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卷盘式充电桩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4021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1 02: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充电桩电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卷盘式充电桩电缆,包括外护层、隔离层、第一抗拉加强线芯、第三抗拉加强线芯、信号传输线组、信号控制线组和导电线芯,隔离层、第三抗拉加强线芯、信号传输线组、信号控制线组、导电线芯一起以4~6倍节距绞合在一起组成半成品电缆,信号控制线组、导电线芯均有多根,信号控制线组与导电线芯间隔设置在第三抗拉加强线芯的外侧;第一抗拉加强线芯紧密设置在所述半成品电缆外侧,隔离层编织在第一抗拉加强线芯的外侧。信号传输线组包括多根信号传输线芯和一根第二抗拉加强线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加长使用,具有柔软、高抗拉性、耐磨、抗油污、耐腐蚀的特性,其安装方便,使用安全便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卷盘式充电桩电缆
本技术涉及充电桩电缆
,尤其涉及一种卷盘式充电桩电缆。
技术介绍
由于国家的大力支持和发展,据统计,截止2018年底,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突破百万辆。作为新能源汽车不可缺少的补电工具,电动汽车充电桩的使用将会越来越多。电动汽车充电桩电缆主要以特种电缆为主,常用的卷盘式充电桩电缆安装使用都是挂接在充电桩上,因为充电桩高度有限制,安装长度短,远距离停车充电时电缆不够长无法充电,电缆抗拉弯曲性能不够强,且长电缆在使用过程中存在拖拽现象,容易在地面拖行损伤,危害充电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卷盘式充电桩电缆,能够加长使用,具有柔软、高抗拉性、耐磨、抗油污、耐腐蚀的特性,其安装方便,使用安全便捷。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卷盘式充电桩电缆,包括外护层、隔离层、第一抗拉加强线芯、第三抗拉加强线芯、信号传输线组、信号控制线组和导电线芯,所述隔离层、第三抗拉加强线芯、信号传输线组、信号控制线组、导电线芯一起以4~6倍节距绞合在一起组成半成品电缆;所述信号控制线组、导电线芯均有多根,信号控制线组与导电线芯间隔设置在第三抗拉加强线芯的外侧;所述第一抗拉加强线芯紧密设置在所述半成品电缆外侧,所述隔离层编织在所述第一抗拉加强线芯的外侧,所述外护层以挤压方式覆盖在隔离层外侧。进一步地,所述信号传输线组包括多根信号传输线芯和一根第二抗拉加强线芯,多根信号传输线芯绞合围绕在所述第二抗拉加强线芯的外侧,每根信号传输线芯均由第六类导体和信号传输线芯绝缘层组成,所述信号传输线芯绝缘层设置在第六类导体外侧。进一步地,每个信号控制线组均包括多根信号控制线芯,每根信号控制线芯均由第六类导体和信号控制线芯绝缘层组成,所述信号控制线芯绝缘层设置在第六类导体外侧。进一步地,每根导电线芯均由第五类导体和导电线芯绝缘层组成,所述导电线芯绝缘层设置在第五类导体外侧。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抗拉加强线芯、第二抗拉加强线芯、第三抗拉加强线芯为钢丝或凯夫拉纤维,进一步地,所述隔离层为纸质包带、聚酯带、铝箔网、铜丝编织网中的一种。进一步地,所述外护层为阻燃材料TPE层或阻燃TPU材料层。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抗拉加强线芯为以4倍节距绞合而成的7乘7结构钢丝。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的卷盘式充电桩电缆,包括外护层、隔离层、第一抗拉加强线芯、第三抗拉加强线芯、信号传输线组、信号控制线组和导电线芯,隔离层、第三抗拉加强线芯、信号传输线组、信号控制线组、导电线芯一起以4~6节距绞合在一起组成半成品电缆,信号控制线组、导电线芯、信号传输线组两两间隔围成环形,第三抗拉加强线芯位于该环形内侧,第一抗拉加强线芯紧密设置在半成品电缆外侧,能够加长使用,具有柔软、高抗拉性、耐磨、抗油污、耐腐蚀的特性,其安装方便,使用安全便捷。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卷盘式充电桩电缆的断面图。