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三相分离器,包括罐体、支撑罐体的支座、分离装置,罐体包含下筒体、下封头、上筒体、上封头,上筒体与下筒体通过容器法兰连接,下筒体壁上设置有切向进口;分离装置包括支撑挡板、分离筒、丝网除沫器、导流板、溢流堰板;支撑挡板设置在上筒体的上半部分;分离筒固定在支撑挡板上;丝网除沫器设置在分离筒内;溢流堰板固定在下封头底部;下封头的一边设置有排液口,另一边设置有固体排料口;溢流堰板在排液口和固体排料口之间,将罐体底部分成排液室和集液室;上封头的顶部设置有气体出口;导流板倾斜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装、清理、检修简便且适用范围较广。
A new three-phase separ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三相分离器
本技术涉及到机械设备
,具体涉及到一种新型三相分离器。
技术介绍
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物料的回收再利用,回收再利用的前提是,需要将不同类型的物料先进行分离,现有技术中的分离器,一般仅适用于两种不同类型物料的分离,比如气液分离、油气分离、固液分离等,也有部分可以适用于三种物料分离的分离器,但是结构较复杂,安装、检修都不太简便,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新的分离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一种能够适用范围广、安装。检修、使用方便的三相分离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三相分离器,包括罐体、支撑罐体的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罐体内的分离装置,所述罐体包含下筒体、与下筒体密封连接的下封头、上筒体、与所述上筒体密封连接的上封头,所述上筒体与所述下筒体通过容器法兰连接,所述下筒体壁上设置有切向进口;所述分离装置包括支撑挡板、分离筒、丝网除沫器、导流板、溢流堰板;所述支撑挡板设置在所述上筒体的上半部分,与所述上筒体筒壁固定连接;所述分离筒固定在所述支撑挡板上;所述丝网除沫器设置在所述分离筒内;所述溢流堰板一端固定在所述下封头底部,另一端延伸至所述下筒体内;所述下封头的一边设置有排液口,另一边设置有固体排料口;所述溢流堰板在所述排液口和所述固体排料口之间;所述溢流堰板将所述罐体底部分成排液室和集液室;所述上封头的顶部设置有气体出口;所述导流板倾斜设置,所述导流板一端固定在所述下筒体筒壁上,另一端朝向所述下封头方向倾斜。进一步的,所述溢流堰板距离所述排液口的距离小于所述溢流堰板距离所述固体排料口的距离。进一步的,所述导流板朝向所述下封头的一端在所述集液室上方。进一步的,所述容器法兰通过螺栓紧固件垫及垫片固定。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挡板采用下装式固定。进一步的,所述切向进口的高度高于所述导流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分离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装、清理、检修简便且适用范围较广。另外本技术的分离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设备能效的同时还节约了工艺系统运行成本、设备制造、维修成本,降低了设备能耗。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向截面图。1、罐体,2、下筒体,3、导流板,4、螺栓紧固件垫及垫片,5、容器法兰,6、上筒体,7、支撑挡板,8、上封头,9、气体出口,10、分离筒,11、丝网除沫器,12、切向进口,13、下封头,14、固体排料口,15、溢流堰板,16、排液口,17、排液室,18、集液室。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一种新型三相分离器,包括罐体1、支撑罐体的支座,所述分离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罐体1内的分离装置,所述罐体1包含下筒体2、与下筒体密封连接的下封头13、上筒体6、与所述上筒体密封连接的上封头8,所述上筒体6与所述下筒体2通过容器法兰5连接,所述下筒体2壁上设置有切向进口12;所述分离装置包括支撑挡板7、分离筒10、丝网除沫器11、导流板3、溢流堰板15;所述支撑挡板7设置在所述上筒体6的上半部分,与所述上筒体6筒壁固定连接,所述分离筒10固定在所述支撑挡板7上;所述支撑挡板采用下装式固定,这样更加方便设备检修,另外,设置支撑挡板可以用于支撑分离筒并且可以阻挡气体从旁路支撑,使气体必须经过分离筒内的丝网除沫器进行二级分离然后从气体出口9排出。所述丝网除沫器11设置在所述分离筒10内;所述溢流堰板15一端固定在所述下封头13底部,另一端延伸至所述下筒体2内;所述下封头13的一边设置有排液口16,另一边设置有固体排料口14;所述溢流堰板15在所述排液口16和所述固体排料口14之间;所述溢流堰板15将所述罐体1底部分成排液室17和集液室18;即排液口16在排液室的底部,固体排料口14在集液室18底部,另外,所述溢流堰板15距离所述排液口16的距离小于所述溢流堰板15距离所述固体排料口14的距离,则排液室17小于集液室18,所述上封头8的顶部设置有气体出口9;所述导流板3倾斜设置,所述导流板3一端固定在所述下筒体2筒壁上,另一端朝向所述下封头13方向倾斜。