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鼓小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41597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1 03: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敲鼓小车,包括:底座、两个侧板、前轮轴、后轮轴、两个前轮、两个后轮、设置成动物造型的立块、玩具鼓、两个鼓棒、两个转臂、平键和橡胶圈;橡胶圈套设在后轮轴上;同一驱动块的两侧设有两个橡胶圈;驱动块设有第一偏心结构和第二偏心结构;第一偏心结构和第二偏心结构一体成型;第一偏心结构和第二偏心结构均形成有沿后轮轴的转动轴线的径向向外凸出与转臂接触带动转臂运动实现敲鼓动作的偏心凸起;第一偏心结构的偏心凸起的数目不同于第二偏心结构的偏心凸起的数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能够对敲击频率进行调节,结构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敲鼓小车
本技术涉及一种玩具,尤其涉及一种敲鼓小车。
技术介绍
敲鼓小车是一种玩具小车。在小车运动的同时能够实现敲鼓动作。传统的敲鼓玩具小车,其只能实现单一频率的敲鼓。单一频率长时间的刺激下,会导致儿童逐渐降低兴趣对该玩具的兴趣。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以调节频率的敲鼓小车。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敲鼓小车,包括:底座、两个侧板、前轮轴、后轮轴、两个前轮、两个后轮、设置成动物造型的立块、玩具鼓、两个鼓棒和两个转臂;两个侧板固定至底座的两侧;前轮轴转动连接至侧板;前轮固定至前轮轴;后轮轴转动连接至侧板;后轮固定至后轮轴;立块固定至底座;两个转臂分别设置于立块的两侧并转动连接至立块;两个转臂均固定有一个鼓棒;玩具鼓安装至底座并设置于两个鼓棒的下方;后轮轴连接有分别带动两个转臂转动实现敲鼓动作的两个驱动块;后轮轴设有驱动槽;驱动块设有键槽。敲鼓小车还包括:插入至驱动槽和键槽以使驱动块与后轮轴构成键连接实现同步转动的平键和限制驱动块相对于后轮轴的轴向位置以及平键相对于驱动块的轴向位置的橡胶圈;橡胶圈套设在后轮轴上;同一驱动块的两侧设有两个橡胶圈;驱动块设有第一偏心结构和第二偏心结构;第一偏心结构和第二偏心结构一体成型;第一偏心结构和第二偏心结构均形成有沿后轮轴的转动轴线的径向向外凸出与转臂接触带动转臂运动实现敲鼓动作的偏心凸起;第一偏心结构的偏心凸起的数目不同于第二偏心结构的偏心凸起的数目。进一步地,驱动块相对于后轮轴具有使第一偏心结构能与转臂接触的第一位置和使第二偏心结构能与转臂接触的第二位置;驱动块相对于后轮轴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滑动。进一步地,第二偏心结构的偏心凸起的数目大于第一偏心结构的偏心凸起的数目。进一步地,第一偏心结构的偏心凸起的数目为1;第二偏心结构的偏心凸起的数目为2。进一步地,敲鼓小车还包括用于拉动敲鼓小车行进的拉绳。进一步地,拉绳连接至底座。进一步地,鼓棒和转臂构成的整体的重心位于转臂相对于立块转动的转动轴线靠近玩具鼓的一侧。进一步地,鼓棒和转臂构成的整体在转臂相对于立块转动的转动轴线靠近玩具鼓一侧的重量大于远离玩具鼓一侧的重量。进一步地,在敲鼓小车向前运动时,驱动块的偏心凸起反复对转臂施加使鼓棒抬起的作用力。进一步地,鼓棒连接至转臂的一端;转臂的另一端与驱动块接触。本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通过调节驱动块的位置实现敲鼓频率的调节,提到对儿童吸引力,从而提高儿童对声音节奏的辨识。通过移动橡胶圈后使后轮和平键能够沿后轮轴滑动实现位置的调节。再次移动橡胶圈的位置使两个橡胶圈分别接触驱动块的两端再次实现驱动块位置的锁定。