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芯扇形线绞合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4035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1 03: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三芯扇形线绞合模具,包括定位片和模座,所述定位片上均匀设有三个弧形进线口,所述模座内部设有贯通模座的绞线空腔,所述绞线空腔包括依次连接的固定区、锥形区和矫正区,所述锥形区与所述固定区连接的一端为第一端、另一端为第二端,所述第一端的内径大于第二端的内径,所述定位片固定设置于所述固定区。三芯扇形线绞合模具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具有三条扇形芯线不翻边和不跳线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三芯扇形线绞合模具
本技术涉及电线电缆绞线
,特别是涉及一种三芯扇形线绞合模具。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在日常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电线外观和轻便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将电线中的导体和芯线等做成扇形后可极大地减小电线的外径,为时尚旅行“减负”同时有利于节约成本。目前,传统模具传统模具不能准确定位和矫正扇形芯线。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技术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三芯扇形线绞合模具。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三芯扇形线绞合模具,包括定位片和模座,所述定位片上均匀设有三个弧形进线口,所述模座内部设有贯通模座的绞线空腔,所述绞线空腔包括依次连接的固定区、锥形区和矫正区,所述锥形区与所述固定区连接的一端为第一端、另一端为第二端,所述第一端的内径大于第二端的内径,所述定位片固定设置于所述固定区。进一步地,所述弧形进线口边缘设置为第一圆角。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圆角的半径包括0.3mm-1.0mm。进一步地,所述矫正区围成的空间为预设直径的圆柱。进一步地,所述锥形区的侧壁与所述矫正区的侧壁形成的夹角包括100°-178°。进一步地,所述锥形区和所述矫正区连接位置设置为第二圆角。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圆角的半径包括0.1mm-0.5mm。进一步地,所述矫正区的长度包括15cm-35cm。进一步地,所述模座由钢铁制成。进一步地,所述定位片由合金钢制成。本技术包括以下优点:通过在定位片上设置弧形进线口,能够准确定位三芯扇形芯线,通过在模座设置矫正区,能够将线径偏大不符合要求的电线卡住,并筛选出不良品,通过将弧形进线口边缘、锥形区与矫正区连接位置处设置为圆角,能够避免刮伤芯线,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能保证扇形芯线不翻边和不跳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三芯扇形线绞合模具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三芯扇形线绞合模具的定位片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三芯扇形线绞合模具的模座剖视图。1定位片、2模座、3弧形进线口、4绞线空腔、5固定区、6锥形区、7矫正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所述的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间接连接。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参照图1-3,提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一种三芯扇形线绞合模具,包括定位片1和模座2,上述定位片1设有至少三个对称的弧形进线口,上述模座2内部设有贯通模座2的绞线空腔4,上述绞线空腔4包括固定区5、锥形区6和矫正区7,上述固定区5、锥形区6和矫正区7依次连接,且上述锥形区6与上述固定区5连接的一端内径大于与上述矫正区7连接的一端内径,上述定位片1设置于上述固定区5用于定位扇形芯线。具体地,上述定位片1为镶嵌于上述固定区5,使得上述定位片1与模座2之间没有相互移动或活动的空间,从而防止在生产过程由于上述定位片1移位而生产出不良品;上述定位片1用于定位芯线;上述固定区5用于镶嵌定位片1;上述锥形区6用于方便芯线进入上述矫正区7,以达到防止芯线翻边和跳线的效果;上述矫正区7用于确定和矫正芯线的直径,使芯线绞合紧密。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弧形进线口3优选为三个,此时,上述定位片1的定位效果最佳。