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公开了一种射频同轴电缆组件衬套端面除锡机构,用于去除射频同轴电缆组件衬套端面的锡,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的主控铣刀单元和肘夹进给单元,所述的主控铣刀单元沿轴向设置主机箱和铣刀,所述的主机箱控制铣刀做圆周转动,所述的肘夹进给单元沿轴向设置肘夹和定位旋钮,所述的定位旋钮用于控制肘夹在进给运动方向上相对铣刀推进射频同轴电缆组件的位移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机构提高了切削面的光洁度,稳定安全,简洁方便;避免对衬套组件的损坏,减小了螺套运动不良的情况;利用直流无刷电机和定位旋钮的控制,平稳快速的完成铣削,避免划伤外壳、碰掉镀层,因此提高了产品质量;实现人机界面便捷化操作,很大程度节省了人力,提高了生产效率。
A tin removal mechanism for the end face of the bushing of RF coaxial cable assemb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射频同轴电缆组件衬套端面除锡机构
本技术涉及射频连接器
,具体涉及一种射频同轴电缆组件衬套端面除锡机构。
技术介绍
射频电缆通常被认为是装接在电缆上或安装在仪器上的一种元件,作为传输线电气连接或分离的元件。射频同轴电缆组件属于机电一体化产品,主要起到桥梁作用。射频同轴电缆现形成了独立完整的专业体系,是同轴传输系统不可缺少的关键元件。现阶段射频电缆组件正向着小型化、高频率、多功能、低损耗、大功率及大容量的趋势发展。目前射频同轴电缆组件衬套端面焊接后会残留少量锡,屏蔽层上也会粘锡,从而影响下一道工序的组装。目前大部分组件车间对于衬套端面清理及屏蔽层的剥除均采用刀片或刀片结构的工装,员工操作过程中要用刀片使劲切除,生产中存在切伤电缆芯线、衬套等问题,造成安全、质量、耗时及劳动力强等问题隐患,且员工操作过程中劳动强度大且易伤手指,存在安全问题;操作难度大,新员工不易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制备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射频同轴电缆组件衬套端面除锡机构,解决现有技术中用刀片进行衬套端面清除,生产存在安全、质量、耗时及劳动力强等问题隐患。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射频同轴电缆组件衬套端面除锡机构,用于去除射频同轴电缆组件衬套端面的锡,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的主控铣刀单元和肘夹进给单元,所述的主控铣刀单元沿轴向设置主机箱和铣刀,所述的主机箱控制铣刀做圆周转动,所述的肘夹进给单元沿轴向设置肘夹和定位旋钮,所述的定位旋钮用于控制肘夹在进给运动方向上相对铣刀推进射频同轴电缆组件的位移量。具体地,所述的主控铣刀单元还设有联轴器,所述的主机箱通过联轴器与铣刀连接。具体地,所述的主控铣刀单元还设有铣刀固定块,所述的铣刀通过铣刀固定块进行固定。具体地,所述的主机箱内设置电源、驱动器、伺服电机、控制模块、固态继电器和高速直流无刷电机。具体地,所述的主控铣刀单元还设置显示屏和控制开关按钮。具体地,所述的肘夹进给单元还设置支撑体,所述的支撑体用于固定支撑电缆组件。具体地,所述的肘夹进给单元还设置夹头和夹块,所述的夹头将电缆组件的衬套端面与所述的铣刀相接,所述的夹块用于夹紧电缆组件的衬套端面。具体地,还包括支撑单元,所述的支撑单元包括垂直连接的支撑柱和支撑板,所述的主控铣刀单元和肘夹进给单元均设置在支撑单元上。本技术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①高精度直流无刷电机运动控制,提高了切削面的光洁度,稳定安全,简洁方便;②铣刀采用乌钢材料,可对衬套组件端面任意铣削剥除,避免对衬套组件的损坏,也减小了螺套运动不良的情况;③利用直流无刷电机和定位旋钮的控制,清除铣削比较平稳快速的完成,避免划伤外壳、碰掉镀层,因此提高了产品质量;④此机构配备先进的触摸屏实现人机界面便捷化操作,很大程度节省了人力,提高了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主机箱正面控制及显示的电控元件部分示意图;图3是主机箱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主控铣刀单元部分结构示意图;图5是肘夹进给单元部分结构示意图;图6是铣削刀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夹块结构示意图;图8是定位旋钮结构示意图;图中各标号表示:100、主控铣刀单元;110、主机箱;111、电源;112、驱动器;113、伺服电机;114、控制模块;115、固态继电器;116、高速直流无刷电机;直流电源120、显示屏;130、控制开关按钮;131、启动按钮;132、停止按钮;133、复位按钮;134、急停开关;140、联轴器;150、铣刀固定块;160、铣刀;200、肘夹进给单元;210、肘夹;220、支撑体;230、定位旋钮;240、夹头;250、夹块;251;螺纹;300、支撑单元;310、支撑柱;320、支撑板。