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麻醉科用的多功能呼吸面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40883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1 03: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麻醉科用的多功能呼吸面罩,包括罩体,罩体的上端设置有进气口,进气口的入口处设置有连接管,罩体的上端内侧设置有让位口,罩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固定块的中间设置有通孔,固定块的内侧设置有内腔,内腔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动杆,滑动杆的外侧设置有挡圈,滑动杆的外侧套接有弹簧,滑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夹块,夹块的内侧设置有夹持槽,罩体的两侧设置有连接块,连接块固定连接有横向松紧带,该麻醉科用的多功能呼吸面罩:夹持槽可以把插管时所使用的气管夹持住,保证在气管不会脱离病人体内,放大层可以增大与病人面部的接触范围,缓冲层可以起到收缩的作用,减少病人面部受到的压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麻醉科用的多功能呼吸面罩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具
,具体为一种麻醉科用的多功能呼吸面罩。
技术介绍
呼吸面罩是呼吸机的配套器具,可以配合呼吸机对病人进行供氧,能够将氧气以及有益的气体输送给人体,帮助病人进行呼吸,辅助麻醉状态下的病人在进行呼吸。现有的麻醉科用的多功能呼吸面罩只能对半身麻醉的病且能够自主呼吸的病人使用,在病人全麻时,无法自主呼吸,需要使用气管插入病人气道内,帮助病人进行呼吸,就需要取下呼吸面罩,进行插管,浪费手术时间且气管不容易进行固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麻醉科用的多功能呼吸面罩,以解决再全麻状态进行插管时,需要取下呼吸面罩且气管不易固定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麻醉科用的多功能呼吸面罩,包括罩体,所述罩体的上端设置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的入口处设置有连接管,所述罩体的上端内侧设置有让位口,所述罩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中间设置有通孔,所述固定块的内侧设置有内腔,所述内腔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的外侧设置有挡圈,所述滑动杆的外侧套接有弹簧,所述滑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夹块,所述夹块的内侧设置有夹持槽,所述罩体的两侧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固定连接有横向松紧带,所述罩体的左上端固定连接有竖向松紧带,所述竖向松紧带的一端与横向松紧带固定连接,所述罩体的下端设置有缓冲层,所述缓冲层的下端设置有放大层,所述放大层的下端设置有贴合层。优选的,所述横向松紧带设置有两条,且两条所述横向松紧带交叉设置。<br>优选的,所述弹簧的一端紧贴住挡圈,所述弹簧的另一端紧贴住内腔的内壁。优选的,所述内腔的数量不少于四个,且内腔的数量与滑动杆的数量一一对应。优选的,所述夹持槽为半圆形,且夹持槽的上端设置有圆弧倒角。优选的,所述放大层的宽度不少于一厘米,所述贴合层完全覆盖住放大层的下表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麻醉科用的多功能呼吸面罩:1.设置的弹簧对滑动杆施加压力,使得滑动杆会向内进行移动,使得夹持槽可以把插管时所使用的气管夹持住,使得气管可以和呼吸面罩连接到一起,保证在气管不会脱离病人体内,保证气管可以持续对病人进行氧气的供给。2.设置的竖向松紧带对呼吸面罩多一道限制,防止呼吸面罩向下脱离,放大层可以增大与病人面部的接触范围,减少病人面部的压强,在横向松紧带勒的太紧时,缓冲层可以起到收缩的作用,进一步的减少病人面部受到的压力,防止长期使用时病人面部出现压伤。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A处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的夹块俯视图。