结构简单可靠。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敲鼓小车的示意图;图2是图1中敲鼓小车的后轮轴和驱动块的立体图;图3是图2中结构的爆炸图;图4是图2中结构的平面图,示出了驱动块位于第一位置;图5是图2中结构的另一状态的平面图,示出了驱动块位于第二位置。敲鼓小车100,底座10,侧板20,后轮轴30,驱动槽31,前轮40,后轮50,立块60,玩具鼓70,转臂71,鼓棒72,驱动块80,键槽80a,平键80b,偏心凸起80c,第一偏心结构81,第二偏心结构82,橡胶圈90,拉绳101。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具体的介绍。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敲鼓小车100,包括:底座10、两个侧板20、前轮轴、后轮轴30、两个前轮40、两个后轮50、设置成动物造型的立块60、玩具鼓70、两个鼓棒72和两个转臂71。两个侧板20固定至底座10的两侧。前轮轴转动连接至侧板20。前轮40固定至前轮轴。后轮轴30转动连接至侧板20。后轮50固定至后轮轴30。立块60固定至底座10。两个转臂71分别设置于立块60的两侧并转动连接至立块60。两个转臂71均固定有一个鼓棒72。玩具鼓70安装至底座10并设置于两个鼓棒72的下方。后轮轴30连接有分别带动两个转臂71转动实现敲鼓动作的两个驱动块80。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后轮轴30设有驱动槽31。驱动块80设有键槽80a。敲鼓小车100还包括:平键80b和橡胶圈90。平键80b插入至驱动槽31和键槽80a以使驱动块80与后轮轴30构成键连接实现驱动块80与后轮轴30同步转动。橡胶圈90限制驱动块80相对于后轮轴30的轴向位置以及平键80b相对于驱动块80的轴向位置。具体而言,橡胶圈90套设在后轮轴30上。同一驱动块80的两侧设有两个橡胶圈90。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驱动块80设有第一偏心结构81和第二偏心结构82。第一偏心结构81和第二偏心结构82一体成型。即驱动块80作为一个整体加工而成。第一偏心结构81和第二偏心结构82均形成偏心凸起80c。偏心凸块80c沿沿后轮轴30的转动轴线的径向向外凸出。偏心凸块80c与转臂71接触带动转臂71运动实现敲鼓动作。第一偏心结构81的偏心凸起80c的数目不同于第二偏心结构82的偏心凸起80c的数目。第二偏心结构82的偏心凸起80c的数目大于第一偏心结构81的偏心凸起80c的数目。具体而言,第一偏心结构81的偏心凸起80c的数目为1。第二偏心结构82的偏心凸起80c的数目为2。驱动块80相对于后轮轴30具有使第一偏心结构81能与转臂71接触的第一位置和使第二偏心结构82能与转臂71接触的第二位置。通过调节驱动块80相对于后轮轴30的位置实现,对不同敲击频率的调节。驱动块80相对于后轮轴30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滑动。在敲鼓小车100向前运动时,驱动块80的偏心凸起80c反复对转臂71施加使鼓棒72抬起的作用力。当偏心凸起80c与转臂71脱离时,鼓棒72和转臂71构成的整体在重力作用下下落敲击鼓面。相比通过偏心凸块对鼓棒施加向下的敲击力,鼓面和鼓棒72不易损坏。鼓棒72连接至转臂71的一端。转臂71的另一端与驱动块80接触。在驱动块80位于第一位置时,第一偏心结构81的1个偏心凸起80c对鼓棒72实现一次抬起动作,通过重力完成一次敲击。在驱动块80位于第二位置时,第二偏心结构82的两个偏心凸起80c对鼓棒72实现两侧抬起动作,通过重力完成一次敲击。若偏心凸块80c的数目过多时,则鼓棒72则难以在重力作用下实现下落动作。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鼓棒72和转臂71构成的整体的重心位于转臂71相对于立块60转动的转动轴线靠近玩具鼓70的一侧。