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末屏结构高压干式电流互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40519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1 03: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流互感器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双末屏结构高压干式电流互感器,包括第一末屏引线、低压绕组接线板、接线柱、第二末屏引线、箱体、第一末屏、热缩管一、热缩管二、第二末屏、高压绕组、低压绕组与联接组件,所述第一末屏引线的首端固定连接在第一末屏外表面上,所述第二末屏引线的首端固定连接在第二末屏外表面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了双末屏结构,这样的结构形式能有效降低产品的末屏介质损耗因数(tanδ)值,提高产品的绝缘性能,保证了产品带电运行的安全性,有利于电网的安全和稳定运行,能产生很大的经济效益和深远的社会效益,更保护了我们的生态环境,具有很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High voltage dry type current transformer with double end screen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末屏结构高压干式电流互感器
本技术涉及电流互感器
,具体为一种双末屏结构高压干式电流互感器。
技术介绍
电流互感器是一种特种变压器,被专门用作变换电流。它具有以下几个作用:给控制装置、继电保护或仪器、测量仪器传递信息;将控制、保护和测量装置同高电压隔离开来;有助于控制装置、继电保护或仪器、测量仪器的标准化、小型化。近年来,采用聚四氟乙烯这一新型的绝缘薄膜材料制造的高压干式电流互感器,因其具备环保、维护简便、质量轻、体积小、非环氧浇注、无气(SF6)、无瓷、无油等特点而受到电力用户的广泛欢迎,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目前市场上的高压干式电流互感器高压绕组末屏普遍采用的是单末屏结构,产品在运行时,末屏与地电位箱体进行等电位联结,而由于干式电流互感器结构的特殊性,无法保证高压绕组末屏和箱体之间完全密封,如果箱体密封不严,潮气以及灰尘和盐分等介质很容易从缝隙处进入箱体内部并吸附在绝缘材料上,导致末屏与箱体间绝缘容易受到污染,受到污染会导致末屏介质损耗因数(tanδ)值增大,超过GB/T20840.2-2014《互感器第2部分:电流互感器的补充技术要求》标准要求值0.02,其后果是产品无法安全运行,给电网的运行安全性带来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双末屏结构高压干式电流互感器,达到针对目前市场上的高压干式电流互感器高压绕组单末屏结构容易受到污染,从而导致末屏介质损耗因数(tanδ)值增大的问题。即在目前的单末屏(即第一个末屏)结构基础上,再设置一个末屏(即第二个末屏),两个末屏之间采用密封胶进行密封处理,防止潮气以及灰尘和盐分等介质进入。采取此种技术方案处理之后,即使潮气以及灰尘和盐分等介质进入到箱体内部,末屏对地介质损耗因数值也不会增大,产品的绝缘能力就不会因潮气以及灰尘和盐分等介质而降低,保证产品能够在电网上安全可靠地运行。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末屏结构高压干式电流互感器,包括第一末屏引线、低压绕组接线板、接线柱、第二末屏引线、箱体、第一末屏、热缩管一、热缩管二、第二末屏、高压绕组、低压绕组与联接组件,所述第一末屏引线的首端固定连接在第一末屏外表面上,所述第二末屏引线的首端固定连接在第二末屏外表面上,所述低压绕组固定安装在高压绕组的外壁底部,所述低压绕组接线板固定安装在箱体的接线盒内,所述接线柱与低压绕组接线板浇注成一体,且接线柱的一端贯穿入箱体的内腔中,所述第一末屏引线的末端与接线柱电性连接,所述热缩管一设置在第一末屏的外表面四周,所述热缩管二设置在第二末屏的外表面四周,且第二末屏设置在第一末屏的外部。优选的,所述高压绕组为U型设置。优选的,所述联接组件设置在高压绕组的上方,且联接组件与高压绕组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热缩管一的内壁与第一末屏的外表面紧密贴合,所述热缩管二的内壁与第二末屏的外表面紧密贴合。优选的,所述第一末屏与第二末屏均由铝箔或半导体材料包绕而成。优选的,所述热缩管一与热缩管二通过柔性密封胶相粘接。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双末屏结构高压干式电流互感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采用了双末屏结构,这样的结构形式能有效降低产品的末屏介质损耗因数(tanδ)值,提高产品的绝缘性能,保证了产品带电运行的安全性,有利于电网的安全和稳定运行,能产生很大的经济效益和深远的社会效益,更保护了我们的生态环境,具有很高的推广应用价值。