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智能锁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638896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1 02: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安全智能锁控制系统,涉及智能锁技术领域,包括滑动安装在房体上的门板和位于房体内的控制器,门板一侧设有延伸板,门板外侧设有与控制器电性连接的识别机构,控制器电性连接有用于驱动门板上下滑动的驱动机构,所述房体内设有与控制器电性连接的录像仪,录像仪与门板横向对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升降式的门板,开门过程能对门板进行平稳收纳,节省了空间占用,设置的识别模块结合红外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能对进入者进行多重识别验证,大大提升了整个系统的安全程度,保证了智能化的同时满足了防盗需求,使用过程智能且便捷。

A security intelligent lock control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安全智能锁控制系统
本技术涉及智能锁
,具体是一种安全智能锁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智能锁是指区别于传统机械锁,在用户识别、安全性、管理性方面更加智能化的锁具,智能锁是门禁系统中锁门的执行部件,智能锁目前正在逐渐替代传统的锁具,广泛应用于家庭和公司等场所。授权公告号为CN206451268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家庭安全智能控制系统,包括具有智能锁、摄像头I的入户门和位于入户门一侧的门铃按钮,门铃按钮、摄像头I和智能锁分别与位于室内的控制装置信号连接,控制装置通过内置的无线通讯模块与远程的手机建立数据连接;该装置虽然具有一定的智能程度,但是其安全性较低,不能满足目前的家庭需求,为此,现提供一种安全智能锁控制系统,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智能锁控制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安全智能锁控制系统,包括滑动安装在房体上的门板和位于房体内的控制器,门板一侧设有延伸板,门板外侧设有与控制器电性连接的识别机构,控制器电性连接有用于驱动门板上下滑动的驱动机构,所述房体内设有与控制器电性连接的录像仪,录像仪与门板横向对应。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方案:所述识别机构包括嵌设固定在门板外侧壁的虹膜传感器,虹膜传感器通过控制器与驱动机构电性连接,虹膜传感器右侧设有固定在门板上的摄像头,门板内侧壁设有与摄像头电性连接的显示屏。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方案:所述识别机构还包括位于虹膜传感器下方的数字密码器,数字密码器与驱动机构电性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方案: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与控制器控制连接的伺服电机,伺服电机的输出轴驱动连接有蜗杆,蜗杆上啮合连接有蜗轮,蜗轮上同轴固定有绕线轮,房体上开设有供门板滑动的滑腔,门板上固定连接有通过绕线轮绕卷的钢丝绳。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方案:所述门板内侧壁固定有滑动卡接在房体内的导向块,导向块水平横截面为T字状。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方案:所述房体内顶部设有与识别机构通过控制器电性连接的照明灯和报警器。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方案:所述房体外侧壁固定有与延伸板竖直对应的红外传感器,延伸板内嵌设安装有压力传感器,红外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均与识别机构电性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采用升降式的门板,开门过程能对门板进行平稳收纳,节省了空间占用,设置的识别模块结合红外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能对进入者进行多重识别验证,大大提升了整个系统的安全程度,保证了智能化的同时满足了防盗需求,使用过程智能且便捷。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部的放大示意图;图3为图1中门板的右视示意图;图4为图1中门板的左视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门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房体、2-控制器、3-照明灯、4-录像仪、5-报警器、6-门板、7-红外传感器、8-压力传感器、9-延伸板、10-伺服电机、11-绕线轮、12-钢丝绳、13-滑腔、14-蜗轮、15-蜗杆、16-虹膜传感器、17-摄像头、18-数字密码器、19-显示屏、20-导向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实施例1请参阅图1-5,一种安全智能锁控制系统,包括滑动安装在房体1上的门板6和位于房体1内的控制器2,门板6一侧设有延伸板9,门板6外侧设有与控制器2电性连接的识别机构,控制器2电性连接有用于驱动门板6上下滑动的驱动机构,所述房体1内设有与控制器2电性连接的录像仪4,录像仪4与门板6横向对应。