键盘装置及其构成的笔记本电脑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640703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1 03: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键盘装置及其构成的笔记本电脑,包括键盘框、安装在键盘框内的复数个键帽,所述的键盘框包括环绕所述的键帽的透光结构、设置于所述的透光结构下方的照明结构,所述的照明结构从透光结构透射出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上盖双色技术和主板的多余空间替代了背光模组,既减小了键盘的厚度,又实现了背光的效果。

Keyboard device and notebook compu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键盘装置及其构成的笔记本电脑
本技术涉计算机硬件结构设计

技术介绍
随着笔记本行业的发展,市场更加追求轻薄化的产品。目前市场上的高端笔记本均配备了背光键盘,而背光模组几乎是背光键盘的唯一方案,所以如何减小背光模组的厚度是所有高端超薄本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大多数超薄键盘都通过减少按压行程或减小键盘机构件厚度来实现,这样会带来键盘手感降低以及结构强度变弱的问题,而背光模组0.25mm的厚度更无法避免,最终只能选择增加笔记本的总厚度。参见附图1至附图3所示,附图1为现有技术中键盘装置的主视图,附图2为现有技术中键盘装置的侧视图,附图3为附图2中的局部放大示意图。该结构中,光线从背光模组传导至每个键帽底部,再穿过透明的键帽从表面射出。以上方案的缺点为:1、背光模组的制作要布置导光粒子、制作新PCB板和贴模组片,工艺复杂,成本高;2.背光模组在键盘正下方,系统总厚度要增加0.25mm;3.键帽必须配合采用透明材质/喷漆/镭雕的工艺,流程复杂并且生产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背光键盘偏厚、价格偏贵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厚度较薄、成本较低的键盘装置。为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键盘装置,包括键盘框、安装在键盘框内的复数个键帽,所述的键盘框包括环绕所述的键帽的透光结构,所述的透光结构下方设置有照明结构,所述的照明结构从透光结构透射出光。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的透光结构包括位于边缘键帽外侧的第一透光区、位于相邻键帽之间的第二透光区。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的第一透光区具有朝向内侧倾斜的第一光导向面,所述的第一光导向面将照明结构的出射光线朝向内侧出射。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的第二透光区具有朝向两侧的第二光导向面,所述的第二光导向面将照明结构的出射光线朝向两侧出射。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的照明结构包括主板、安装在所述的主板上的LED芯片。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的LED芯片的外部安装有灯罩,所述的透光结构包括导光柱,所述的导光柱的底端位于所述的灯罩的顶端。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的导光柱一体成型于所述的透光结构的底部。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还包括支撑铝板和柔性线路板,所述的支撑铝板位于所述的灯罩的上方,所述的柔性线路板位于所述的支撑铝板的上方。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的键盘框还包括位于所述的透光结构外部的非透光结构,所述的非透光结构和透光结构通过双色成型工艺一体成型。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由上述键盘装置构成的笔记本电脑,包括上盖、位于所述的上盖的键盘框、安装在键盘框内的复数个键帽。本技术利用上盖双色技术和主板的多余空间替代了背光模组,既减小了键盘的厚度,又实现了背光的效果。附图说明附图1为现有技术中键盘装置的主视图;附图2为现有技术中键盘装置的侧视图;附图3为附图2中的局部放大示意图;附图4为根据本技术的键盘装置的主视图;附图5为根据本技术的键盘装置的侧视图;附图6为附图5中的局部放大示意图;附图7为根据本技术的键盘装置的工作原理示意图;附图8为根据本技术的键盘装置的效果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参见附图4至附图6所示,附图4为根据本技术的键盘装置的主视图,附图5为根据本技术的键盘装置的侧视图,附图6为附图5中的局部放大示意图。一种笔记本电脑,包括上盖1、位于上盖1的键盘框10、安装在键盘框10内的复数个键帽2,键盘框10包括环绕键帽2的透光结构11、位于透光结构11外部的非透光结构12,非透光结构12和透光结构11通过双色成型工艺一体成型,透光结构11下方设置有照明结构9,照明结构9从透光结构11透射出光。透光结构11包括位于边缘键帽2外侧的第一透光区13、位于相邻键帽2之间的第二透光区14,第一透光区13具有朝向内侧倾斜的第一光导向面15,第一光导向面15将照明结构9的出射光线朝向内侧出射,第二透光区14具有朝向两侧的第二光导向面16,第二光导向面16将照明结构9的出射光线朝向两侧出射。照明结构9包括主板6、安装在主板6上的LED芯片5、安装在LED芯片5外部的灯罩4。透光结构11的底部一体成型有导光柱3和导光面15,导光柱11的底端位于灯罩4的顶端。附图7为根据本技术的键盘装置的工作原理示意图,附图8为根据本技术的键盘装置的效果示意图。本技术利用上盖双色技术和主板的多余空间替代了背光模组,LED芯片5的光线通过导光柱3的向上传导,第一光导向面15将照明结构9的出射光线朝向内侧出射,第二光导向面16将照明结构9的出射光线朝向两侧出射,从而最终的效果为图8中虚线框以内的全部按键区域均被均匀化照明,既减小了键盘的厚度(0.25mm以上),又实现了背光的效果。在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中,这种结构的键盘不仅仅应用于笔记本电脑之中,完全可以应用于台式电脑、多媒体一体机等各种具有键盘装置的产品之中,并且实现相同技术效果。以上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了解本技术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技术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键盘装置,包括键盘框、安装在键盘框内的复数个键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键盘框包括环绕所述的键帽的透光结构,所述的透光结构下方设置有照明结构,所述的照明结构从透光结构透射出光。/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键盘装置,包括键盘框、安装在键盘框内的复数个键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键盘框包括环绕所述的键帽的透光结构,所述的透光结构下方设置有照明结构,所述的照明结构从透光结构透射出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键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透光结构包括位于边缘键帽外侧的第一透光区、位于相邻键帽之间的第二透光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键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透光区具有朝向内侧倾斜的第一光导向面,所述的第一光导向面将照明结构的出射光线朝向内侧出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键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透光区具有朝向两侧的第二光导向面,所述的第二光导向面将照明结构的出射光线朝向两侧出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键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照明结构包括主板、安装在所述的主板上的LED芯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虎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三星电子电脑有限公司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