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的自支撑开胸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39175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1 02: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可调节的自支撑开胸器,涉及临床医疗器械领域。包括其一端与所述医疗器械把手连接,用于固定医疗器械把手并牵引把手移动的连接件;与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连接,用于定量控制连接件移动距离的伸缩机构;以及与所述多级伸缩机构连接,将所述多级伸缩机构固定在手术床上,实现无菌操作的支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可调节的自支撑开胸器可以多平面多角度调节,灵活性强,使用方便,手术误差小,调控更为精细和准确,手术误差降低,避免了与有菌环境的接触,降低了手术风险,解决了现有医疗器械伸缩调节装置调节精度及效率不高,稳定性差,无菌操作不方便的问题。

An adjustable self support chest open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节的自支撑开胸器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手术治疗使用的可调节的自支撑开胸器。
技术介绍
胸外科手术视野的良好显露是顺利成功地完成各种胸部外科手术的前提条件,在手术中为了扩大及调节术野角度,一般需要手术者用手持续开胸器方可实现无菌操作,显露手术视野,持续长时间手持开胸器不但费力,而且不稳定,尤其遇部位较深的手术时手术风险会增加。另外,手持开胸器会增加手术助手,比如一般的胸部手术至少需要3-4人。临床曾使用的腹腔两翼或三叶自动拉钩及胸部两翼自动拉钩均有应用范围有限,深部手术野暴露欠佳等缺点以方便手术操作,但是该方法浪费了人力,同时也不利于无菌操作。中国专利文献CN101703388A公开了一种医用医疗器械胸托,属于其通过在底座上立向对应配装两根支杆,横架支撑安装在两根支杆上侧部上,在横架的立向通孔内可上下移动地插装牙条,驱动轮可周向转动地插配在横架的卧向通孔内,且驱动轮与牙条常啮合配置,手杆铰连安装在驱动轮外侧端部上实现了医疗器械开合度的调节速度快、精度高、效率高,使用可靠,减少医疗辅助人员,有利于无菌操作要求的技术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节的自支撑开胸器,包括通过手术床支架固定在手术位置的第一开胸臂,和其支撑臂套设在第一开胸臂的支撑臂的第二开胸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n一端与第二开胸臂的支撑臂的末端连接,用于牵引第二开胸臂的支撑臂在第一开胸臂的支撑臂的表面发生相对滑动的连接件;/n与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连接,用于定量控制连接件移动距离的伸缩机构;以及/n与所述伸缩机构连接,将所述伸缩机构固定在手术床上,实现无菌操作的支撑机构;/n其中,所述伸缩机构包括:/n伸缩本体;/n安装在所述伸缩本体上,用于实现初级调控的第一伸缩结构;/n与所述第一伸缩结构连接,用于实现次级调控的第二伸缩结构;/n其中,所述第一伸缩结构包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的自支撑开胸器,包括通过手术床支架固定在手术位置的第一开胸臂,和其支撑臂套设在第一开胸臂的支撑臂的第二开胸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一端与第二开胸臂的支撑臂的末端连接,用于牵引第二开胸臂的支撑臂在第一开胸臂的支撑臂的表面发生相对滑动的连接件;
与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连接,用于定量控制连接件移动距离的伸缩机构;以及
与所述伸缩机构连接,将所述伸缩机构固定在手术床上,实现无菌操作的支撑机构;
其中,所述伸缩机构包括:
伸缩本体;
安装在所述伸缩本体上,用于实现初级调控的第一伸缩结构;
与所述第一伸缩结构连接,用于实现次级调控的第二伸缩结构;
其中,所述第一伸缩结构包括:
安装在伸缩本体一端面的蜗轮座;
其一端与蜗轮座相配合,另一端穿过伸缩本体设置在伸缩本体另一端面的蜗轮;
其中,所述第二伸缩结构包括:
其一侧面与所述蜗轮的另一端相适配的齿条;
其中,所述齿条与蜗轮垂直设置;
其中,所述支撑机构包括:
开设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飞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市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