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直流屏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用于新型直流屏的散热结构,包括柜体,所述柜体的后侧壁开设有开口,所述柜体的背面固定安装有安装筒,所述安装筒的背面固定安装有滤网,所述安装筒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正面固定安装有风扇,所述柜体内壁的左右两侧之间且位于开口的正面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外侧活动安装有第一隔板,所述柜体内壁的左右两侧之间且位于第一连接杆的下方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接杆。该用于新型直流屏的散热结构,通过设置安装筒,提高了直流屏的散热效果,并且在风扇不工作的时候,闭合片会保持闭合状态,避免外界灰尘和潮气进入到柜体的内部造成柜体内部电子元器件的损坏。
A heat dissipation structure for a new type of DC pan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新型直流屏的散热结构
本技术涉及直流屏
,具体为一种用于新型直流屏的散热结构。
技术介绍
发电厂和变电站中的电力操作电源现今采用的都是直流电源,它为控制负荷和动力负荷以及直流事故照明负荷等提供电源,是当代电力系统控制和保护的基础,直流屏由交配电单元、充电模块单元、降压硅链单元、直流馈电单元、配电监控单元、监控模块单元和绝缘监测单元组成。直流屏具备高可靠性和高智能化的特点,其主要用于电力监控,内部安装有多种电子元器件,但是传统的直流屏散热效果较差,无法将内部电器元件工作产生的热量散出,直流屏内部高温持续过久会导致直流屏内部的电子元器件烧损,故而提出一种用于新型直流屏的散热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新型直流屏的散热结构,具备散热效果好等优点,解决了传统的直流屏散热效果较差,无法将内部电器元件工作产生的热量散出,直流屏内部高温持续过久会导致直流屏内部的电子元器件烧损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散热效果好的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新型直流屏的散热结构,包括柜体,所述柜体的后侧壁开设有开口,所述柜体的背面固定安装有安装筒,所述安装筒的背面固定安装有滤网,所述安装筒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正面固定安装有风扇,所述柜体内壁的左右两侧之间且位于开口的正面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外侧活动安装有第一隔板,所述柜体内壁的左右两侧之间且位于第一连接杆的下方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外侧活动安装有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的底部与第二隔板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吸附块,所述柜体的背面且位于安装筒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外盒,所述外盒的背面开设有通风口,所述外盒的背面且位于通风口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等距离排列的连接块,两个相对应的所述连接块之间活动安装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闭合片,所述柜体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散热口,两个所述散热口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防水网,两个所述散热口的内部且位于两个防水网相背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挡水板,两个散热口的内底壁均开设有排水槽。优选的,所述柜体正面的四角处均固定安装有软垫,所述开口的直径小于柜体的长度。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的直径均不小于一厘米。优选的,所述第一隔板向柜体的顶部倾斜三十度,所述第二隔板向柜体的底部倾斜三十度。优选的,两个所述吸附块的背面均与柜体的后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安装筒的背面贯穿外盒并延伸至外盒的内部。优选的,所述闭合片的长度大于通风口的长度,所述闭合片的数量不少于五个,且闭合片均匀分布于外盒的背面,所述挡水板呈等距离排列于散热口的内部,且挡水板向下倾斜三十度。(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新型直流屏的散热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用于新型直流屏的散热结构,通过设置安装筒,在直流屏工作的时候,打开风扇的电源开关,使得风扇转动起来,风扇转动将会产生风力,这个风力将会分别沿着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向柜体的上方和下方吹去,让风可以吹到柜体内部的各个方向,让柜体内部的电子元器件都可以进行散热,达到了均匀散热的效果,并且在风扇工作的时候会吹起外盒背面的闭合片,能够让柜体内部的空气与外接的空气流动起来,在闭合片开合间实现空气流通,有利于柜体内部的热空气流出,提高了直流屏的散热效果,并且在风扇不工作的时候,闭合片会保持闭合状态,避免外界灰尘和潮气进入到柜体的内部造成柜体内部电子元器件的损坏,提高了直流屏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正视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背视图;图4为本技术左视图。图中:1柜体、2开口、3安装筒、4滤网、5支撑板、6风扇、7第一连接杆、8第一隔板、9第二连接杆、10第二隔板、11吸附块、12外盒、13通风口、14连接块、15活动杆、16闭合片、17散热口、18防水网、19挡水板、20排水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一种用于新型直流屏的散热结构,包括柜体1,柜体1的后侧壁开设有开口2,柜体1正面的四角处均固定安装有软垫,开口2的直径小于柜体1的长度,柜体1的背面固定安装有安装筒3,安装筒3的背面固定安装有滤网4,安装筒3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板5,支撑板5的正面固定安装有风扇6,柜体1内壁的左右两侧之间且位于开口2的正面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杆7,第一连接杆7的外侧活动安装有第一隔板8,第一隔板8向柜体1的顶部倾斜三十度,第二隔板10向柜体1的底部倾斜三十度,柜体1内壁的左右两侧之间且位于第一连接杆7的下方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接杆9,支撑板5的数量为两个,第一连接杆7与第二连接