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移动充电装置充电仓,该充电仓包括:仓体,内部具有用于容置移动充电装置的仓室,所述仓室的一端具有插入所述移动充电装置的入口;推动杆和锁止件;推动杆推动限制装置,用于在卡固状态下限制推动杆的移动,在非卡固状态下解除对推动杆移动的限制;所处仓体入口附近的外壁上设有检测信号通孔,在所述检测信号通孔外部设置有红外信号检测装置,所述红外信号检测装置的红外信号路径穿过所述检测信号通孔。
A mobile charging device charging chamb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移动充电装置充电仓
本技术涉及一种移动充电装置充电仓。
技术介绍
随着智能手机等电子设备功能的不断加强,其功耗也逐渐增加。一方面电子设备的厂商不断增加电子设备装配的电池容量,另一方面是为手机电池容量不够理想的设备提供移动电源等移动充电设备。随着共享经济的发达,又出现了共享移动电源的产品方案。在共享移动电源产品的方案中,多个移动电源被插入到充电柜中进行充电,当用户按照充电柜上的提示进行租借操作后,用户获得从充电柜中取出一个移动电源的权限,或者一个充电电源被机械结构弹出,用户可拿去该移动电源进行使用,用户使用完毕后可以将该移动电源归还到充电柜中。充电柜中设置有至少一个充电仓,用于容纳移动充电装置。作为共享充电柜,需要在用户支付完成后允许用户取出充电仓内的移动充电装置。为此充电仓需要提供对放入其内的移动充电装置进行锁定和解锁的功能。现有技术中的的充电仓在实现锁定和解锁功能时,结构过于复杂,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充电装置充电仓,能够使用户在未正确插入移动充电装置后仍有机会将移动充电装置弹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一方面提供一种移动充电装置充电仓,包括:仓体,内部具有用于容置移动充电装置的仓室,所述仓室的一端具有插入所述移动充电装置的入口;推动杆和锁止件;其中,在锁定状态,锁止件的锁止端从仓体伸入仓室,并插入到移动充电装置的锁止槽,使得移动充电装置克服所述移动充电装置弹出机构所施加的向外推出的力;在解锁状态,推动杆向锁止件移动,推动锁止件向仓室外部移动,进而锁止件的锁止端从移动充电装置的锁止槽脱离,使得移动充电装置在移动充电装置弹出机构所施加的力的作用下,向仓室外部弹出;推动杆推动限制装置,用于在卡固状态下限制推动杆的移动,在非卡固状态下解除对推动杆移动的限制;所处仓体入口附近的外壁上设有检测信号通孔,在所述检测信号通孔外部设置有红外信号检测装置,所述红外信号检测装置的红外信号路径穿过所述检测信号通孔。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红外信号检测装置包括红外信号发射装置和红外信号接收装置,所述检测信号通孔包括设置在仓体外壁相对方向的发射信号通孔和接收信号通孔,所述红外信号发射装置的红外信号发射路径穿所述发射信号通孔,所述红外信号接收装置的红外信号接收路径穿过所述接收信号通孔。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推动杆限制装置包括挡杆伸缩控制器和挡杆,所述挡杆的伸出长度由挡杆伸缩控制器控制,挡杆伸缩轨迹与推动杆移动轨迹有交叉,所述推动杆上设置与所述挡杆配合的卡固结构,当挡杆伸出长度到阻止卡固结构移动时,推动杆推动限制装置处于卡固状态,当挡杆缩回长度到不再阻止卡固结构移动时,所述推动杆推动限制装置处于非卡固状态。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挡杆伸缩控制器包括电磁锁,所述挡杆的伸出长度受电磁锁所施加的电磁力的控制。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推动杆上设置的卡固结构为止挡片或止挡环。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移动充电装置弹出机构,用于在移动充电装置插入所述仓室后,向所述移动充电装置施加向外推出的力;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推动杆朝向锁止件的一端具有倾斜推举面,所述锁止件具有与该倾斜推举面配合的支撑面;所述推动杆向锁止件移动过程中,倾斜推举面推动所述支撑面向远离仓体的方向移动,进而锁止件向仓室外部移动。通过上述方案,在用户未正确插入移动充电装置时,仍有机会按动推动杆使得移动充电装置弹出,进而可以尝试重新插入。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A示出了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充电装置充电仓的顶视图;图1B为该移动充电装置充电仓的侧视图;图1C为该移动充电装置充电仓的立体示意图;图1D和图1E为该移动充电装置充电仓的爆炸图;图2为图1A的A-A方向剖视图;图3为图1A的B-B方向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集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非对本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图1A示出了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充电装置充电仓的顶视图,图1B为该移动充电装置充电仓的侧视图,图1C为该移动充电装置充电仓的立体示意图,图1D和图1E为该移动充电装置充电仓的爆炸图。