输出端,所述充电管理电路包括多个控制输入端,一个所述控制输出端对应一个所述控制输入端;/n所述主控电路用于在所述锂电池充电时,通过多个所述控制输出端向多个所述控制输入端发送控制信号,以对所述锂电池的充电过程进行控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电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主控电路,以及与所述主控电路连接的充电模块;
所述充电模块包括适配器单元,以及与所述适配器单元连接的充电管理电路,所述充电管理电路还与所述主控电路和锂电池连接,用于在所述适配器单元接入外接电源时对所述锂电池的充电过程进行管理;
其中,所述主控电路包括多个控制输出端,所述充电管理电路包括多个控制输入端,一个所述控制输出端对应一个所述控制输入端;
所述主控电路用于在所述锂电池充电时,通过多个所述控制输出端向多个所述控制输入端发送控制信号,以对所述锂电池的充电过程进行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管理电路包括充电管理芯片,所述充电管理芯片包括输入端、输出端和控制端;
其中,所述输入端与所述适配器单元连接,所述输出端与所述锂电池连接;
多个所述控制输入端与所述控制端连接,根据所述控制信号改变所述控制端对应的电流,以控制所述锂电池的充电电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适配器单元包括适配器输入电路以及与所述适配器输入电路连接的电压检测电路;所述电压检测电路还与所述主控电路连接;
所述适配器输入电路用于对所述外接电源输入的电信号进行转换,并将转换后的电信号输入至所述充电管理电路,以对所述锂电池进行充电;
所述电压检测电路用于采集所述转换后的电信号,并将所述转换后的电信号输送至所述主控电路,以使所述主控电路对所述转换后的电信号进行检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检测电路包括分压电路和采集支路;
所述采集支路的一端与所述分压电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主控电路连接;
所述分压电路用于对采集的所述转换后的电信号进行分压处理,生成分压信号,并将所述分压信号通过所述采集支路传输至所述主控电路,以使所述主控电路根据所述分压信号对所述转换后的电信号进行检测。
5.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福飞,刘继瑞,冯艳,林成,李丐腾,赵广展,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飞科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