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善负极铜箔打皱的涂布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41253 阅读:8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1 03: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改善负极铜箔打皱的涂布结构,包括在铜箔上间隔排列的第一敷料区和第二敷料区,第一敷料区和第二敷料区之间为第一空箔区,第二敷料区宽度为第一敷料区的两倍,第一敷料区和第二敷料区的外侧均设有第二空箔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现有技术中的三条敷料区其中的两条合并为一条,使敷料区之间仅留有一条空箔区,从而解决在加速涂布,因设有两条空箔区而导致其中一条空箔区打皱的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善负极铜箔打皱的涂布结构
本技术属于锂电池
,具体涉及一种负极铜箔的涂布结构。
技术介绍
锂离子电池是目前性能最优的二次电池产品,极片制作工艺是制造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基础,所以对此环节所用设备的精度、智能化水平、生产性能的可靠性以及产品良率等要求非常高。目前锂电池生产成本普遍偏高,提效率降成本是企业发展的根本,涂布提速是行业发展方向。涂布速度的加快导致极片容易打皱、断带。因此在高速涂布时改善极片打皱为本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负极铜箔涂布时,铜箔上设有三条敷料区,敷料区之间设有空箔区。在加速涂布时,在空箔区容易产生打皱现象,可通过调试调节辊和走带张力改善空箔区的打皱现象,但由于烘箱温度过高,这种调节无法同时改善连续两个空箔区的打皱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改善负极铜箔打皱的涂布结构。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改善负极铜箔打皱的涂布结构,包括在铜箔上间隔排列的第一敷料区和第二敷料区,第一敷料区和第二敷料区之间为第一空箔区,第二敷料区宽度为第一敷料区的两倍,第一敷料区和第二敷料区的外侧均设有第二空箔区。进一步的,第一空箔区和第二空箔区的宽度均为19mm。进一步的,第一敷料区宽度为192.5mm,第二敷料区宽度为385mm。进一步的,第一敷料区宽度为192.5±0.5mm,第二敷料区宽度为385±0.5mm。本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将现有技术中的三条敷料区其中的两条合并为一条,使敷料区之间仅留有一条空箔区,从而解决在加速涂布,因设有两条空箔区而导致其中一条空箔区打皱的现象。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铜箔涂布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本技术一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改善负极铜箔打皱的涂布结构,包括在铜箔上间隔排列的第一敷料区8和第二敷料区10,第一敷料区8和第二敷料区10之间为第一空箔区9,第二敷料区10宽度为第一敷料区8的两倍,第一敷料区8和第二敷料区10的外侧分别设有第二空箔区a7和第二空箔区b11。现有技术中铜箔涂布结构如图2所示,敷料区a1和敷料区b2之间设有空箔区b5,敷料区b2和敷料区c3之间设有空箔区c4,敷料区a1外侧设有空箔区a6。敷料区a1、敷料区b2和敷料区c3宽度均为192.5mm,空箔区a6宽19mm,空箔区b5和空箔区c4宽度均为21mm。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将敷料区b2和敷料区c3合并为第二敷料区10,,仅在第二敷料区10与第一敷料区8之间设有第一空箔区9,可通过调试调节辊和走带张力改善第一空箔区9的打皱现象,从而解决在加速涂布时多条空箔区无法同时改善打皱情况的问题。在现有技术中,涂布后进行辊压分切时,每一敷料区均与相邻空箔区分切为一条,即敷料区a1与空箔区a6切为一条,敷料区b2与空箔区b5切为一条,敷料区c3与空箔区b4切为一条。本技术中,在模切时,第一敷料区8与第二空箔区a7切为一条,第二敷料区10从中间对半切为两条,其中一条连有第一空箔区9,另一条连有第二空箔区b11。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第一敷料区8宽度为192.5±0.5mm,第二敷料区10宽度为385±0.5mm,第一空箔区9宽度为19mm。在现有技术中,敷料区c3外侧还设有空箔区d4,空箔区d4宽5mm。而敷料区a1、敷料区b2和敷料区c3宽度均为192.5mm,空箔区a6宽19mm,空箔区b5和空箔区c4宽度均为21mm,铜箔宽度即为643.5mm。空箔区d4仅作为留白区域,避免敷料区c3延伸至铜箔边缘,仅宽5mm可减少铜箔宽度,节省铜箔材料,但是仅5mm宽度的空箔区d4在模切时极易卡到模切机的模具里,对模具精度造成损伤。本技术中,第一敷料区8宽度为192.5mm,第二敷料区10宽度为385mm,第一空箔区9和两片第二空箔区宽度均为19mm,铜箔整体宽度即为634.5mm。不仅铜箔宽度比现有技术中小,在敷料区总体宽度不变的情况下,利用率提升了1.37%,而且在敷料区两侧的空箔区的宽度均匀一致,避免了卡到模切机,可增加设备使用寿命,降低设备故障率和停机时间。并且,在现有技术中,以通过调节调节辊和走带张力改善空箔区b5为例,则空箔区c4会产生严重的打皱现象,而且空箔区c4边缘距敷料区c3约10mm区域会产生削薄区,使电芯制造过程中容量的一致性存在差异。将敷料区b2和敷料区c3合并为第二敷料区10,极片底部就不存在削薄区域,使得电芯容量的一致性有了进一步的提升。需要强调的是:以上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善负极铜箔打皱的涂布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在铜箔上间隔排列的第一敷料区和第二敷料区,所述第一敷料区和第二敷料区之间为第一空箔区,所述第二敷料区宽度为第一敷料区的两倍,所述第一敷料区和第二敷料区的外侧均设有第二空箔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善负极铜箔打皱的涂布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在铜箔上间隔排列的第一敷料区和第二敷料区,所述第一敷料区和第二敷料区之间为第一空箔区,所述第二敷料区宽度为第一敷料区的两倍,所述第一敷料区和第二敷料区的外侧均设有第二空箔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善负极铜箔打皱的涂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空箔区和第二空箔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建兵张昌绪彭伟
申请(专利权)人:龙能科技宁夏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宁夏;6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