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用菌加工预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635512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1 01: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食用菌加工预处理装置,包括传送装置,传送装置的左部和中部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多个安装板,安装板上固定设置有清洗搅拌装置,清洗搅拌装置包括内管、外管和传动链轮,内管上均布设置有多排出水口,内管的最前侧中心设置有螺纹内孔,内管的前后两侧通过设置的轴承设置有外管,外管上均布设置有多排工艺孔,外管上均布设置有多排刷毛,外管的前部固定设置有传动链轮,内管的螺纹内孔上通过管接头设置有进水管,进水管与外部增压雾化装置相连接,清洗搅拌装置的右侧固定设置有搅拌电机,搅拌电机通过链传动与清洗搅拌装置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除杂干净、保证食用菌品质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食用菌加工预处理装置
本技术属于食用菌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食用菌加工预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食用菌是一类有机、营养、保健的绿色食品,食用菌含有大量的氨基酸、纤维素及微量元素,风味特别,口感爽滑,还含有特别的菌体蛋白,以及多种生物活性物质;食用菌在加工时,一般需挑出腐烂变质的,然后将食用菌进行清洗,目前的清洗方式多采用浸泡后通过传送带输送,并在传送带上下喷淋水,来进一步除去食用菌表面的杂质,这种除杂方式,并不能完全除去食用菌表面的附着的杂质;为解决上述问题,开发一种除杂干净、保证食用菌品质的食用菌加工预处理装置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除杂干净、保证食用菌品质的食用菌加工预处理装置。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食用菌加工预处理装置,包括传送装置,传送装置的左部和中部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多个安装板,安装板上固定设置有清洗搅拌装置,清洗搅拌装置包括内管、外管和传动链轮,内管上均布设置有多排出水口,内管的最前侧中心设置有螺纹内孔,内管的前后两侧通过设置的轴承设置有外管,外管上均布设置有多排工艺孔,工艺孔的位置与出水口相对应,外管上均布设置有多排刷毛,外管的前部固定设置有传动链轮,内管的螺纹内孔上通过管接头设置有进水管,进水管与外部增压雾化装置相连接,清洗搅拌装置的右侧固定设置有搅拌电机,搅拌电机通过链传动与清洗搅拌装置连接。进一步地,传送装置的前后两侧均布设置有多组防偏辊。进一步地,传送装置的右侧前端设置有传送电机,传送装置的传送带采用网链传送带。进一步地,传动链轮采用双排链轮。进一步地,出水口均布在内管的下半部分的圆周面上。进一步地,搅拌电机和传送电机通过导线与外部电路连接。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设置的清洗搅拌装置,使食用菌经过刷毛的物理清洗和翻转,并通过出水口的压力较高的水流,使食用菌表面得到彻底的清洗,同时,在传送装置的左侧和中部设置有清洗搅拌装置,使左侧的清洗搅拌装置对食用菌表面进行初次清洗,然后通过中部的多个清洗搅拌装置,使食用菌表面进行彻底的清洗,提高了清洗的质量;(2)通过设置的清洗搅拌装置,由于内管的出水口均布在下半部分的圆周面上,使水流呈一定的角度对食用菌进行清洗,同时,内管固定,外管通过轴承转动,刷毛可根据食用菌的类型选择不同的硬度,保证食用菌在清洗时的品相;(3)通过设置的传送装置和清洗搅拌装置,使传送装置与水平面成一定的角度,使清洗搅拌装置的旋转方向与传送装置的旋转方向相同或相反,实现调节食用菌在传送装置上的运动时间,使食用菌在传送装置上除杂干净。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俯视图。图4是部件3的立体图。图5是部件3的截面图。图6是部件3沿轴向的截面图。图中:1、传送装置2、安装板3、清洗搅拌装置31、内管32、外管33、传动链轮4、进水管5、搅拌电机301、出水口302、螺纹内孔303、工艺孔304、刷毛。