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游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79081 阅读:10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03: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游艇,包括:船体,形成有第一舱体和第二舱体;推进装置,用于驱动船体前进或后退;原动机,用于输出动力;传动装置,用于传递原动机的动力至推进装置;船体设置在船体底部,在一个垂直于船体底部所在平面的直线方向上,第一舱体与第二舱体至少部分重合;第一舱体内还设置有缓冲件。电动游艇结构简单,防倾覆能力强。

An electric yach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游艇
本技术涉及一种儿童玩具,具体涉及一种电动游艇。
技术介绍
目前的电动游艇由于结构单一,无法适应水情较复杂的水域。而结构负责的电动游艇由于价格较高,且结构太过复杂,也造成了结构不便。事实上,一般的电动游艇,由于自身结构的限制,仅能在较为平缓的人造水域中活动,而对于情况较为复杂的自然水域,当风浪较大时,其一般会存在倾覆的风险,如何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能防止船体倾覆的电动游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倾覆且结构简单的电动游艇。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电动游艇,包括:船体,形成有第一舱体和第二舱体;推进装置,用于驱动船体前进或后退;原动机,用于输出动力;传动装置,用于传递原动机的动力至推进装置;船体设置在船体底部,在一个垂直于船体底部所在平面的直线方向上,第一舱体与第二舱体至少部分重合;第一舱体内还设置有缓冲件。进一步地,缓冲件为钢珠,钢珠能在第一舱体内自由运动。进一步地,第二舱体设置在第一舱体上方。进一步地,第二舱体形成一个容纳空间,推进装置至少部分设置在容纳空间内。进一步地,推进装置还包括连接有螺旋桨的传动轴,第二舱体形成有可供传动轴通过的通孔。进一步地,第一舱体还形成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进一步地,船体包括上盖和船底,上盖和船底之间形成有用于连接电源的结合部,上盖至少部分封闭结合部。进一步地,第一舱体在一个与船底所在平面基本平行的第一面内延伸,在一个垂直于船底所在平面的直线方向上,第一面至少部分凹陷。进一步地,船体还连接或形成有漂浮件,在一个平行于船底所在平面且垂直于航行方向的直线方向上,漂浮件凸出于船底所在平面。进一步地,漂浮件与船体构成可拆卸连接。本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通过在第一舱体内设置缓冲件,减小船体与水体的共振,从而避免船体倾覆。附图说明图1是电动游艇的立体图;图2是图1中的电动游艇的剖视图;图3是图1中的电动游艇的第一舱体的平面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示出了一种玩具游艇100,其包括船体11,推进装置12、传动装置13和原动机14。其中,船体11形成有一个容纳空间,用于安装推进装置12和原动机14。其中,原动机14用于输出动力,传动装置13连接在原动机14和推进装置12之间,并用于将原动机14的动力传递至推进装置12上。在本实施方式中,原动机14具体可以是一种电机。船体11还包括上盖111和船底112,同时还包括第一舱体113和第二舱体114。在上盖111和船底112之间还设置有用于安装电源装置的结合部115,结合部115可以连接电池或电池包,其用于给电机提供能源。上盖111还用于密封结合部115,避免结合部115沾水导致短路。更具体的,结合部115设置在第二舱体114,电机、传动装置13、推进装置12均设置在第二舱体114。这样,整个玩具游艇100的重心位于船体11的后部,从而使得船体11的前部被抬高,从而能够破开水面,减小水体的阻力。事实上,第一舱体113和第二舱体114均至少部分密封,其中,第二舱体114形成有可供推进装置12穿过的通孔114a。具体的,推进装置12形成或连接有用于连接螺旋桨的驱动轴,驱动轴穿过第二舱体114的通孔114a。为了增加船体11的稳定性,避免船体11在风浪的作用下倾覆,还设置了如图2所示的缓冲件15。缓冲件15用于减少玩具游艇100在水里风浪作用下与水体产生的共振,从而避免由于水体的起伏而导致船体11的起伏。缓冲件15设置在第一舱体113内,并通过与第一舱体113的共同作用,减小船体11的振动。具体的,第一舱体113设置在船体11的底部,并自船体11底部延伸开来,在一个与船底112所在平面延伸的直线方向上,第一舱体113与第二舱体114至少部分重合。即,第一舱体113的主体部分位于船体11的下部,第二舱体114位于船底112的上部。缓冲间具体为具有一个质量的钢珠,其能在第一舱体113的范围内自由滚动。钢珠在第一舱体113内的运动实际是类似于布朗运动的无规则运动,这里的钢珠可以视作水分子,其在第一舱体113内的无规则运动可以有效吸收船体11与水体造成的振动,并能通过钢珠的运动破坏船体11与水体形成的共振,从而能够避免船体11倾覆。第一舱体113在一个与船底112所在平面基本平行的第一面内延伸,在一个垂直于船底112所在平面的直线方向上,第一面至少部分凹陷113c。这样,在船体11发生摇晃时,钢珠不会全部滚动到船体11的一侧,从而加剧了倾覆的几率。进一步地,第一舱体113还形成有与外界连通的进水孔113a和出水孔113b。当待航行的水域风浪较大的时候,首先密封出水孔113b,并可以通过进水孔113a在第一舱体113内注入一定的水体,再密封进水孔113a。此时,第一舱体113内存储有一定的水体,其能与缓冲件15共同作用,从而能够起到更好的减振作用。又由于水体设置在船体11内部,其仅增加了船体11的吃水深度,并未增加船体11的阻力,故电动游艇仍具备较佳的续航能力。而当待航行水域的水面较平静时,此时可以打开出水孔113b,将第一舱体113内的水体排除,从而能够减小船体11的质量和吃水深度,使得电动游艇具有更佳的续航能力和速度,并也能适应更广阔的水域。为了更好的增加船体11的稳定性,船体11的侧弦还设置有漂浮件16,其在船体11的吃水深度之上。即电动游艇漂浮在水面上并具有航行能力时,漂浮件16设置在水面之上。在一个平行于船底112所在平面且垂直于航行方向的直线方向上,漂浮件16凸出于船底112所在平面。从而,当船体11在水体里摇晃时,漂浮件16能够通过自身的浮力止挡船体11的摇晃角度,避免船体11由于摇晃角度过大而导致倾覆。事实上,漂浮件16可以与船体11构成可拆卸连接,即当风浪较小时,漂浮件16还能够从船体11上拆卸下来。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技术,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游艇,包括:/n船体,形成有第一舱体和第二舱体;/n推进装置,用于驱动所述船体前进或后退;/n原动机,用于输出动力;/n传动装置,用于传递所述原动机的动力至所述推进装置;/n其特征在于,/n所述船体设置在所述船体底部,在一个垂直于所述船体底部所在平面的直线方向上,所述第一舱体与所述第二舱体至少部分重合;所述第一舱体内还设置有缓冲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游艇,包括:
船体,形成有第一舱体和第二舱体;
推进装置,用于驱动所述船体前进或后退;
原动机,用于输出动力;
传动装置,用于传递所述原动机的动力至所述推进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船体设置在所述船体底部,在一个垂直于所述船体底部所在平面的直线方向上,所述第一舱体与所述第二舱体至少部分重合;所述第一舱体内还设置有缓冲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游艇,其特征在于,
所述缓冲件为钢珠,所述钢珠能在所述第一舱体内自由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游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舱体设置在所述第一舱体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游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舱体形成一个容纳空间,所述推进装置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游艇,其特征在于,
所述推进装置还包括连接有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雅芬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康大文体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