进一步的,所述导流板3朝向所述下封头13的一端在所述集液室18上方,这样能够保证从切向进口12进入的介质经过离心运动后液体和固体能够首先顺着导流板进入集液室。进一步的,所述容器法兰5通过螺栓紧固件垫及垫片4连接固定,设备容器法兰采用螺栓紧固件垫片连接,不仅降低了本技术分离器制作时的内件组装的施工难度,而且当罐体1内部的积垢严重时刻从容器法兰5处将设备打开对设备内部进行检修清理,检修简便。进一步的,所述切向进口12的高度高于所述导流板3,这样设置保证了从切向进口12进入的介质经过离心运动后下沉的液体和固体会首先到导流板上。本技术的分离器在使用时,介质首先从切向进口12进入罐体内部。沿罐体做离心圆周运动,然后气体上升,液体和固定下降,达到初级分离,气体上升后到达分离筒10,经过分离筒10内的丝网除沫器11,经过二级分离,经过二级分离后的气体继续上升,经过气体出口9排出,二级分离后的液体和小固体下降,二级分离的液体和固体与初级分离的液体和固体都沿着导流板3下降至集液室18,当集液室18的液位高度高于溢流堰板15的高度时,集液室的液体进入排液室,通过排液口16排出,当固体物料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从固体排料口14排出,从而达到气体、液体、固体的三相分离。另外,本技术的分离器还可用于油水分离,当从切向进口12进入罐体1内部的介质为油水时,介质经过导流板3进入集液室18后,由于油的密度低于水的密度,集液室18内介质在重力作用下,油在上层,水在下层,当液位高度超过溢流堰板15时,上层的油进入排液室17,从排液室17排液口16排出,水从固体排料口14排出,从而达到油水分离的效果。本技术的分离器还能适用于气液、气固、液固两相分离的情况,进入的介质的比重不同,本技术的分离器均可使用,适用范围较广。综上,本技术分离器较现有技术分离器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分离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装、清理、检修简便且适用范围较广。另外本技术的分离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设备能效的同时还节约了工艺系统运行成本、设备制造、维修成本,降低了设备能耗。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三相分离器,包括罐体(1)、支撑罐体的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罐体(1)内的分离装置,所述罐体(1)包含下筒体(2)、与下筒体密封连接的下封头(13)、上筒体(6)、与所述上筒体密封连接的上封头(8),所述上筒体(6)与所述下筒体(2)通过容器法兰(5)连接,所述下筒体(2)壁上设置有切向进口(12);所述分离装置包括支撑挡板(7)、分离筒(10)、丝网除沫器(11)、导流板(3)、溢流堰板(15);所述支撑挡板(7)设置在所述上筒体(6)的上半部分,与所述上筒体(6)筒壁固定连接;所述分离筒(10)固定在所述支撑挡板(7)上;所述丝网除沫器(11)设置在所述分离筒(10)内;所述溢流堰板(15)一端固定在所述下封头(13)底部,另一端延伸至所述下筒体(2)内;所述下封头(13)的一边设置有排液口(16),另一边设置有固体排料口(14);所述溢流堰板(15)在所述排液口(16)和所述固体排料口(14)之间;所述溢流堰板(15)将所述罐体(1)底部分成排液室(17)和集液室(18);所述上封头(8)的顶部设置有气体出口(9);所述导流板(3)倾斜设置,所述导流板(3)一端固定在所述下筒体(2)筒壁上,另一端朝向所述下封头(13)方向倾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三相分离器,包括罐体(1)、支撑罐体的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罐体(1)内的分离装置,所述罐体(1)包含下筒体(2)、与下筒体密封连接的下封头(13)、上筒体(6)、与所述上筒体密封连接的上封头(8),所述上筒体(6)与所述下筒体(2)通过容器法兰(5)连接,所述下筒体(2)壁上设置有切向进口(12);所述分离装置包括支撑挡板(7)、分离筒(10)、丝网除沫器(11)、导流板(3)、溢流堰板(15);所述支撑挡板(7)设置在所述上筒体(6)的上半部分,与所述上筒体(6)筒壁固定连接;所述分离筒(10)固定在所述支撑挡板(7)上;所述丝网除沫器(11)设置在所述分离筒(10)内;所述溢流堰板(15)一端固定在所述下封头(13)底部,另一端延伸至所述下筒体(2)内;所述下封头(13)的一边设置有排液口(16),另一边设置有固体排料口(14);所述溢流堰板(15)在所述排液口(16)和所述固体排料口(14)之间;所述溢流堰板(15)将所述罐体(1)底部分成排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晓星,管莹莹,张美容,郭海红,王志伟,王孟锋,刘少刚,王均鹏,陈增朋,王恒光,
申请(专利权)人:濮阳市海林特种设备制造防护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