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治理用新型喷雾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3501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1 01: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物治理用新型喷雾器,包括大棚,大棚内壁设有若干支撑框,每个支撑框远离大棚的一端分别与导轨的顶部连接,导轨内部穿插设有导轨气缸,导轨气缸远离导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远离导轨气缸的一端与喷药机构的顶部连接,导轨两侧的上下两端均连接有T型连接杆,上下两端的两个T型连接杆远离导轨的一端分别与Y型支撑杆的顶部两端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有的导轨、导轨气缸,使喷药机构可以往复且均匀的喷洒,避免了人工喷洒带来的浪费体力的问题,降低了治理成本,通过设有的T型连接杆以及Y型支撑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治理用新型喷雾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生物治理用新型喷雾器,属于生物治理

技术介绍
大棚在种植的过程中,需要进行生物治理,灭虫灭害,在现有的技术中,多为人工喷洒,人工背着称重的设备进行手动按下式喷雾灭害,工作效率较低,且耗费人工体力,大棚里种植的植物可能出现喷洒不均匀的问题,不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生物治理用新型喷雾器,解决了以上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生物治理用新型喷雾器,包括大棚,所述大棚内壁设有若干支撑框,每个所述支撑框远离大棚的一端分别与导轨的顶部连接,所述导轨内部穿插设有导轨气缸,所述导轨气缸远离导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远离导轨气缸的一端与喷药机构的顶部连接,所述导轨两侧的上下两端均连接有T型连接杆,上下两端的两个所述T型连接杆远离导轨的一端分别与Y型支撑杆的顶部两端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喷药机构包括限位框架,所述限位框架内部顶端固定连接有顶座,所述限位框架通过顶座与增压泵固定连接,所述增压泵一端的外壁与进药管的内壁套设连接,所述增压泵远离进药管一端的外壁与出药管的内壁套设连接,所述出药管远离增压泵一端的外壁与分流管顶部一端的内壁套设连接,所述分流管远离出药管两端的内壁分别套设连接有雾型喷头。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增压泵底部设有限位板,所述出药管穿过限位板内部与分流管连接,且所述分流管位于增压泵的正下方。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分流管的底部两端分别与限位框架底部来你两端穿插连接,且所述分流管的底部两端分别穿过限位框架与雾型喷头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进药管远离增压泵的一端与限位框架穿插连接,且所述进药管远离增压泵的一端与连接有药剂箱的泵机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出药管为波纹管,所述分流管为PE管。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个所述Y型支撑杆远离T型连接杆的一端分别与土地穿插连接,且两个所述Y型支撑杆底部至土地表面之间的距离不小于30厘米,每个所述T型连接杆四角均插设有螺栓,且每个所述T型连接杆通过螺栓与导轨螺纹连接,每个所述限位框架顶部四角均插设有螺栓,且所述限位框架通过螺栓与连接板螺纹连接。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设有的导轨、导轨气缸,使喷药机构可以往复且均匀的喷洒,避免了人工喷洒带来的浪费体力的问题,降低了治理成本,通过设有的T型连接杆以及Y型支撑杆,给本实用提供了很好的工作支撑性,通过设有的喷药机构,避免了人工喷套带来的喷洒不均匀的问题,具有很好的实用性。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喷药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大棚;2、支撑框;3、导轨;4、导轨气缸;5、T型连接杆;6、Y型支撑杆;7、连接板;8、喷药机构;81、限位框架;82、顶座;83、增压泵;84、进药管;85、出药管;86、分流管;87、雾型喷头。