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外力扯出的输液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40785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1 03: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医疗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止外力扯出的输液器,包括液管,所述液管一端设置有刺入头,另一端设置有针头,所述刺入头包括用于刺入输液袋的刺入部和用于与液管连接的连接部,液管与所述连接部之间为密封配合,所述输液袋具有出液嘴和封闭所述出液嘴的塞体,在出液嘴外侧还设置有环形凸起,在连接部上还设置有扣合装置,当刺入部由所述塞体刺入所述输液袋时,所述扣合装置扣合在所述环形凸起上,所述扣合装置与所述环形凸起之间为可分离的配合。本申请的输液器,通过扣合装置进一步的加强输液器与输液袋之间的连接,减小患者活动过程中输液器被拔出的风险,进而降低了患者输液感染的风险,也减小了药液浪费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止外力扯出的输液器
本技术属于医疗用品
,具体涉及一种防止外力扯出的输液器。
技术介绍
目前,大型综合医院胸外科收治的患者越来越多,随着医院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通过各种渠道对胸科疾病的认识越来越全面,胸外科手术日益增多,输液患者也逐渐增加。化疗输液患者,输入的化疗药物相对于普通药物而言非常昂贵,目前,配置化疗药物的溶液几乎都是500ml,每个化疗疗程从几个小时到几十个小时不等,每个疗程几乎需要输入几千毫升的液体,患者往返厕所的次数频繁,在活动过程中,极易将输液器从液体袋中扯出。而当输液器被从输液袋中扯出后,输液器被环境污染,若是继续插回输液袋中,则会污染药液,产生感染及其他输液不良反应;若是将输液器和输液袋丢弃,又会造成大量浪费,进一步加剧患者治疗成本。所以,目前需要设计一种能够降低输液器被扯出输液袋风险的输液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目前输液器容易被从输液袋中扯出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降低输液器被扯出输液袋风险的输液装置。一种防止外力扯出的输液器,包括液管,所述液管一端设置有刺入头,另一端设置有针头,所述刺入头包括用于刺入输液袋的刺入部和用于与液管连接的连接部,所述液管与所述连接部之间为密封配合,所述输液袋具有出液嘴和封闭所述出液嘴的塞体,在所述出液嘴外侧还设置有环形凸起,在所述连接部上还设置有扣合部,当所述刺入部由所述塞体刺入所述输液袋时,所述扣合部扣合在所述环形凸起上,所述扣合部与所述环形凸起之间为可分离的配合。优选的,所述扣合部包括与所述连接部相连的压杆,所述压杆采用弹性材料制得,所述压杆一端与所述连接部相连,另一端设置朝向所述连接部所在一侧凸起的扣合部。优选的,所述扣合部的下侧为与所述输液袋环形凸起上侧相配合的平面状,所述扣合部的上侧为靠近压杆一侧较高,远离压杆一侧较低的斜面状。优选的,所述扣合部为与所述环形凸起相配合的半弧形状。优选的,在所述压杆与所述连接部之间还设置有支柱,所述压杆设置在所述支柱上,使所述压杆侧壁与刺入部之间相隔开。优选的,所述压杆与所述支柱连接的端部朝远离所述扣合部的一侧延伸形成按压部,在朝所述连接部按压所述按压部时,所述扣合部所在一侧的压杆朝远离所述刺入部的一侧翘起。优选的,所述支柱与所述连接部之间还设置有安装部,所述支柱设置在所述安装部上,所述安装部与所述连接部之间为可拆卸的连接。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安装部为可开合的夹持装置。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安装部为套设在所述连接部外的圆环状。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连接部的外壁上还设置有止块,所述安装部设置在所述止块下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申请的输液器,由于设置了扣合部,当刺入部由塞体刺入输液袋时,扣合部扣合在输液袋出液嘴的环形凸起上,如此,通过扣合部进一步的加强输液器与输液袋之间的连接,减小患者活动过程中输液器被拔出的风险,进而降低了患者输液感染的风险,也减小了药液浪费风险,减轻患者治疗负担。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实施方式中输液器与输液袋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扣合部处局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示:1-液管,2-针头,3-输液袋,4-出液嘴,5-塞体,6-环形凸起,7-止块,8-压杆,9-扣合部,10-支柱,11-按压部,12-安装部,13-连接部,15-刺入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试验例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技术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施例,凡基于本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技术的范围。