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粮食厂用电子流量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3609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1 01: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粮食厂用电子流量称,包括集料斗以及具有进料口的电子流量称本体,所述集料斗的出料口与电子流量称本体的进料口之间连通有弯曲的导料管,所述导料管上安装有与其走向一致的加固条,所述加固条的两端分别延伸至集料斗的出料口以及电子流量称本体的进料口处,所述加固条与导料管之间通过多个卡箍组件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导料管上安装与其走向一致的加固条,在加固条与导料管之间通过卡箍组件固定,且加固条的两端分别位于进料口与出料口处,以此使得导料管与进料口以及出料口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从而增强了导料管的承受力,避免了导料管与进料口以及出料口之间的连接处出现松动,使得电子流量称本体能够顺利称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粮食厂用电子流量称
本技术涉及称重装置
,特别涉及一种粮食厂用电子流量称。
技术介绍
电子流量称是一种动态计量散状物料的称重装置,它可以快速测量出通过流量秤称量斗的瞬时流量和累计流量,电子流量称具有测重速度快、精度高、安装方便的优点。目前,公告号为CN207423330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定量称重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固定连接有称重器,所述称重器上方安装有物料桶,所述支架固定连接有与物料桶连通的进料管和出料管,所述进料管和出料管分别设有进料泵和出料泵,所述支架固定连接有驱动进料泵的驱动部,所述进料管位于物料桶上方,所述支架转动连接有位于进料管下端的散料管,所述散料管下端设有倾斜的散料轨道,散料导轨设有多个散料孔,所述驱动部与散料管之间设有联动机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定量称重装置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但上述技术方案中的进料管与支架之间仅固定在支架上,而未设置加固机构,使得进料管稳定性较差,在进行物料称重时,若物料质量较大,会使得进料管与支架之间的连接出现松动,从而影响称重工作的进行。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粮食厂用电子流量称,增强了导料管的安装稳定性,避免了导料管在粮食下料过程中出现松动。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粮食厂用电子流量称,包括集料斗以及具有进料口的电子流量称本体,所述集料斗的出料口与电子流量称本体的进料口之间连通有弯曲的导料管,所述导料管上安装有与其走向一致的加固条,所述加固条的两端分别延伸至集料斗的出料口以及电子流量称本体的进料口处,所述加固条与导料管之间通过多个卡箍组件固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导料管上安装与其走向一致的加固条,在加固条与导料管之间通过卡箍组件固定,且加固条的两端分别位于进料口与出料口处,以此使得导料管与进料口以及出料口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从而增强了导料管的承受力,避免了导料管与进料口以及出料口之间的连接处出现松动,使得电子流量称本体能够顺利称重。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箍组件包括两个弧形板,两个所述弧形板对称设置在导料管外壁上,每个所述弧形板的两侧均固定有垫片,所述垫片上贯穿有螺栓,所述螺栓上螺纹连接有螺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弧形板内壁可与导料管外壁贴合,螺栓贯穿两个垫片并与螺帽螺纹连接,以此便于工作人员对加固条进行拆装,有利于工作人员及时更换受损的加固条,从而确保导料管与集料斗的出料口以及电子流量称本体的进料口之间连接的稳定性,有利于粮食称重的顺利进行。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弧形板上开设有截面为梯形的弧形槽,所述弧形槽的轴线与弧形板的轴线重合,所述弧形槽内固定有与其侧壁相贴合的橡胶条,且所述橡胶条与导料管外侧壁相抵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弧形板上开设弧形槽,并在弧形槽内固定有橡胶条,橡胶条与与导料管外侧壁相抵紧,橡胶条具有较大的摩擦系数,以此增大了弧形板与导料管之间的摩擦力,避免了弧形板在导料管上滑动,从而增强了固定条与导料管之间的固定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橡胶条上均匀开设有多个凹槽,且所述凹槽的延伸方向与导料管的长度方向一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条上的凹槽的延伸方向与导料管的长度方向一致,以此增大了橡胶条与导料管周侧壁之间的咬合力,避免了弧形板在导料管上发生转动,从而进一步增强了固定条与导料管之间的固定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垫片上开设有与弧形槽相连通的燕尾槽,且所述燕尾槽的横截面与弧形槽的横截面形状相同。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燕尾槽的横截面与弧形槽的横截面相同,且燕尾槽与弧形槽相连通,以此使得橡胶条可从燕尾槽内滑出,从而便于工作人员及时更换磨损较严重的橡胶条。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橡胶条侧壁上固定有与其贴合的金属夹套,所述金属夹套与弧形槽滑移配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条侧壁上固定有金属夹套,金属夹套与弧形槽滑移配合,以此减小了橡胶条与弧形板的弧形槽之间的摩擦力,从而便于工作人员拆装橡胶条。