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ECU通用信号模拟控制工作系统
本技术涉及汽车检测
,具体涉及ECU通用信号模拟控制工作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轿车电子化自动化的提高,ECU将会日益增多,线路会日益复杂,不但在发动机上应用ECU,在其它许多地方都可发现ECU的踪影。例如防抱死制动系统、四轮驱动系统、电控自动变速器、主动悬架系统、安全气囊系统、多向可调电控座椅等都配置有各自的ECU。而各大生产厂家总线报文各不相同,在试验过程中采用通用CANBUS模块以及无法满足试验要求,如果每次试验都要求厂家提供ECU或相应解决方案基本不现实。因此,设计一款能够模拟ECU的控制器是非常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特别创新地提出了一种ECU通用信号模拟控制工作系统,能够很好的模拟汽车运行中的各个数据。为了实现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ECU通用信号模拟控制工作系统,包括微控制单元,所述微控制单元第一模拟信号输出端连接第一模拟输出电路一端,所述微控制单元第二模拟信号输出端连接第二模拟输出电路一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ECU通用信号模拟控制工作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微控制单元(U1),所述微控制单元(U1)第一模拟信号输出端连接第一模拟输出电路一端,所述微控制单元(U1)第二模拟信号输出端连接第二模拟输出电路一端,所述微控制单元(U1)通用输入端连接通用总线收发器(U16)总输入端,通用总线收发器(U16)通用信号输入端连接通用集成电路模块输出端;/n所述微控制单元(U1)模拟信号输入端连接采样模拟数据采集器(U7)模拟信号输出端,采样模拟数据采集器(U7)模拟输入端连接模拟工作模块输出端;/n所述微控制单元(U1)开关量输出端连接开关量收发器开关量输入端,开关量收发器工作输出端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ECU通用信号模拟控制工作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微控制单元(U1),所述微控制单元(U1)第一模拟信号输出端连接第一模拟输出电路一端,所述微控制单元(U1)第二模拟信号输出端连接第二模拟输出电路一端,所述微控制单元(U1)通用输入端连接通用总线收发器(U16)总输入端,通用总线收发器(U16)通用信号输入端连接通用集成电路模块输出端;
所述微控制单元(U1)模拟信号输入端连接采样模拟数据采集器(U7)模拟信号输出端,采样模拟数据采集器(U7)模拟输入端连接模拟工作模块输出端;
所述微控制单元(U1)开关量输出端连接开关量收发器开关量输入端,开关量收发器工作输出端连接开关电路模块信号输入端;
所述微控制单元(U1)高速光耦计数输入端连接光耦计数收发器(U15)输出端,光耦计数收发器(U15)输入端连接高速光耦计数模块信号输出端;
所述微控制单元(U1)通信数据传输端连接以太网驱动器(U11)通信数据传输端,以太网驱动器(U11)信号传输端连接网络连接器(U10)信号传输端,所述微控制单元(U1)串口数据传输端连接串口通讯器(U13)串口数据传输端,串口通讯器(U13)数据输出端连接COM接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ECU通用信号模拟控制工作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模拟输出电路包括第一运算放大器(U2),第一运算放大器(U2)同相输入端连接第八电阻(R8)一端,第八电阻(R8)另一端接地,第一运算放大器(U2)异相输入端连接第七电阻(R7)一端、第四电阻(R4)一端和第五电阻(R5)一端,第七电阻(R7)另一端连接微控制单元(U1)第一模拟信号输出端,第四电阻(R4)另一端连接第一滑动电阻(R3)滑片端,第一滑动电阻(R3)第一固定端连接第一电阻(R1)一端,第一滑动电阻(R3)第二固定端连接第二电阻(R2)一端,第一电阻(R1)另一端连接电源正极,第二电阻(R2)另一端连接电源负极,第五电阻(R5)另一端连接第六电阻(R6)一端,第六电阻(R6)另一端连接第一运算放大器(U2)输出端和第九电阻(R9)一端,第九电阻(R9)另一端连接第十电阻(R10)一端和第二运算放大器(U3)异相输入端,第二运算放大器(U3)同相输入端连接第十一电阻(R11)一端,第十一电阻(R11)另一端接地,第十电阻(R10)另一端连接第二运算放大器(U3)输出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ECU通用信号模拟控制工作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二模拟输出电路包括第三运算放大器(U5),第三运算放大器(U5)同相输入端连接第二十五电阻(R25)一端,第二十五电阻(R25)另一端接地,第三运算放大器(U5)异相输入端连接第二十四电阻(R24)一端、第二十电阻(R20)一端和第十八电阻(R18)一端,第二十四电阻(R24)另一端连接微控制单元(U1)第二模拟信号输出端,第二十电阻(R20)另一端连接第二滑动电阻(R22)滑片端,第二滑动电阻(R22)第一固定端连接第二十一电阻(R21)一端,第二滑动电阻(R22)第二固定端连接第二十三电阻(R23)一端,第二十一电阻(R21)另一端连接电源正极,第二十三电阻(R23)另一端连接电源负极,第十八电阻(R18)另一端连接第十七电阻(R17)一端,第十七电阻(R17)另一端连接第三运算放大器(U5)输出端和第十五电阻(R15)一端,第十五电阻(R15)另一端连接第十四电阻(R14)一端和第四运算放大器(U4)异相输入端,第四运算放大器(U4)同相输入端连接第十六电阻(R16)一端,第十六电阻(R16)另一端接地,第十四电阻(R14)另一端连接第四运算放大器(U4)输出端。
4.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晏涛,何剑,吴俊林,贾志强,车佳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