实施例,如图1和2所示:一种防止外力扯出的输液器,包括液管1,所述液管1一端设置有刺入头,另一端设置有针头2,所述刺入头包括用于刺入输液袋3的刺入部15和用于与液管1连接的连接部13,所述液管1与所述连接部13之间为密封配合,所述输液袋3具有出液嘴4和封闭所述出液嘴4的塞体5,在所述出液嘴4外侧还设置有环形凸起6,在所述连接部13上还设置有扣合部,当所述刺入部15由所述塞体5刺入所述输液袋3时,所述扣合部扣合在所述环形凸起6上,所述扣合部与所述环形凸起6之间为可分离的配合。本实施例的输液器,由于设置了扣合部,当刺入部15由塞体5刺入输液袋3时,扣合部扣合在输液袋3出液嘴4的环形凸起6上,如此,通过扣合部进一步的加强输液器与输液袋3之间的连接,减小患者活动过程中输液器被拔出的风险,进而降低了患者输液感染的风险,也减小了药液浪费风险,减轻患者治疗负担,需要说明的是,输液袋3页可以是输液瓶。进一步的,所述扣合部包括与所述连接部13相连的压杆8,所述压杆8采用弹性材料制得,所述压杆8一端与所述连接部13相连,另一端设置朝向所述连接部13所在一侧凸起的扣合部9。在该种方式中,将压杆8设置在弹性材料,一方面是方便扣合部9扣合在出液嘴4的环形凸起6上,另一方面,在输液完毕后,朝远离环形凸起6的方向搬动压杆8,即可实现扣合部9与环形凸起6的脱离,进而方便输液器与输液袋3的分离。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扣合部9的下侧为与所述输液袋3环形凸起6上侧相配合的平面状,所述扣合部9的上侧为靠近压杆8一侧较高,远离压杆8一侧较低的斜面状。扣合部9上侧为斜面状,在刺入部15刺入塞体5过程中,环形凸起6逐渐推开扣合部9,当扣合部9超过环形凸起6时,在压杆8弹性作用下,即可实现扣合部9扣合在环形凸起6上,如此,方便扣合部9扣合在环形凸起6上。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扣合部9为与所述环形凸起6相配合的半弧形状。将扣合部9设置为与环形凸起6相配合的半圆弧状,增大了扣合部9与环形凸起6之间的配合面积,提高了扣合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所述压杆8与所述连接部13之间还设置有支柱10,所述压杆8设置在所述支柱10上,使所述压杆8侧壁与刺入部15之间相隔开。压杆8侧壁与刺入部15之间相隔开,该隔开距离应保证在刺入部15刺入塞体5时,压杆8侧壁与出液嘴4的外侧壁不发生干涉,进而方便刺入部15刺入输液袋3。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压杆8与所述支柱10连接的端部朝远离所述扣合部9的一侧延伸形成按压部11,在朝所述连接部13按压所述按压部11时,所述扣合部9所在一侧的压杆8朝远离所述刺入部15的一侧翘起。通过设置压杆8,在刺入部15刺入输液袋3过程中,压迫按压部11,使压杆8翘起,使得压杆8远离刺入部15,进一步的方便刺入部15的刺入操作,而在需要将输液器从输液袋3上取下,或者更换输液袋3时,压迫按压部11,使压杆8翘起,进而使扣合部9脱离出液嘴4的环形凸起6,如此,也方便输液袋3的更换。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支柱10与所述连接部13之间还设置有安装部12,所述支柱10设置在所述安装部12上,所述安装部12与所述连接部13之间为可拆卸的连接。安装部12的设置,使得可以将安装部12、压杆8、扣合部9从输液器上取下,能够重复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止外力扯出的输液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液管,所述液管一端设置有刺入头,另一端设置有针头,所述刺入头包括用于刺入输液袋的刺入部和用于与液管连接的连接部,所述液管与所述连接部之间为密封配合,所述输液袋具有出液嘴和封闭所述出液嘴的塞体,在所述出液嘴外侧还设置有环形凸起,在所述连接部上还设置有扣合部,当所述刺入部由所述塞体刺入所述输液袋时,所述扣合部扣合在所述环形凸起上,所述扣合部与所述环形凸起之间为可分离的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外力扯出的输液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液管,所述液管一端设置有刺入头,另一端设置有针头,所述刺入头包括用于刺入输液袋的刺入部和用于与液管连接的连接部,所述液管与所述连接部之间为密封配合,所述输液袋具有出液嘴和封闭所述出液嘴的塞体,在所述出液嘴外侧还设置有环形凸起,在所述连接部上还设置有扣合部,当所述刺入部由所述塞体刺入所述输液袋时,所述扣合部扣合在所述环形凸起上,所述扣合部与所述环形凸起之间为可分离的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扣合部包括与所述连接部相连的压杆,所述压杆采用弹性材料制得,所述压杆一端与所述连接部相连,另一端设置朝向所述连接部所在一侧凸起的扣合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扣合部的下侧为与所述输液袋环形凸起上侧相配合的平面状,所述扣合部的上侧为靠近压杆一侧较高,远离压杆一侧较低的斜面状。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扣合部为与所述环形凸起相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兰维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