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辅助调节输入输出耦合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4139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1 03: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辅助调节输入输出耦合结构,属于滤波器技术领域。一种可辅助调节输入输出耦合结构,包括主箱体、箱盖、输入机构、输出机构和谐振柱,所述箱盖固定连接在主箱体顶部,所述输入机构和输出机构连接在主箱体外壁,所述谐振柱固定连接在主箱体内部,所述主箱体内部连接有第一耦合铜片,所述第一耦合铜片上连接有圆环且与第一耦合铜片为一体成型,所述第一耦合铜片两端分别连接在谐振柱上,所述第一耦合铜片底部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三导杆,所述箱盖上转动连接有第三调谐螺钉,所述第三调谐螺钉与圆环相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控制第三调谐螺钉在圆环中的伸缩量来控制端口耦合的强弱,从而实现输入耦合可调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辅助调节输入输出耦合结构
本技术涉及滤波器
,尤其涉及一种可辅助调节输入输出耦合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移动通信的飞速发展,通讯系统的发射功率和接收灵敏度都有进一步的提高,这对我们无源通信产品的设计和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最直接的要求就是互调测试的要求越来越严;在传统滤波器设计与实际调试过程中因零件加工装配公差、软件计算精度和材料成分比等原因影响产品,在调试时会因为耦合强度不适合导致产品调试过程相对漫长和调整耦合比较麻烦等问题。为了满足指标规定,一种可辅助调节输入输出耦合结构便成为所需,本技术解决了调试因耦合不符导致的调试困难,调试效率低下,进而提高调试速度,降低人工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提出的一种可辅助调节输入输出耦合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辅助调节输入输出耦合结构,包括主箱体、箱盖、输入机构、输出机构和谐振柱,所述箱盖固定连接在主箱体顶部,所述输入机构和输出机构连接在主箱体外壁,所述谐振柱固定连接在主箱体内部,所述主箱体内部连接有第三耦合铜片,所述第三耦合铜片上连接有圆环且与第三耦合铜片为一体成型,所述第三耦合铜片两端分别连接在谐振柱上,所述第三耦合铜片底部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三导杆,所述箱盖上转动连接有第三调谐螺钉,所述第三调谐螺钉与圆环相配合。优选的,所述主箱体外壁连接有串口,所述串口贯穿主箱体连接有第三导杆。优选的,所述主箱体顶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开设有螺纹孔,所述箱盖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在螺纹孔上。优选的,所述主箱体内部连接有凸台,所述谐振柱数量为四个,且围绕凸台均匀分布,所述箱盖上转动连接有第一调谐螺钉,所述第一调谐螺钉与谐振柱相配合。优选的,所述箱盖上转动连接有第二调谐螺钉,所述第二调谐螺钉下端贯穿箱盖且延伸至主箱体内部。优选的,所述输入机构包括输入接头、第一导杆和输入耦合铜片,所述输入接头固定连接在主箱体外侧壁,所述输入耦合铜片通过螺钉连接在谐振柱上,所述输入接头和输入耦合铜片通过第一导杆相连;所述输出机构包括输出接头、第二导杆和输出耦合铜片,所述输出接头固定连接在主箱体外侧壁,所述输出耦合铜片通过螺钉连接在谐振柱上,所述输入接头和输入耦合铜片通过第二导杆相连。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辅助调节输入输出耦合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可辅助调节输入输出耦合结构,通过将主箱体置于水平面上,通过输入接口接入外部信号,具体的为,信号经过第一导杆传递给输入耦合铜片,输入耦合铜片将信号传递给谐振柱,此时可通过调节箱盖上的第一调谐螺钉在谐振柱内的伸缩量来优化信号,还可以通过调节第二调谐螺钉在主箱体内的伸缩量来进一步优化,信号传送至连接在第一耦合铜片两端的谐振柱,具体的为,传输在第一耦合铜片上的信号可通过第三导杆传递给串口进行检测,根据串口的信号反馈可以调节第三调谐螺钉在圆环内的伸缩量来更一步优化信号,其中第三调谐螺钉可穿过圆环,当调节后的信号经过连接在输出耦合铜片上的调谐柱时,信号进行输出,从而使信号在中途便进行下一次检测,大大提升了输出信号的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可辅助调节输入输出耦合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可辅助调节输入输出耦合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二;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可辅助调节输入输出耦合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三;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可辅助调节输入输出耦合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四;图5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可辅助调节输入输出耦合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五;图6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可辅助调节输入输出耦合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六。