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包二次保护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42654 阅读:9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1 03: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电池包二次保护电路,包括检测电路、放大电路、控制电路、二次保护电路;其中所述检测电路,用于检测电池的当前状态;放大电路,用于检测所述检测电路传输的电流,并对检测电流在检测电阻两端的电压进行运算放大处理;控制电路,用于当放大电路的处理结果达到电流二次保护阈值时,输出二次保护信号;二次保护电路,用于根据控制电路输出的二次保护信号,对电池包进行二次保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实现电池包的二次保护,提高电池包二次保护的可靠性。

A secondary protection circuit of battery pac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池包二次保护电路
本技术属于电池电路
,特别涉及一种电池包二次保护电路。
技术介绍
目前二次保护主要在单节电池包上有相应应用方案,而且保护功能单一,BMS(电池管理系统)的二次保护方案的局限性让使用者对其BMS缺乏信心。对于失效故障的BMS无法做出及时有效的故障分析,造成产品改进上的困难。因此,鉴于上述方案于实际制作及实施使用上的缺失之处,而加以修正、改良,同时本着求好的精神及理念,并由专业的知识、经验的辅助,以及在多方巧思、试验后,方创设出本技术,特再提供一种电池包二次保护电路,能够实现电池包的二次保护,提高电池包二次保护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一种电池包二次保护电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电池包二次保护电路包括检测电路、放大电路、控制电路、二次保护电路;其中所述检测电路,用于检测电池包的当前电流,并对检测电流在检测电阻两端的电压进行运算放大处理;控制电路,用于当放大电路的处理结果达到电流二次保护阈值时,输出二次保护信号;二次保护电路,用于根据控制电路输出的二次保护信号,对电池包进行二次保护。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控制电路还连接有一震动电路,用于判断电池包的震动状态,根据震动状态确定控制芯片进入休眠状态或进行唤醒。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震动电路包括一震动传感器,所述震动传感器一端接地,另一端连接控制电路。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二次保护电路包括二次保护IC级联电路,且该二次保护IC级联电路的输出控制端口用光耦隔离,并通过二极管避免回流。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二次保护IC级联电路还的输出端口还通过保险用于对电池包的断路保护。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二次保护IC级联电路的IC型号为S-8244。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于,所述二次保护IC级联电路的光耦型号为EL357N-G。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检测电路包括两路电流检测电路,并分别通过将检测电阻两端的电压经运放后将数据传到控制电路,控制电路根据两路电流检测电路的传输结果判断是否达到电流二次保护阈值。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检测电路的运放为LM358。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检测电路的两路分别通过二极管连接控制电路。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可在多节电池包应用上实现二次过压保护;2.放大器检测电流,将数据传给MCU处理,增加电流二次保护功能的可靠性;3.震动传感检测当前状态,能够更好的让MCU在休眠与工作两种模式切换,避免过多的自耗电,延长待机时间。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电路方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检测电路电路图;图3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震动电路电路图;图4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二次保护电路电路图;图5为本技术的控制电路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本电池包二次保护电路包括检测电路、放大电路、控制电路、二次保护电路;其中所述检测电路,用于检测电池包的当前电流,并对检测电流在检测电阻两端的电压进行运算放大处理;控制电路(MCU),用于当放大电路的处理结果达到电流二次保护阈值时,输出电流二次保护信号;同时用于输出电压二次保护信号,二次保护电路,用于根据控制电路输出的二次保护信号,对电池包进行二次保护,控制电路(MCU)和二次保护电路对电池组过充电压进行双重电压保护。检测电路包括两路电流检测电路,并分别通过将检测电阻两端的电压经运放后将数据传到控制电路,控制电路根据两路电流检测电路的传输结果判断是否达到电流二次保护阈值,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照图2所示,每一路电流检测电路均包括两个依次连接的运放,第一运放的同相输入端和反相输入端分别连电阻R40和电阻R42,第一运放的输出端通过电阻R31连接第三运放的同相输入端,第三运放的反相输入端通过电阻R32接地,第三运放的输出端通过电阻R33连接控制电路,第二运放的同相输入端和反相输入端分别连接电阻R49和电阻R51,第二运放的输出端通过电阻R50连接第四运放的同相输入端,第四运放的反相输入端通过电阻R35接地,第四运放的输出端通过电阻R34连接控制电路,电阻R34和电阻R33之间连接有串联的电阻R45和电阻R47,且电阻R45和电阻R47接地,并且电阻R40、电阻R42、电阻R49和电阻R51连接待检测位置,用于检测待检测位置(如电池包)的电流变化,其中整个检测电路的负反馈放大系数可以调节。在一个实施例中,控制电路还连接有震动电路,如图3所示,震动电路采用一震动传感器,利用震动传感器的震动状态判定当前的设备状态,当设备处于震动状态时,控制电路确定设备处于使用中,当震动传感器不在震动状态时,判定设备处于空闲状态,则控制电路进入休眠状态,当震动传感器再次检测到震动状态时,设备进行唤醒,通过震动电路可以避免电路自身过多的自耗电,增加待机时间,并且震动传感器通过电阻R61连接控制电路。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照图4,二次保护电路包括二次保护IC级联电路,且该二次保护IC级联电路的输出控制端口用光耦隔离,并通过二极管避免回流。二次保护IC级联电路还的输出端口还通过保险用于对电池包的断路保护,二次保护电路共包含第一IC、第二IC和第三IC,其中第一IC、第二IC及第三IC均为S-8244电池串联用保护IC,第一IC的VCC引脚、VC1引脚、VC2引脚、VC3引脚和VC4引脚分别通过限流电阻连接若干电池端子,且该4个引脚分别通过电容接地,VCC引脚还通过二极管D7的正极连接电池端子,第一IC的CO引脚通过电阻连接第二光耦U2的一个输入端,光耦U2的另一个输入端接地,光耦U2的一个输出端连接第一保险丝,光耦U2的另一个输出端通过电阻R44连接二极管D8的正极,第二IC的VCC引脚、VC1引脚、VC2引脚、VC3引脚和VC4引脚分别连接有电阻,该4个引脚分别通过电容接地,且VCC引脚和VC1引脚之间连接有二极管D9,二极管D9正极连接VCC引脚,第二IC的CO引脚通过电阻和二极管D10连接NMOS管的栅极,NMOS管的通过第三保险丝连接第一保险丝,NMOS管的漏极和源极之间连接有二极管Q13,第三IC的输入引脚与第二IC的输入端同理,第三IC的CO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包二次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电路、放大电路、控制电路、二次保护电路;其中所述检测电路,用于检测电池包的当前电流,并对检测电流在检测电阻两端的电压进行运算放大处理;控制电路,用于当放大电路的处理结果达到电流二次保护阈值时,输出二次保护信号;二次保护电路,用于根据控制电路输出的二次保护信号,对电池包进行二次保护。/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包二次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电路、放大电路、控制电路、二次保护电路;其中所述检测电路,用于检测电池包的当前电流,并对检测电流在检测电阻两端的电压进行运算放大处理;控制电路,用于当放大电路的处理结果达到电流二次保护阈值时,输出二次保护信号;二次保护电路,用于根据控制电路输出的二次保护信号,对电池包进行二次保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二次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还连接有一震动电路,用于判断电池包的震动状态,根据震动状态确定控制芯片进入休眠状态或进行唤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包二次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震动电路包括一震动传感器,所述震动传感器一端接地,另一端连接控制电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包二次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保护电路包括二次保护IC级联电路,且该二次保护IC级联电路的输出控制端口用光耦隔离,并通过二极管避免回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炜根毛卫清沈海波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长园维安电子线路保护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