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如图1~图6所示,一种食用菌加工预处理装置,包括传送装置1,传送装置1的前后两侧均布设置有多组防偏辊,传送装置1的前后两侧设置有挡板,传送装置1的右侧前端设置有传送电机,传送装置1的传送带采用网链传送带;传送装置1的左部和中部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多个安装板2,安装板2通过螺栓固定在传送装置1上,安装板2上设置有清洗搅拌装置3,清洗搅拌装置3包括内管31、外管32和传动链轮33,内管31上均布设置有多排出水口301,出水口301均布在内管31的下半部分的圆周面上,防止出水口301内的水流向上或斜向上喷射,减少水流的动力消耗的同时,节约了清洗用水;内管31的最前侧中心设置有螺纹内孔302,内管31的前后两侧通过设置的轴承设置有外管32,使得内管31固定,外管32绕内管31进行转动;外管32上均布设置有多排工艺孔303,工艺孔303的位置与出水口301相对应,外管32上均布设置有多排刷毛304,刷毛304可根据不同的食用菌,更换为不同硬度的刷毛304;外管32的前部固定设置有传动链轮33,传动链轮33采用双排链轮,内管31的螺纹内孔302上通过管接头设置有进水管4,进水管4与外部增压雾化装置相连接,清洗搅拌装置3的右侧固定设置有搅拌电机5,搅拌电机5通过链传动与清洗搅拌装置3连接,搅拌电机5和传送电机通过导线与外部电路连接。本技术在使用时,首先,食用菌通过其它装置落入传送装置1的最左侧,在传送装置1的作用下从左向右运动,此时,由于传送装置1设置有防偏辊和挡板,防止传送装置1的传送带跑偏,同时,防止食用菌掉落;然后,当食用菌在传送装置1的作用下,通过左侧的清洗搅拌装置3,通过刷毛304对食用菌进行物理清扫,并将食用菌进行翻转,同时,出水口301对食用菌表面进行初次润湿后清洗;最后,当食用菌到达传送装置1的中部的清洗搅拌装置3时,由于此处的清洗搅拌装置3设置为多组,且出水口301只均布于内管31的下表面,使得每个清洗搅拌装置3的出水口301形成的是一个扇形的水幕状,同时,由于进水管4与外部增压雾化装置相连接,因此,保证食用菌在水流与刷毛304的双重作用下除杂干净,并保证食用菌的品相完整;整个使用过程中,通过控制传送装置1与水平面的角度以及清洗搅拌装置3的转动方向,控制食用菌在传送装置1表面的运动时间,保证食用菌品相完整的同时,除杂干净。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未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食用菌加工预处理装置,包括传送装置(1),其特征在于:传送装置(1)的左部和中部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多个安装板(2),安装板(2)上固定设置有清洗搅拌装置(3),清洗搅拌装置(3)包括内管(31)、外管(32)和传动链轮(33),内管(31)上均布设置有多排出水口(301),内管(31)的最前侧中心设置有螺纹内孔(302),内管(31)的前后两侧通过设置的轴承设置有外管(32),外管(32)上均布设置有多排工艺孔(303),工艺孔(303)的位置与出水口(301)相对应,外管(32)上均布设置有多排刷毛(304),外管(32)的前部固定设置有传动链轮(33),内管(31)的螺纹内孔(302)上通过管接头设置有进水管(4),进水管(4)与外部增压雾化装置相连接,清洗搅拌装置(3)的右侧固定设置有搅拌电机(5),搅拌电机(5)通过链传动与清洗搅拌装置(3)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食用菌加工预处理装置,包括传送装置(1),其特征在于:传送装置(1)的左部和中部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多个安装板(2),安装板(2)上固定设置有清洗搅拌装置(3),清洗搅拌装置(3)包括内管(31)、外管(32)和传动链轮(33),内管(31)上均布设置有多排出水口(301),内管(31)的最前侧中心设置有螺纹内孔(302),内管(31)的前后两侧通过设置的轴承设置有外管(32),外管(32)上均布设置有多排工艺孔(303),工艺孔(303)的位置与出水口(301)相对应,外管(32)上均布设置有多排刷毛(304),外管(32)的前部固定设置有传动链轮(33),内管(31)的螺纹内孔(302)上通过管接头设置有进水管(4),进水管(4)与外部增压雾化装置相连接,清洗搅拌装置(3)的右侧固定设置有搅拌电机(5),搅拌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彦增李晨陈晨李伟鹏周高丽郑彦红郑秋云张松伟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世纪香食用菌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