图中:1、外护层;2、隔离层;31、第一抗拉加强线芯;32、第二抗拉加强线芯;33、第三抗拉加强线芯;4、信号传输线芯;5、信号控制线芯;6、导电线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一种卷盘式充电桩电缆,包括外护层1、隔离层2、第一抗拉加强线芯31、第三抗拉加强线芯33、信号传输线组、信号控制线组和导电线芯6,隔离层2、第三抗拉加强线芯33、信号传输线组、信号控制线组、导电线芯6一起以4~6节距绞合在一起组成半成品电缆,使电缆整体结构更加柔软,防止线芯散乱,并且增加电缆抗摇摆性能;其中,信号控制线组有两根,导电线芯6有三根,信号传输线组有一根,信号控制线组、导电线芯6、信号传输线组两两间隔围成环形,第三抗拉加强线芯33位于该环形内侧,第三抗拉加强线芯33使用多股凯夫拉纤维编织而成的凯夫拉纤维芯或以4倍节距绞合而成、单根直径为2mm的7乘7结构钢丝,7乘7结构钢丝使用特种超软结构钢丝,共有7股,每股7根,耐弯折性能好,从而能够增强电缆的抗拉性能。第一抗拉加强线芯31紧密设置在半成品电缆外侧,也使用钢丝或凯夫拉纤维,增强电缆的抗拉性能。隔离层2编织在第一抗拉加强线芯31的外侧,隔离层2使用纸质包带或聚酯带或铝箔网或铜丝编织网,当然也可由纸质包带、聚酯带、铝箔网、铜丝编织网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构成,增加电缆的抗干扰性能。外护层1以挤压方式覆盖在隔离层2外侧,外护层1为阻燃材料TPE(热塑性弹性体)层或阻燃TPU(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材料层,其防水性能好、耐磨性优异、抗张强度高,能够增强电缆的韧性,使得电缆整体柔软,可盘绕在小卷盘上后安装在充电桩上,节省空间,防止电缆杂乱无序的挂接或拖在地上。其中,信号传输线组包括六根信号传输线芯4和一根第二抗拉加强线芯32,六根信号传输线芯4绞合围绕在第二抗拉加强线芯32的外侧,每根信号传输线芯4均由GB/T3596-2008中的第六类导体和信号传输线芯绝缘层组成,信号传输线芯绝缘层设置在第六类导体外侧,第六类导体柔性强,具体可使用柔性钢丝,其强度高,第二抗拉加强线芯32使用钢丝或凯夫拉纤维,能够增强电缆的抗拉性能。每个信号控制线组均包括两根信号控制线芯5,每根信号控制线芯5均由GB/T3596-2008中的第六类导体和信号控制线芯绝缘层组成,信号控制线芯绝缘层设置在第六类导体外侧。每根导电线芯6均由GB/T3596-2008中的第五类导体和导电线芯绝缘层组成,导电线芯绝缘层设置在第五类导体外侧,第五类导体也可使用钢丝。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卷盘式充电桩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护层(1)、隔离层(2)、第一抗拉加强线芯(31)、第三抗拉加强线芯(33)、信号传输线组、信号控制线组和导电线芯(6),所述隔离层(2)、第三抗拉加强线芯(33)、信号传输线组、信号控制线组、导电线芯(6)一起以4~6节距绞合在一起组成半成品电缆;所述信号控制线组、导电线芯(6)均有多根,信号控制线组与导电线芯(6)间隔设置在第三抗拉加强线芯(33)的外侧;所述第一抗拉加强线芯(31)紧密设置在所述半成品电缆外侧,所述隔离层(2)编织在所述第一抗拉加强线芯(31)的外侧,所述外护层(1)以挤压方式覆盖在隔离层(2)外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卷盘式充电桩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护层(1)、隔离层(2)、第一抗拉加强线芯(31)、第三抗拉加强线芯(33)、信号传输线组、信号控制线组和导电线芯(6),所述隔离层(2)、第三抗拉加强线芯(33)、信号传输线组、信号控制线组、导电线芯(6)一起以4~6节距绞合在一起组成半成品电缆;所述信号控制线组、导电线芯(6)均有多根,信号控制线组与导电线芯(6)间隔设置在第三抗拉加强线芯(33)的外侧;所述第一抗拉加强线芯(31)紧密设置在所述半成品电缆外侧,所述隔离层(2)编织在所述第一抗拉加强线芯(31)的外侧,所述外护层(1)以挤压方式覆盖在隔离层(2)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盘式充电桩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传输线组包括多根信号传输线芯(4)和一根第二抗拉加强线芯(32),多根信号传输线芯(4)绞合围绕在所述第二抗拉加强线芯(32)的外侧,每根信号传输线芯(4)均由第六类导体和信号传输线芯绝缘层组成,所述信号传输线芯绝缘层设置在第六类导体外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聂永林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川口特种电线电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