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术后护理用结肠造瘘引流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39765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1 02: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护理设备技术领域,其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术后护理用结肠造瘘引流袋,能有效解决现有造口引流袋使用不便、容易产生肠道压力的问题,包括引流袋,所述引流袋的顶端设置有卡圈,底端设置有清洗口密封塞和连接口密封塞,远离卡圈的一侧边上设置有观察窗,所述卡圈中间固定设置有网兜,两侧边上均设置有束缚带,其上套设有防护圈,所述观察窗上设置有遮挡带,其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引流袋内部设置网兜,能够在结肠末端从造口伸出时将结肠进行包裹,有效的减轻了肠道在股腔外的压力,进而能够减轻患者的腹痛症状,同时利用观察窗来进行造口和排泄物的观察,能够有效的避免引流袋的使用对病人心理产生的影响,提高了使用的舒适度。

A colostomy drainage bag for postoperative nurs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术后护理用结肠造瘘引流袋
本技术涉及医疗护理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术后护理用结肠造瘘引流袋。
技术介绍
“造口”即消化系统或泌尿系统疾病引起的,需要通过外科手术治疗对肠管进行分离,将肠管的一端引出到体表(肛门或尿道移至腹壁)形成一个开口。达到行肠道减压、减轻梗阻、保护远端肠管的吻合或损伤,促进肠道、泌尿道疾病的痊愈,甚至挽救病人的生命。造口一般是针对直肠、膀胱病变(如直肠癌、膀胱癌、肠梗阻等),为了保住患者的性命,医生手术切除病变的部位,例如,直肠癌会切除直肠、肛管,膀胱癌会切除膀胱,然后在患者的腹部左侧或者右侧开一个口。大便或者小便通过该造口不自主地排出体外,这类患者在出院以后将需要在造口处粘贴一个袋子来装排出的东西。医学上称这类患者为“造口人”。“造口人”的身体外形发生了变化,排泄物不能随意控制,在社交、饮食、异味处理、造口袋的使用,以及其它问题上给患者带来的困扰,有的人甚至对生活感到悲观失望,对前途失去信心。目前在造口手术后病人的肠管在病人休息不注意的时候会从造口处伸出,增加了肠道在股腔外的压力和病人的疼痛感,并且市场上现有的造口袋大部分采用透明材料制成,在日常生活中会对病人造成心理上的影响,因而设计一种使用舒适、减少术后肠道压力的结肠造瘘引流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造口引流袋使用不便、容易产生肠道压力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术后护理用结肠造瘘引流袋,通过在引流袋内部设置网兜,能够在结肠末端从造口伸出时将结肠进行包裹,有效的减轻了肠道在股腔外的压力,进而能够有效减轻患者腹痛症状,同时将引流袋设置为不透明结构,并通过设置观察窗来进行造口和排泄物的观察,能够有效的避免引流袋的使用对病人心理产生的影响,有助于提高使用的舒适度。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术后护理用结肠造瘘引流袋,包括引流袋7,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袋7的顶端设置有卡圈3,底端设置有清洗口密封塞6和连接口密封塞5,远离卡圈的一侧边上设置有观察窗11;所述卡圈3中间固定设置有网兜2,两侧边上均设置有束缚带8,束缚带8的末端通过魔术贴9相连接。所述网兜2和引流袋7均缠绕固定设置在卡圈3上。所述卡圈3上套设有防护圈1。所述防护圈1为硅胶材料制成的圆环状结构,其下部外侧设置有与卡圈3相匹配的卡槽。所述观察窗11上覆盖粘贴设置有遮挡带4。所述遮挡带4的一侧边固定在安装带10上,另一侧边粘贴设置在引流袋7上。所述安装带10粘贴设置在引流袋7上。所述连接口密封塞5螺纹连接在清洗口密封塞6的中间位置上,清洗口密封塞6卡合连接引流袋7底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在引流袋内部设置网兜,能够在结肠末端从造口伸出时将结肠进行包裹,有效的减轻了肠道在股腔外的压力,进而能够减轻患者的腹痛症状,同时将引流袋设置为不透明结构,并通过设置观察窗来进行造口和排泄物的观察,能够有效的避免引流袋的使用对病人心理产生的影响,有助于提高使用的舒适度,另外在造口位置上利用硅胶防护圈和束缚带来对引流袋进行固定,便于拆卸,还能够有效防止引流袋脱落,提高了使用的舒适度和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侧边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底部结构示意图。