本装置设置的门板6能相对房体1在驱动机构的带动下进行上下滑动,当门板6上移时实现开门动作,反之,当门板6下移时实现关门动作,升降式的门板6能大大减少空间的占用,提高房体1的空间利用率。用户通过识别机构的信息识别验证才能实现控制器2控制驱动机构将门板6驱动上移实现开启,具体地,识别机构包括嵌设固定在门板6外侧壁的虹膜传感器16,虹膜传感器16通过控制器2与驱动机构电性连接,虹膜传感器16右侧设有固定在门板6上的摄像头17,门板6内侧壁设有与摄像头17电性连接的显示屏19。用户可通过虹膜传感器16对虹膜信息进行检测验证,验证成功后,控制器2接收到虹膜传感器16所发送的电信号,实现对驱动机构的启动,实现门板6的提升操作,实现开门动作。而当屋内有人时,门板6上的摄像头17能对房体1外部进行视频监控,采集监控的视频信息通过显示屏19进行及时显示,方便屋内的人能根据屋外情况选择开门还是关门。另外,识别机构还包括位于虹膜传感器16下方的数字密码器18,数字密码器18与驱动机构电性连接,对于身高较低的青少年,当眼部无法与虹膜传感器16水平对齐进行虹膜识别或者是佩戴眼镜的用户,可选择数字密码器18进行密码信息的验证,当密码信息正确后,可实现驱动机构带动门板6上移实现开门。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装置的驱动机构包括与控制器2控制连接的伺服电机10,伺服电机10的输出轴驱动连接有蜗杆15,蜗杆15上啮合连接有蜗轮14,蜗轮14上同轴固定有绕线轮11,房体1上开设有供门板6滑动的滑腔13,门板6上固定连接有通过绕线轮11绕卷的钢丝绳12。当伺服电机10接收到控制器2的电信号进行开门动作时,伺服电机10驱动蜗杆15转动,蜗杆15带动与之啮合的蜗轮14旋转,此时绕线轮11转动并对钢丝绳12进行绕卷,钢丝绳12拉动门板6沿着滑腔13上移,进而实现开门动作,而设置的蜗轮14和蜗杆15啮合传动,具有很好的自锁性,保证门板6滑动后的位置稳定。另外,在门板6内侧壁固定有滑动卡接在房体1内的导向块20,导向块20水平横截面为T字状,门板6在沿着滑腔13竖直滑动的过程中,导向块20相对房体1进行滑动,实现对门板6滑动的良好导向效果,门板6升降更为平稳。为了进一步提升安全性,在房体1内顶部设有与识别机构通过控制器2电性连接的照明灯3和报警器5,当用户信息无法通过识别机构的识别认证时,控制器2控制报警器5启动发出报警声,起到很好的防盗效果,而用户信息通过识别机构的识别认证时,控制器2控制照明灯3开启,实现为进入到房体1内的用户的照明作用,更加智能和人性化。另外,在房体1外侧壁固定有与延伸板9竖直对应的红外传感器7,延伸板9内嵌设安装有压力传感器8,红外传感器7和压力传感器8均与识别机构电性连接。当使用者进行信息验证时,用户站立在延伸板9上,压力传感器8检测到压力信息,同时红外传感器7对用户进行红外感应,才会触发识别机构启动,能有效节约电能。综上所述,本技术采用升降式的门板6,开门过程能对门板6进行平稳收纳,节省了空间占用,设置的识别模块结合红外传感器7和压力传感器8能对进入者进行多重识别验证,大大提升了整个系统的安全程度,保证了智能化的同时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安全智能锁控制系统,包括滑动安装在房体(1)上的门板(6)和位于房体(1)内的控制器(2),门板(6)一侧设有延伸板(9),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板(6)外侧设有与控制器(2)电性连接的识别机构,控制器(2)电性连接有用于驱动门板(6)上下滑动的驱动机构,所述房体(1)内设有与控制器(2)电性连接的录像仪(4),录像仪(4)与门板(6)横向对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全智能锁控制系统,包括滑动安装在房体(1)上的门板(6)和位于房体(1)内的控制器(2),门板(6)一侧设有延伸板(9),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板(6)外侧设有与控制器(2)电性连接的识别机构,控制器(2)电性连接有用于驱动门板(6)上下滑动的驱动机构,所述房体(1)内设有与控制器(2)电性连接的录像仪(4),录像仪(4)与门板(6)横向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智能锁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机构包括嵌设固定在门板(6)外侧壁的虹膜传感器(16),虹膜传感器(16)通过控制器(2)与驱动机构电性连接,虹膜传感器(16)右侧设有固定在门板(6)上的摄像头(17),门板(6)内侧壁设有与摄像头(17)电性连接的显示屏(1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全智能锁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机构还包括位于虹膜传感器(16)下方的数字密码器(18),数字密码器(18)与驱动机构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智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鹏焦战顾兆旭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轻工职业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