图2为图1A的AA方向剖视图,图3为图1A的BB方向剖视图。请同时参见图1A-图1E,本实施例中的移动充电装置充电仓包括仓体1、移动充电装置弹出机构2、推动杆3和锁止件4。仓体1内部具有容置移动充电装置(图中未示)的仓室10。仓室10的一端具有插入该移动充电装置的入口10a。在实际中,用户可以从入口10a处将移动充电装置插入仓室10内,也可以从入口10a处将移动充电装置从仓室内10内拔出。当移动充电装置被从入口10a推入仓室10内后,在满足一定条件(例如推入深度超过预定深度时)后,移动充电装置弹出机构2向移动充电装置施加向外推出的力。这里向外推出的力可以是向入口10a的方向推出的力。当然,在可替换的实施例中,移动充电装置弹出机构2向移动充电装置施加向外推出的力可以不附带任何条件,只要移动充电装置刚被推入到仓室10内后,移动充电装置弹出机构2即向其施加向外推出的力。移动充电装置弹出机构2的作用在于:没有受到其他外力的情况下,移动充电装置可以被该移动充电装置弹出机构2从仓室10内弹出,方便用户取出移动充电装置。如有没有该机构,则用户需要从仓室10内将已经推入很深的移动充电装置费力拔出,更严重的情况是,如果移动充电装置推入的深度接近或大于移动充电装置自身的长度(此时移动充电装置几乎完全置于仓室10内),用户将找不到可以拔出的施力位置。移动充电装置弹出机构2可以有多种具体实现方式,例如可以是一端固定在仓室10远离入口10a的一端内壁上的至少一个弹簧,该弹簧可以通过弹性推力作为将移动充电装置向外推出的力。一种经过试验发现施力更稳定的实现方式参见图1A-1E、图2和图3中所示出的具体实施方式。该移动充电装置弹出机构2包括第三复位弹簧22(仅在图1A和图1B中示出)和受第三复位弹簧22的弹力作用而可向仓室10外部滑动的滑动推钩21。所谓向仓室10外部滑动可以是向入口10a方向滑动。滑动推钩21的一部分21a伸入仓室10内(参见图3),仓体1上具有供该滑动推钩21伸入仓室10内的部分进行滑动的滑孔11。同时参见图1D和图3可以看出,滑动推钩21形状大致呈L型结构,包括伸入仓室10内的部分21a和位于仓室10外的部分21b。滑动推钩21伸入仓室10内的部分21a的滑动轨迹受滑孔11的长度和延伸方向的限制。滑动推钩21可以借助伸入仓室10内的部分21a与移动充电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移动充电装置充电仓,其特征在于,包括:/n仓体,内部具有用于容置移动充电装置的仓室,所述仓室的一端具有插入所述移动充电装置的入口;/n推动杆和锁止件;/n其中,在锁定状态,锁止件的锁止端从仓体伸入仓室,并插入到移动充电装置的锁止槽,使得移动充电装置克服所述移动充电装置弹出机构所施加的向外推出的力;在解锁状态,推动杆向锁止件移动,推动锁止件向仓室外部移动,进而锁止件的锁止端从移动充电装置的锁止槽脱离,使得移动充电装置在移动充电装置弹出机构所施加的力的作用下,向仓室外部弹出;/n推动杆推动限制装置,用于在卡固状态下限制推动杆的移动,在非卡固状态下解除对推动杆移动的限制;/n所处仓体入口附近的外壁上设有检测信号通孔,在所述检测信号通孔外部设置有红外信号检测装置,所述红外信号检测装置的红外信号路径穿过所述检测信号通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充电装置充电仓,其特征在于,包括:
仓体,内部具有用于容置移动充电装置的仓室,所述仓室的一端具有插入所述移动充电装置的入口;
推动杆和锁止件;
其中,在锁定状态,锁止件的锁止端从仓体伸入仓室,并插入到移动充电装置的锁止槽,使得移动充电装置克服所述移动充电装置弹出机构所施加的向外推出的力;在解锁状态,推动杆向锁止件移动,推动锁止件向仓室外部移动,进而锁止件的锁止端从移动充电装置的锁止槽脱离,使得移动充电装置在移动充电装置弹出机构所施加的力的作用下,向仓室外部弹出;
推动杆推动限制装置,用于在卡固状态下限制推动杆的移动,在非卡固状态下解除对推动杆移动的限制;
所处仓体入口附近的外壁上设有检测信号通孔,在所述检测信号通孔外部设置有红外信号检测装置,所述红外信号检测装置的红外信号路径穿过所述检测信号通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充电装置充电仓,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信号检测装置包括红外信号发射装置和红外信号接收装置,所述检测信号通孔包括设置在仓体外壁相对方向的发射信号通孔和接收信号通孔,所述红外信号发射装置的红外信号发射路径穿所述发射信号通孔,所述红外信号接收装置的红外信号接收路径穿过所述接收信号通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正华,王帅,张旭,沈金秋,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随身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