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弧形进线口3边缘设置为圆角。将上述弧形进线口3的边缘设置为圆角以避免刮伤芯线。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弧形进线口3边缘设置的圆角的圆角半径包括0.3mm~1.0mm,具体为0.8mm,此时,防止刮伤芯线的效果佳。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矫正区7围成的空间为预设直径的圆柱。具体地,当线芯半径小于7.0mm时,上述矫正区7的直径大于所有芯线正常绞合外径,且大于范围为0.05mm~0.2mm,优选为上述矫正区7的直径大于所有芯线正常绞合外径0.08mm,此时,上述矫正区7将线径偏大不符合要求的芯线卡住的效果佳。在本实施例中,上述锥形区6的侧壁与上述矫正区7的侧壁形成的夹角角度包括100°-178°,具体为110°,此时,芯线容易进入矫正区7。在本实施例中,上述锥形区6和上述矫正区7连接位置设置为圆角。将上述锥形区6和上述矫正区7的连接位置设置为圆角以避免刮伤芯线。在本实施例中,上述锥形区6和上述矫正区7连接位置设置的圆角的圆角半径包括0.1mm-0.5mm,具体为0.2mm,此时,防止刮伤芯线的效果佳。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矫正区7的长度包括15cm-35cm,具体为28mm,此时,绞合后的扇形线紧密。在本实施例中,上述模座2由钢铁制成。其中,钢铁是一种由铁与其他元素结合而成的合金,当中最普遍的是碳。碳约占钢材重量的0.2%至2.1%,视乎钢材的等级。其他有时会用到的合金元素还包括锰、铬、钒和钨。碳与其他元素有硬化剂的作用,能够防止铁原子的晶格因原子滑移过其他原子而出现位错。调整合金元素的量,及其存在于钢中的形式(溶质元素及参与相),就能够控制钢成品的特性,例如硬度、延展性及强度。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定位片1由合金钢制成。上述合金钢的钢里除铁、碳外,加入了其他的合金元素。合金钢的主要合金元素有硅、锰、铬、镍、钼、钨、钒、钛、铌、锆、钴、铝、铜、硼、稀土等。上述合金钢种类很多,通常按合金元素含量多少分为低合金钢、中合金钢、高合金钢。上述三芯扇形线绞合模具的工作过程为芯线通过定位片1上的弧形进线口3进入模座2,并经过过锥形区6和矫正区7,芯线从矫正区7末端的出线口出来,出线口出来的芯线已经被绞合为一个规则的圆柱体。本技术一实施例的三芯扇形线绞合模具,包括定位片1和模座2,上述定位片1设有三个互为对称的弧形进线口3,上述模座2内部设有贯通模座2的绞线空腔4,上述绞线空腔4包括固定区5、锥形区6和矫正区7,上述固定区5、锥形区6和矫正区7依次连接,且上述锥形区6与上述固定区5连接的一端内径大于与上述矫正区7连接的一端内径,上述定位片1设置于上述固定区5用于定位扇形芯线。具体地,上述定位片1为镶嵌于上述固定区5,使得上述定位片1与模座2之间没有相互移动或活动的空间,从而防止在生产过程由于上述定位片1移位而生产出不良品;上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三芯扇形线绞合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定位片和模座,所述定位片上均匀设有三个弧形进线口,所述模座内部设有贯通模座的绞线空腔,所述绞线空腔包括依次连接的固定区、锥形区和矫正区,所述锥形区与所述固定区连接的一端为第一端、另一端为第二端,所述第一端的内径大于第二端的内径,所述定位片固定设置于所述固定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芯扇形线绞合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定位片和模座,所述定位片上均匀设有三个弧形进线口,所述模座内部设有贯通模座的绞线空腔,所述绞线空腔包括依次连接的固定区、锥形区和矫正区,所述锥形区与所述固定区连接的一端为第一端、另一端为第二端,所述第一端的内径大于第二端的内径,所述定位片固定设置于所述固定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芯扇形线绞合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进线口边缘设置为第一圆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芯扇形线绞合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角的半径包括0.3mm-1.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芯扇形线绞合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矫正区围成的空间为预设直径的圆柱。


5.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昌珍廖正勇张桔秋罗兰陈发心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宝兴电线电缆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