杆9的直径均不小于一厘米,第二连接杆9的外侧活动安装有第二隔板10,第一隔板8的底部与第二隔板10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吸附块11,柜体1的背面且位于安装筒3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外盒12,两个吸附块11的背面均与柜体1的后侧壁固定连接,安装筒3的背面贯穿外盒12并延伸至外盒12的内部,外盒12的背面开设有通风口13,外盒12的背面且位于通风口13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等距离排列的连接块14,两个相对应的连接块14之间活动安装有活动杆15,活动杆15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闭合片16,在直流屏工作的时候,打开风扇6的电源开关,使得风扇6转动起来,风扇6转动将会产生风力,这个风力将会分别沿着第一隔板8和第二隔板10向柜体1的上方和下方吹去,让风可以吹到柜体1内部的各个方向,让柜体1内部的电子元器件都可以进行散热,达到了均匀散热的效果,并且在风扇6工作的时候会吹起外盒12背面的闭合片16,能够让柜体1内部的空气与外接的空气流动起来,在闭合片16开合间实现空气流通,有利于柜体1内部的热空气流出,提高了直流屏的散热效果,并且在风扇6不工作的时候,闭合片16会保持闭合状态,避免外界灰尘和潮气进入到柜体1的内部造成柜体1内部电子元器件的损坏,提高了直流屏的使用寿命,柜体1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散热口17,两个散热口17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防水网18,两个散热口17的内部且位于两个防水网18相背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挡水板19,两个散热口17的内底壁均开设有排水槽20,,闭合片16的长度大于通风口13的长度,闭合片16的数量不少于五个,且闭合片16均匀分布于外盒12的背面,挡水板19呈等距离排列于散热口17的内部,且挡水板19向下倾斜三十度。在使用时,打开风扇6的电源开关,使得风扇6转动起来,风扇6转动将会产生风力,这个风力将会分别沿着第一隔板8和第二隔板10向柜体1的上方和下方吹去,让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新型直流屏的散热结构,包括柜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1)的后侧壁开设有开口(2),所述柜体(1)的背面固定安装有安装筒(3),所述安装筒(3)的背面固定安装有滤网(4),所述安装筒(3)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板(5),所述支撑板(5)的正面固定安装有风扇(6),所述柜体(1)内壁的左右两侧之间且位于开口(2)的正面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杆(7),所述第一连接杆(7)的外侧活动安装有第一隔板(8),所述柜体(1)内壁的左右两侧之间且位于第一连接杆(7)的下方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接杆(9),所述第二连接杆(9)的外侧活动安装有第二隔板(10),所述第一隔板(8)的底部与第二隔板(10)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吸附块(11,)所述柜体(1)的背面且位于安装筒(3)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外盒(12),所述外盒(12)的背面开设有通风口(13),所述外盒(12)的背面且位于通风口(13)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等距离排列的连接块(14),两个相对应的所述连接块(14)之间活动安装有活动杆(15),所述活动杆(15)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闭合片(16),所述柜体(1)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散热口(17,)两个所述散热口(17)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防水网(18),两个所述散热口(17)的内部且位于两个防水网(18)相背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挡水板(19),两个散热口(17)的内底壁均开设有排水槽(2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新型直流屏的散热结构,包括柜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1)的后侧壁开设有开口(2),所述柜体(1)的背面固定安装有安装筒(3),所述安装筒(3)的背面固定安装有滤网(4),所述安装筒(3)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板(5),所述支撑板(5)的正面固定安装有风扇(6),所述柜体(1)内壁的左右两侧之间且位于开口(2)的正面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杆(7),所述第一连接杆(7)的外侧活动安装有第一隔板(8),所述柜体(1)内壁的左右两侧之间且位于第一连接杆(7)的下方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接杆(9),所述第二连接杆(9)的外侧活动安装有第二隔板(10),所述第一隔板(8)的底部与第二隔板(10)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吸附块(11,)所述柜体(1)的背面且位于安装筒(3)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外盒(12),所述外盒(12)的背面开设有通风口(13),所述外盒(12)的背面且位于通风口(13)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等距离排列的连接块(14),两个相对应的所述连接块(14)之间活动安装有活动杆(15),所述活动杆(15)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闭合片(16),所述柜体(1)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散热口(17,)两个所述散热口(17)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防水网(18),两个所述散热口(17)的内部且位于两个防水网(18)相背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挡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森林,周强,王荣荣,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森科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