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如图1-3所示,一种生物治理用新型喷雾器,包括大棚1,大棚1内壁设有若干支撑框2,每个支撑框2远离大棚1的一端分别与导轨3的顶部连接,导轨3内部穿插设有导轨气缸4,导轨气缸4远离导轨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7,连接板7远离导轨气缸4的一端与喷药机构8的顶部连接,导轨3两侧的上下两端均连接有T型连接杆5,上下两端的两个T型连接杆5远离导轨3的一端分别与Y型支撑杆6的顶部两端固定连接。喷药机构8包括限位框架81,限位框架81内部顶端固定连接有顶座82,限位框架81通过顶座82与增压泵83固定连接,增压泵83一端的外壁与进药管84的内壁套设连接,增压泵83远离进药管84一端的外壁与出药管85的内壁套设连接,出药管85远离增压泵83一端的外壁与分流管86顶部一端的内壁套设连接,分流管86远离出药管85两端的内壁分别套设连接有雾型喷头87;增压泵83底部设有限位板,出药管85穿过限位板内部与分流管86连接,且分流管86位于增压泵83的正下方;分流管86的底部两端分别与限位框架81底部来你两端穿插连接,且分流管86的底部两端分别穿过限位框架81与雾型喷头87连接;进药管84远离增压泵83的一端与限位框架81穿插连接,且进药管84远离增压泵83的一端与连接有药剂箱的泵机连接;出药管85为波纹管,分流管86为PE管;两个Y型支撑杆6远离T型连接杆5的一端分别与土地穿插连接,且两个Y型支撑杆6底部至土地表面之间的距离不小于30厘米,每个T型连接杆5四角均插设有螺栓,且每个T型连接杆5通过螺栓与导轨3螺纹连接,每个限位框架81顶部四角均插设有螺栓,且限位框架81通过螺栓与连接板7螺纹连接。具体的,在使用本技术时,通过将两个Y型支撑杆6穿插至大棚1内上下两端的土地内,通过与药剂箱连接的泵机与进药管84连接,泵机将药剂箱的药剂有进药管84泵向增压泵83内,通过增压泵83的工作,由增压泵83进行增压,增压泵83将增压后的药剂由出药管85泵进分流管86内,再由分流管86两端连接的两个雾型喷头87进行对大鹏内的植物进行喷雾式喷药,且在喷药的同时,通过导轨气缸4的工作,导轨气缸4在导轨3内滑动,导轨气缸4带动两个雾型喷头雾型喷涂87进行在大棚1内的往复式喷洒即可。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物治理用新型喷雾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大棚(1),所述大棚(1)内壁设有若干支撑框(2),每个所述支撑框(2)远离大棚(1)的一端分别与导轨(3)的顶部连接,所述导轨(3)内部穿插设有导轨气缸(4),所述导轨气缸(4)远离导轨(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7),所述连接板(7)远离导轨气缸(4)的一端与喷药机构(8)的顶部连接,所述导轨(3)两侧的上下两端均连接有T型连接杆(5),上下两端的两个所述T型连接杆(5)远离导轨(3)的一端分别与Y型支撑杆(6)的顶部两端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治理用新型喷雾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大棚(1),所述大棚(1)内壁设有若干支撑框(2),每个所述支撑框(2)远离大棚(1)的一端分别与导轨(3)的顶部连接,所述导轨(3)内部穿插设有导轨气缸(4),所述导轨气缸(4)远离导轨(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7),所述连接板(7)远离导轨气缸(4)的一端与喷药机构(8)的顶部连接,所述导轨(3)两侧的上下两端均连接有T型连接杆(5),上下两端的两个所述T型连接杆(5)远离导轨(3)的一端分别与Y型支撑杆(6)的顶部两端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治理用新型喷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喷药机构(8)包括限位框架(81),所述限位框架(81)内部顶端固定连接有顶座(82),所述限位框架(81)通过顶座(82)与增压泵(83)固定连接,所述增压泵(83)一端的外壁与进药管(84)的内壁套设连接,所述增压泵(83)远离进药管(84)一端的外壁与出药管(85)的内壁套设连接,所述出药管(85)远离增压泵(83)一端的外壁与分流管(86)顶部一端的内壁套设连接,所述分流管(86)远离出药管(85)两端的内壁分别套设连接有雾型喷头(87),每个所述限位框架(81)顶部四角均插设有螺栓,且所述限位框架(81)通过螺栓与连接板(7)螺纹连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欧纳森有害生物防治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