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集料斗与所述导料管弯曲部的加固条之间安装有加固组件,所述加固组件包括依次设置的连接条、连接杆、连接环以及L形螺纹杆;所述连接条的一端与集料斗固定,另一端与连接杆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杆远离连接条的一端与连接环相连且与连接环滑移配合,所述L形螺纹杆的一端与连接环远离连接杆的一侧螺纹连接,所述L形螺纹杆的另一端与加固条固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L形螺纹杆的一端与加固条固定,另一端与连接环螺纹连接,连接杆的一端与连接环相连并与连接环滑移配合,以此便于工作人员安装加固组件,在粮食下料时,导料管受到来自粮食的冲击力,而加固组件起到了良好的加固作用,避免了导料管在粮食下料时发生位置偏移的现象。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L形螺纹杆远离连接环的一端穿过加固条且螺纹连接有螺母。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L形螺纹杆远离连接环的一端穿过加固条且与螺母螺纹连接,以此为L形螺纹杆与加固条之间的连接带来了便利,且具有便于拆卸的优点。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本方案在导料管上安装与其走向一致的加固条,在加固条与导料管之间通过卡箍组件固定,且加固条的两端分别位于进料口与出料口处,以此使得导料管与进料口以及出料口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从而增强了导料管的承受力,避免了导料管与进料口以及出料口之间的连接处出现松动,使得电子流量称本体能够顺利称重;2.本方案在弧形板上开设弧形槽,并在弧形槽内固定有橡胶条,橡胶条与与导料管外侧壁相抵紧,橡胶条具有较大的摩擦系数,以此增大了弧形板与导料管之间的摩擦力,避免了弧形板在导料管上滑动,从而增强了固定条与导料管之间的固定效果;3.本方案中,橡胶条上的凹槽的延伸方向与导料管的长度方向一致,以此增大了橡胶条与导料管周侧壁之间的咬合力,避免了弧形板在导料管上发生转动,从而进一步增强了固定条与导料管之间的固定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是卡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集料斗;11、出料口;12、机架;2、电子流量称本体;21、进料口;3、导料管;4、加固条;5、卡箍组件;51、弧形板;511、弧形槽;52、垫片;521、穿孔;522、燕尾槽;53、螺栓;54、螺帽;6、金属夹套;61、橡胶条;611、凹槽;7、加固组件;71、连接条;72、连接杆;73、连接环;74、L形螺纹杆;75、螺母。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粮食厂用电子流量称,包括机架12、集料斗1以及电子流量称本体2,机架12和电子流量称本体2均竖直于地面设置。集料斗1为漏斗状,固定在机架12上且位于电子流量称本体2上方,其底部具有出料口11。电子流量称本体2为长方体形,其顶部具有进料口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粮食厂用电子流量称,包括集料斗(1)以及具有进料口(21)的电子流量称本体(2),所述集料斗(1)的出料口(11)与电子流量称本体(2)的进料口(21)之间连通有弯曲的导料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料管(3)上安装有与其走向一致的加固条(4),所述加固条(4)的两端分别延伸至集料斗(1)的出料口(11)以及电子流量称本体(2)的进料口(21)处,所述加固条(4)与导料管(3)之间通过多个卡箍组件(5)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粮食厂用电子流量称,包括集料斗(1)以及具有进料口(21)的电子流量称本体(2),所述集料斗(1)的出料口(11)与电子流量称本体(2)的进料口(21)之间连通有弯曲的导料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料管(3)上安装有与其走向一致的加固条(4),所述加固条(4)的两端分别延伸至集料斗(1)的出料口(11)以及电子流量称本体(2)的进料口(21)处,所述加固条(4)与导料管(3)之间通过多个卡箍组件(5)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粮食厂用电子流量称,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箍组件(5)包括两个弧形板(51),两个所述弧形板(51)对称设置在导料管(3)外壁上,每个所述弧形板(51)的两侧均固定有垫片(52),所述垫片(52)上贯穿有螺栓(53),所述螺栓(53)上螺纹连接有螺帽(5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粮食厂用电子流量称,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板(51)上开设有截面为梯形的弧形槽(511),所述弧形槽(511)的轴线与弧形板(51)的轴线重合,所述弧形槽(511)内固定有与其侧壁相贴合的橡胶条(61),且所述橡胶条(61)与导料管(3)外侧壁相抵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粮食厂用电子流量称,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条(61)上均匀开设有多个凹槽(611),且所述凹槽(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荣春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莞乡粮油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