附图序号及名称:防护圈1、网兜2、卡圈3、遮挡带4、连接口密封塞5、清洗口密封塞6、引流袋7、束缚带8、魔术贴9、安装带10、观察窗1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在此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来解释本技术,但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如图1-3所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术后护理用结肠造瘘引流袋,包括引流袋7,所述引流袋7采用不透明塑料薄膜材料制成,其顶端设置有卡圈3,底端设置有清洗口密封塞6和连接口密封塞5,远离卡圈的一侧边上设置有观察窗11;所述卡圈3中间固定设置有网兜2,两侧边上均设置有束缚带8,束缚带8的末端通过魔术贴9相连接;所述网兜2能够的在结肠末端从造口伸出时将结肠进行包裹,有效的减轻了肠道在股腔外的压力,进而能够有效减轻患者腹痛症状,所述卡圈3在使用时与造口位置上相对应,其两侧边设置的束缚带8能够有效的将引流袋固定在病人的腰腹部,并且采用魔术贴9进行粘贴连接,不仅便于粘贴和拆卸,还能够有效的避免病人在长期卧床的过程中产生不适感。所述网兜2和引流袋7均缠绕固定设置在卡圈3上;所述卡圈3上套设有防护圈1;所述防护圈1为硅胶材料制成的圆环状结构,其下部外侧设置有与卡圈3相匹配的卡槽。所述网兜2和引流袋7均固定在卡圈3上,从而能够有效的保证网兜2和引流袋7的密封性,同时卡圈3上卡合有采用硅胶材料制成的防护圈1能够更好的与人体皮肤进行贴附,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能够有效减少传统粘贴式的连接方式带来的不适感,提高了使用的舒适度,并且防护圈1还能够更好的起到密封作用,防止排泄物的气味散发到室内,从而能够有效缓解引流袋7在使用时对病人带来的不适感。所述观察窗11上覆盖粘贴设置有遮挡带4;所述遮挡带4的一侧边固定在安装带10上,另一侧边粘贴设置在引流袋7上;所述安装带10粘贴设置在引流袋7上。观察窗11能够在引流袋7使用过程中让医护人员更为方便的观察造口位置和排泄物的情况,便于医护人员及时掌握病人的身体状况,同时遮挡带4和安装带10的设置,能够有效的对观察窗11进行遮挡,避免无关人员观察到引流袋7的内部情况,从而能够有效的减少引流袋7的使用对病人心理产生的影响,有助于让病人保持心态舒畅,其中安装带10将遮挡带4的一侧边进行粘贴固定,从而在使用时能够防止遮挡带4掉落现象的发生。所述连接口密封塞5螺纹连接在清洗口密封塞6的中间位置上,清洗口密封塞6卡合连接引流袋7底端,连接口密封塞5能够用于连接导尿管和其他的连接管,便于排泄物的取样和排出,同时清洗口密封塞6则用于对引流袋7内部进行清理,通过将清洗口密封塞6和连接口密封塞5进行整合,能够有效的避免引流袋7上由于开设过多的出口造成密封不彻底、排泄物堆积、使用寿命下降的问题,进而为医护人员和病人的使用带来了便利。在本技术中,通过在引流袋7内部设置网兜2,能够在结肠末端从造口伸出时将结肠进行包裹,有效的减轻了肠道在股腔外的压力,进而能够减轻患者的腹痛症状,同时将引流袋7设置为不透明结构,并通过设置观察窗11来进行造口和排泄物的观察,能够有效的避免引流袋7的使用对病人心理产生的影响,有助于提高使用的舒适度,另外在造口位置上利用硅胶防护圈1和束缚8带来对引流袋7进行固定,便于拆卸,还能够有效防止引流袋7脱落,提高了使用的舒适度和安全性。以上对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实施例的原理以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适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实施例的原理;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术后护理用结肠造瘘引流袋,包括引流袋(7),其特征在于:/n所述引流袋(7)的顶端设置有卡圈(3),底端设置有清洗口密封塞(6)和连接口密封塞(5),远离卡圈的一侧边上设置有观察窗(11);/n所述卡圈(3)中间固定设置有网兜(2),两侧边上均设置有束缚带(8),束缚带(8)的末端通过魔术贴(9)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术后护理用结肠造瘘引流袋,包括引流袋(7),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流袋(7)的顶端设置有卡圈(3),底端设置有清洗口密封塞(6)和连接口密封塞(5),远离卡圈的一侧边上设置有观察窗(11);
所述卡圈(3)中间固定设置有网兜(2),两侧边上均设置有束缚带(8),束缚带(8)的末端通过魔术贴(9)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术后护理用结肠造瘘引流袋,其特征在于:
所述网兜(2)和引流袋(7)均缠绕固定设置在卡圈(3)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术后护理用结肠造瘘引流袋,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圈(3)上套设有防护圈(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术后护理用结肠造瘘引流袋,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护圈(1)为硅胶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文君邴强
申请(专利权)人: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