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射频同轴电缆组件衬套端面除锡机构采用了高精度定位旋钮进行精密定位控制,保证铣削深度,使用手动推动肘夹进给单元带动产品进给,利用高速直流无刷电机带动铣刀对组件衬套端面焊锡及屏蔽层进行清理剥除。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还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无线连接,也可以是有线连接。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中部”、“定位”、“左”、“右”、“外”、“里”、“轴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下。实施例1:遵从上述技术方案,结合图1~8,本实施例给出一种射频同轴电缆组件衬套端面除锡机构,用于去除射频同轴电缆组件衬套端面的锡,包括连接的主控铣刀单元100和肘夹进给单元200,主控铣刀单元100沿轴向设置主机箱110和铣刀160,主机箱110控制铣刀160做圆周转动,肘夹进给单元200沿轴向设置肘夹210和定位旋钮230,定位旋钮230用于控制肘夹210在进给运动方向上相对铣刀160推进射频同轴电缆组件的位移量。主控铣刀单元100主要通过高速直流无刷电机带动铣刀160旋转,肘夹进给单元200带动频同轴电缆组件,匀速靠近铣刀160完成对衬套端面锡的去除。主控铣刀单元100还设有联轴器140,主机箱110通过联轴器140与铣刀160连接,主控铣刀单元100还设有铣刀固定块150,铣刀160通过铣刀固定块150进行固定。主机箱110内设置电源111、驱动器112、伺服电机113、控制模块114、固态继电器115和高速直流无刷电机116,均为标准件,连接方式均为常规电连接方式,直流电源111采用24V。铣刀160采用乌钢材料,可对衬套组件端面任意铣削剥除,避免对衬套组件的损坏,也减小了螺套运动不良的情况。控制模块114可控制定位旋钮230进行微调,进而调节射频同轴电缆组件靠近铣刀160的位移量,实现精度的控制。主控铣刀单元100还设置显示屏120和控制开关按钮130,显示屏120优选触摸屏,实现人机界面便捷化操作,很大程度节省了人力,提高了生产效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射频同轴电缆组件衬套端面除锡机构,用于去除射频同轴电缆组件衬套端面的锡,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的主控铣刀单元(100)和肘夹进给单元(200),所述的主控铣刀单元(100)沿轴向设置主机箱(110)和铣刀(160),所述的主机箱(110)控制铣刀(160)做圆周转动,所述的肘夹进给单元(200)沿轴向设置肘夹(210)和定位旋钮(230),所述的定位旋钮(230)用于控制肘夹(210)在进给运动方向上相对铣刀(160)推进射频同轴电缆组件的位移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射频同轴电缆组件衬套端面除锡机构,用于去除射频同轴电缆组件衬套端面的锡,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的主控铣刀单元(100)和肘夹进给单元(200),所述的主控铣刀单元(100)沿轴向设置主机箱(110)和铣刀(160),所述的主机箱(110)控制铣刀(160)做圆周转动,所述的肘夹进给单元(200)沿轴向设置肘夹(210)和定位旋钮(230),所述的定位旋钮(230)用于控制肘夹(210)在进给运动方向上相对铣刀(160)推进射频同轴电缆组件的位移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频同轴电缆组件衬套端面除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控铣刀单元(100)还设有联轴器(140),所述的主机箱(110)通过联轴器(140)与铣刀(160)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射频同轴电缆组件衬套端面除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控铣刀单元(100)还设有铣刀固定块(150),所述的铣刀(160)通过铣刀固定块(150)进行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频同轴电缆组件衬套端面除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机箱(110)内设置电源(111)、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强孟刚,刘军强,强涛,
申请(专利权)人:中航富士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