或者说,鼓棒72和转臂71构成的整体在转臂71相对于立块60转动的转动轴线靠近玩具鼓70一侧的重量大于远离玩具鼓70一侧的重量。使在不受到来自驱动块80的作用力时,鼓棒72可以在重力作用下下落接触鼓面。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敲鼓小车100还包括用于拉动敲鼓小车100行进的拉绳101。拉绳101连接至底座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敲鼓小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两个侧板、前轮轴、后轮轴、两个前轮、两个后轮、设置成动物造型的立块、玩具鼓、两个鼓棒和两个转臂;两个所述侧板固定至所述底座的两侧;所述前轮轴转动连接至所述侧板;所述前轮固定至所述前轮轴;所述后轮轴转动连接至所述侧板;所述后轮固定至所述后轮轴;所述立块固定至所述底座;两个所述转臂分别设置于所述立块的两侧并转动连接至所述立块;两个所述转臂均固定有一个所述鼓棒;所述玩具鼓安装至所述底座并设置于两个所述鼓棒的下方;所述后轮轴连接有分别带动两个所述转臂转动实现敲鼓动作的两个驱动块;所述后轮轴设有驱动槽;所述驱动块设有键槽;/n所述敲鼓小车还包括:插入至所述驱动槽和所述键槽以使所述驱动块与所述后轮轴构成键连接实现同步转动的平键和限制所述驱动块相对于所述后轮轴的轴向位置以及所述平键相对于所述驱动块的轴向位置的橡胶圈;所述橡胶圈套设在所述后轮轴上;同一所述驱动块的两侧设有两个所述橡胶圈;所述驱动块设有第一偏心结构和第二偏心结构;所述第一偏心结构和所述第二偏心结构一体成型;所述第一偏心结构和所述第二偏心结构均形成有沿所述后轮轴的转动轴线的径向向外凸出与所述转臂接触带动所述转臂运动实现敲鼓动作的偏心凸起;所述第一偏心结构的偏心凸起的数目不同于所述第二偏心结构的偏心凸起的数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敲鼓小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两个侧板、前轮轴、后轮轴、两个前轮、两个后轮、设置成动物造型的立块、玩具鼓、两个鼓棒和两个转臂;两个所述侧板固定至所述底座的两侧;所述前轮轴转动连接至所述侧板;所述前轮固定至所述前轮轴;所述后轮轴转动连接至所述侧板;所述后轮固定至所述后轮轴;所述立块固定至所述底座;两个所述转臂分别设置于所述立块的两侧并转动连接至所述立块;两个所述转臂均固定有一个所述鼓棒;所述玩具鼓安装至所述底座并设置于两个所述鼓棒的下方;所述后轮轴连接有分别带动两个所述转臂转动实现敲鼓动作的两个驱动块;所述后轮轴设有驱动槽;所述驱动块设有键槽;
所述敲鼓小车还包括:插入至所述驱动槽和所述键槽以使所述驱动块与所述后轮轴构成键连接实现同步转动的平键和限制所述驱动块相对于所述后轮轴的轴向位置以及所述平键相对于所述驱动块的轴向位置的橡胶圈;所述橡胶圈套设在所述后轮轴上;同一所述驱动块的两侧设有两个所述橡胶圈;所述驱动块设有第一偏心结构和第二偏心结构;所述第一偏心结构和所述第二偏心结构一体成型;所述第一偏心结构和所述第二偏心结构均形成有沿所述后轮轴的转动轴线的径向向外凸出与所述转臂接触带动所述转臂运动实现敲鼓动作的偏心凸起;所述第一偏心结构的偏心凸起的数目不同于所述第二偏心结构的偏心凸起的数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敲鼓小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块相对于所述后轮轴具有使所述第一偏心结构能与所述转臂接触的第一位置和使所述第二偏心结构能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雅芬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康大文体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