(2)、本技术通过用铝箔或半导电材料制作成第一末屏和第二末屏,然后在第一末屏和第二末屏表面分别利用热缩管一与热缩管二进行收缩,热缩管为绝缘材料,绝缘强度高,最后在第一末屏与第二末屏之间采用柔性密封胶进行密封,密封效果良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主视图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左视图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高压绕组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末屏引线、2低压绕组接线板、3接线柱、4第二末屏引线、5箱体、6第一末屏、7热缩管一、8热缩管二、9第二末屏、10高压绕组、11低压绕组、12联接组件。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双末屏结构高压干式电流互感器,包括第一末屏引线1、低压绕组接线板2、接线柱3、第二末屏引线4、箱体5、第一末屏6、热缩管一7、热缩管二8、第二末屏9、高压绕组10、低压绕组11与联接组件12,第一末屏引线1的首端固定连接在第一末屏6的外表面上,第二末屏引线4的首端固定连接在第二末屏9的外表面上,低压绕组11固定安装在高压绕组10的外壁底部,高压绕组10是在高压导体上缠绕若干层聚四氟乙烯绝缘带,并在中间铺设若干个电容屏,组成串联电容器分压组,低压绕组接线板2固定安装在箱体5的接线盒内,接线柱3与低压绕组接线板2浇注成一体,且接线柱3的一端贯穿入箱体5的内腔中,第一末屏引线1的末端与接线柱3电性连接,热缩管一7设置在第一末屏6的外表面四周,热缩管二8设置在第二末屏9的外表面四周,且第二末屏9设置在第一末屏6的外部,高压绕组10为U型设置,联接组件12设置在高压绕组10的上方,且联接组件12与高压绕组10电性连接,热缩管一7的内壁与第一末屏6的外表面紧密贴合,热缩管二8的内壁与第二末屏9的外表面紧密贴合,第一末屏6与第二末屏9均由铝箔或半导电材料包绕而成,热缩管一7与热缩管二8通过柔性密封胶相粘接,第一个末屏6用铝箔或半导电材料进行包扎后,再利用热缩管一7进行热缩包封,第二个末屏9用铝箔或半导电材料包扎完后,用热缩管二8进行热缩包封,各层之间采用柔性密封胶进行密封。目前,市场上高压绕组10只有一个末屏的高压干式电流互感器具体为:若干个电容屏C1、C2···CN-1、CN组成串联电容器组,CN是高压绕组10上的最外面的一个电容屏,电气行业习惯把其称为“末屏”,在末屏和箱体5之间还分布有杂散电容C,末屏和箱体5间的绝缘介质为末屏外面的热缩管和空气构成的混合绝缘介质,如果箱体5与产品的其他部件密封不严实,那么,产品外面大气中的潮气以及灰尘和盐分等杂质就会渗入到箱体5内部,导致末屏和箱体5间的混合绝缘介质因潮气以及灰尘和盐分等杂质的混入而降低了绝缘性能;而有两个末屏的高压干式电流互感器能彻底解决即使因箱体5内部进入潮气以及灰尘和盐分等杂质,末屏(第一末屏)对地的介质损耗也不会增大。综上可得,本技术采用了双末屏结构,这样的结构形式能有效降低产品的末屏介质损耗因数(tanδ)值,提高产品的绝缘性能,保证了产品带电运行的安全性,有利于电网的安全和稳定运行,能产生很大的经济效益和深远的社会效益,更保护了我们的生态环境,具有很高的推广应用价值。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末屏结构高压干式电流互感器,包括第一末屏引线(1)、低压绕组接线板(2)、接线柱(3)、第二末屏引线(4)、箱体(5)、第一末屏(6)、热缩管一(7)、热缩管二(8)、第二末屏(9)、高压绕组(10)、低压绕组(11)与联接组件(1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末屏引线(1)的首端固定连接在第一末屏(6)外表面上,所述第二末屏引线(4)的首端固定连接在第二末屏(9)外表面上,所述低压绕组(11)固定安装在高压绕组(10)的外壁底部,所述低压绕组接线板(2)固定安装在箱体(5)的接线盒内,所述接线柱(3)与低压绕组接线板(2)浇注成一体,且接线柱(3)的一端贯穿入箱体(5)的内腔中,所述第一末屏引线(1)的末端与接线柱(3)电性连接,所述热缩管一(7)设置在第一末屏(6)的外表面四周,所述热缩管二(8)设置在第二末屏(9)的外表面四周,且第二末屏(9)设置在第一末屏(6)的外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末屏结构高压干式电流互感器,包括第一末屏引线(1)、低压绕组接线板(2)、接线柱(3)、第二末屏引线(4)、箱体(5)、第一末屏(6)、热缩管一(7)、热缩管二(8)、第二末屏(9)、高压绕组(10)、低压绕组(11)与联接组件(1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末屏引线(1)的首端固定连接在第一末屏(6)外表面上,所述第二末屏引线(4)的首端固定连接在第二末屏(9)外表面上,所述低压绕组(11)固定安装在高压绕组(10)的外壁底部,所述低压绕组接线板(2)固定安装在箱体(5)的接线盒内,所述接线柱(3)与低压绕组接线板(2)浇注成一体,且接线柱(3)的一端贯穿入箱体(5)的内腔中,所述第一末屏引线(1)的末端与接线柱(3)电性连接,所述热缩管一(7)设置在第一末屏(6)的外表面四周,所述热缩管二(8)设置在第二末屏(9)的外表面四周,且第二末屏(9)设置在第一末屏(6)的外部。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春风封容平周经纬刘斌祝顺庆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天际互感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