图中:1、罩体;2、缓冲层;3、放大层;4、贴合层;5、连接块;6、横向松紧带;7、竖向松紧带;8、进气口;9、连接管;10、让位口;11、固定块;12、内腔;13、滑动杆;14、挡圈;15、弹簧;17、通孔;18、夹块;19、夹持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麻醉科用的多功能呼吸面罩,包括罩体1,罩体1的上端设置有进气口8,进气口8的入口处设置有连接管9,连接管9与呼吸机的氧气管连接,进气口8处于病人的鼻腔部位,罩体1的上端内侧设置有让位口10,让位口10处于病人的口腔部位,罩体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1,固定块11的中间设置有通孔17,固定块11的内侧设置有内腔12,内腔12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动杆13,滑动杆13可以沿着内腔左右位移,滑动杆13的外侧设置有挡圈14,滑动杆13的外侧套接有弹簧15,弹簧15的一端紧贴住挡圈14,弹簧15的另一端紧贴住内腔12的内壁,弹簧15对挡圈14施加朝向通孔17的外力,使得滑动杆13具有向通孔17移动的趋势,滑动杆1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夹块18,内腔12的数量不少于四个,且内腔12的数量与滑动杆13的数量一一对应,滑动杆13移动可以带动夹块18进行位移,夹块18的内侧设置有夹持槽19,夹持槽19为半圆形,且夹持槽19的上端设置有圆弧倒角,夹持槽19可以夹住插管时所用的气管,使得气管的位置被固定住,罩体1的两侧设置有连接块5,连接块5固定连接有横向松紧带6,横向松紧带6勒住后脑勺,横向松紧带6设置有两条,且两条横向松紧带6交叉设置,可以在患者脑后呈交叉状态,能够固定患者口鼻处罩体1,罩体1的左上端固定连接有竖向松紧带7,竖向松紧带7的一端与横向松紧带6固定连接,竖向松紧带7勒住病人的头顶,防止呼吸面罩向下脱离,罩体1的下端设置有缓冲层2,缓冲层2采用海绵材料,横向松紧带6勒的太紧时,缓冲层2可以起到收缩的作用,则横向松紧带6的拉伸距离变小,即可减少病人面部受到的压力,缓冲层2的下端设置有放大层3,放大层3的下端设置有贴合层4,放大层3的宽度不少于一厘米,贴合层4完全覆盖住放大层3的下表面,贴合层4的宽度与放大层3一致,增大与病人面部的接触范围,减少病人面部的压强。本技术在具体实施时:首先抬起病人的头部,拉动横向松紧带6,使得横向松紧带6的与罩体1之间形成一个大于病人头部的空隙,即可把松紧带6套在病人的头部,横向松紧带6勒住后脑勺,可以在患者脑后呈交叉状态,能够固定患者口鼻处罩体1,竖向松紧带7勒住病人的头顶,防止呼吸面罩向下脱离,连接管9与呼吸机的氧气管连接,对病人进行供氧,在全麻状态时,需要对病人进行插气管,首先把气管穿过夹块18,气管会夹块18施加向外的力,弹簧15受到压力,会向两侧进行位移,则气管会进入夹持槽19内,受到弹簧15的反作用力,弹簧15对挡圈14施加朝向通孔17的外力,使得滑动杆13向通孔17进行位移,则可使夹块18固定住气管。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麻醉科用的多功能呼吸面罩,包括罩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1)的上端设置有进气口(8),所述进气口(8)的入口处设置有连接管(9),所述罩体(1)的上端内侧设置有让位口(10),所述罩体(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1),所述固定块(11)的中间设置有通孔(17),所述固定块(11)的内侧设置有内腔(12),所述内腔(12)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动杆(13),所述滑动杆(13)的外侧设置有挡圈(14),所述滑动杆(13)的外侧套接有弹簧(15),所述滑动杆(1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夹块(18),所述夹块(18)的内侧设置有夹持槽(19),所述罩体(1)的两侧设置有连接块(5),所述连接块(5)固定连接有横向松紧带(6),所述罩体(1)的左上端固定连接有竖向松紧带(7),所述竖向松紧带(7)的一端与横向松紧带(6)固定连接,所述罩体(1)的下端设置有缓冲层(2),所述缓冲层(2)的下端设置有放大层(3),所述放大层(3)的下端设置有贴合层(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麻醉科用的多功能呼吸面罩,包括罩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1)的上端设置有进气口(8),所述进气口(8)的入口处设置有连接管(9),所述罩体(1)的上端内侧设置有让位口(10),所述罩体(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1),所述固定块(11)的中间设置有通孔(17),所述固定块(11)的内侧设置有内腔(12),所述内腔(12)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动杆(13),所述滑动杆(13)的外侧设置有挡圈(14),所述滑动杆(13)的外侧套接有弹簧(15),所述滑动杆(1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夹块(18),所述夹块(18)的内侧设置有夹持槽(19),所述罩体(1)的两侧设置有连接块(5),所述连接块(5)固定连接有横向松紧带(6),所述罩体(1)的左上端固定连接有竖向松紧带(7),所述竖向松紧带(7)的一端与横向松紧带(6)固定连接,所述罩体(1)的下端设置有缓冲层(2),所述缓冲层(2)的下端设置有放大层(3),所述放大层(3)的下端设置有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昊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