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移动电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42720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1 03: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可移动电源,包括外壳体、容纳空腔、安装框架,所述安装框架包括顶板、底板、连接于所述顶板与所述底板之间的若干条竖杆,所述竖杆沿竖直方向设置有走线空腔,所述竖杆至少一侧面沿竖直方向设置有若干个走线孔,所述走线孔与所述走线空腔相互连通,所述竖杆一侧面设置有缺口,所述底板通过缓冲装置设置于所述容纳空腔的底壁,所述外壳体的顶面设置有与所述容纳空腔相互连通的开口,所述开口的一侧铰接有用于密封所述开口的翻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整个支撑结构分为外壳体和安装框架,加强了整体承重能力、结构稳定性等,电器元件的连接电线还可收纳在安装框架内,便于对内部的分类整理。

Mobile power supp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移动电源
本技术涉及一种供电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可移动电源。
技术介绍
对供电检修、停电检修等测试需要临时工作电源,传统的工作电源由发电机提供,但发电机存在效率低、排放不达标、噪声污染严重、输出电压波动大等问题,因此逐渐被移动式的储能电源所替代,储能电源具有使用方便、输出电流电压稳定、污染少等优点,但现有的储能电源同时存在以下问题:由于将各种电器元件直接安装在外壳内,加重了外壳的承重负担,当外壳受到碰撞时,容易使内部电器元件受到影响,并且外壳整体容易塌坏,结构不够稳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需要一种可移动电源,其结构更加稳固,承重能力更强。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可移动电源,包括外壳体、设置于所述外壳体内部的容纳空腔、设置于所述容纳空腔内的安装框架,所述安装框架包括顶板、设置于所述顶板下方的底板、连接于所述顶板与所述底板之间的若干条竖杆,所述竖杆沿竖直方向设置有走线空腔,所述竖杆至少一侧面沿竖直方向设置有若干个走线孔,所述走线孔与所述走线空腔相互连通,所述竖杆一侧面设置有缺口,所述缺口设置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可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体(1)、设置于所述外壳体(1)内部的容纳空腔、设置于所述容纳空腔内的安装框架,所述安装框架包括顶板(2)、设置于所述顶板(2)下方的底板(3)、连接于所述顶板(2)与所述底板(3)之间的若干条竖杆(4),所述竖杆(4)沿竖直方向设置有走线空腔,所述竖杆(4)至少一侧面沿竖直方向设置有若干个走线孔(6),所述走线孔(6)与所述走线空腔相互连通,所述竖杆(4)一侧面设置有缺口(5),所述缺口(5)设置于所述竖杆(4)与所述顶板(2)连接处,所述竖杆(4)与所述顶板(2)为可拆卸连接,所述底板(3)通过缓冲装置设置于所述容纳空腔的底壁,所述外壳体(1)的顶面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可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体(1)、设置于所述外壳体(1)内部的容纳空腔、设置于所述容纳空腔内的安装框架,所述安装框架包括顶板(2)、设置于所述顶板(2)下方的底板(3)、连接于所述顶板(2)与所述底板(3)之间的若干条竖杆(4),所述竖杆(4)沿竖直方向设置有走线空腔,所述竖杆(4)至少一侧面沿竖直方向设置有若干个走线孔(6),所述走线孔(6)与所述走线空腔相互连通,所述竖杆(4)一侧面设置有缺口(5),所述缺口(5)设置于所述竖杆(4)与所述顶板(2)连接处,所述竖杆(4)与所述顶板(2)为可拆卸连接,所述底板(3)通过缓冲装置设置于所述容纳空腔的底壁,所述外壳体(1)的顶面设置有与所述容纳空腔相互连通的开口,所述开口的一侧铰接有用于密封所述开口的翻盖(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底板(3)底面的若干个支撑柱(8)、设置于所述容纳空腔底壁的若干个盲孔(9)、设置于所述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磊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恒程新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