图中:1、主箱体;101、谐振柱;1011、第一调谐螺钉;1012、第二调谐螺钉;102、凸台;103、输入接头;1031、输入耦合铜片;1032、第一导杆;104、输出接头;1041、输出耦合铜片;1042、第二导杆;105、凹槽;1051、螺纹孔;2、箱盖;3、串口;301、第一耦合铜片;3011、第三调谐螺钉;3012、圆环;302、第三导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实施例:参照图1-6,一种可辅助调节输入输出耦合结构,包括主箱体1、箱盖2、输入机构、输出机构和谐振柱101,箱盖2固定连接在主箱体1顶部,输入机构和输出机构连接在主箱体1外壁,谐振柱101固定连接在主箱体1内部,主箱体1内部连接有第一耦合铜片301,第一耦合铜片301上连接有圆环3012且与第一耦合铜片301为一体成型,第一耦合铜片301两端分别连接在谐振柱101上,第一耦合铜片301底部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三导杆302,箱盖2上转动连接有第三调谐螺钉3011,第三调谐螺钉3011与圆环3012相配合。主箱体1外壁连接有串口3,串口3贯穿主箱体1连接有第三导杆302。主箱体1顶部开设有凹槽105,凹槽105内开设有螺纹孔1051,箱盖2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在螺纹孔1051上。主箱体1内部连接有凸台102,谐振柱101数量为四个,且围绕凸台102均匀分布,箱盖2上转动连接有第一调谐螺钉1011,第一调谐螺钉1011与谐振柱101相配合。箱盖2上转动连接有第二调谐螺钉1012,第二调谐螺钉1012下端贯穿箱盖2且延伸至主箱体1内部。输入机构包括输入接头103、第一导杆1032和输入耦合铜片1031,输入接头103固定连接在主箱体1外侧壁,输入耦合铜片1031通过螺钉连接在谐振柱101上,输入接头103和输入耦合铜片1031通过第一导杆1032相连。输出机构包括输出接头104、第二导杆1042和输出耦合铜片1041,输出接头104固定连接在主箱体1外侧壁,输出耦合铜片1041通过螺钉连接在谐振柱101上,输出接头104和输出耦合铜片1041通过第二导杆1042相连。工作原理:本技术中,将主箱体1置于水平面上,通过输入接头103接入外部信号,具体的为,信号经过第一导杆1032传递给输入耦合铜片1031,输入耦合铜片1031将信号传递给谐振柱101,此时可通过调节箱盖2上的第一调谐螺钉1011在谐振柱101内的伸缩量来优化信号,还可以通过调节第二调谐螺钉1012在主箱体1内的伸缩量来进一步优化,信号传送至连接在第一耦合铜片301两端的谐振柱101,具体的为,传输在第一耦合铜片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辅助调节输入输出耦合结构,包括主箱体(1)、箱盖(2)、输入机构、输出机构和谐振柱(101),所述箱盖(2)固定连接在主箱体(1)顶部,所述输入机构和输出机构连接在主箱体(1)外壁,所述谐振柱(101)固定连接在主箱体(1)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箱体(1)内部连接有第一耦合铜片(301),所述第一耦合铜片(301)上连接有圆环(3012)且与第一耦合铜片(301)为一体成型,所述第一耦合铜片(301)两端分别连接在谐振柱(101)上,所述第一耦合铜片(301)底部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三导杆(302),所述箱盖(2)上转动连接有第三调谐螺钉(3011),所述第三调谐螺钉(3011)与圆环(3012)相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辅助调节输入输出耦合结构,包括主箱体(1)、箱盖(2)、输入机构、输出机构和谐振柱(101),所述箱盖(2)固定连接在主箱体(1)顶部,所述输入机构和输出机构连接在主箱体(1)外壁,所述谐振柱(101)固定连接在主箱体(1)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箱体(1)内部连接有第一耦合铜片(301),所述第一耦合铜片(301)上连接有圆环(3012)且与第一耦合铜片(301)为一体成型,所述第一耦合铜片(301)两端分别连接在谐振柱(101)上,所述第一耦合铜片(301)底部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三导杆(302),所述箱盖(2)上转动连接有第三调谐螺钉(3011),所述第三调谐螺钉(3011)与圆环(3012)相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辅助调节输入输出耦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箱体(1)外壁固定连接有串口(3),所述串口(3)贯穿主箱体(1)连接有第三导杆(30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辅助调节输入输出耦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箱体(1)顶部开设有凹槽(105),所述凹槽(105)内开设有螺纹孔(1051),所述箱盖(2)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在螺纹孔(1051)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辅助调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作毅梁文超汪亭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诺泰信通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