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喷洒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1720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31 17: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农药喷洒机,包括容箱、设于容箱底部的电力驱动装置、与电力驱动装置连接的软管、与软管连接的喷杆、与喷杆连接的喷头装置、沿容箱一侧中部对称设置的背带;所述容箱内部设有防水电机,所述防水电机的转轴固连有叶片;所述喷杆为双通道管,所述喷头装置包含前置喷头、后置喷头,所述前置喷头、后置喷头分别和喷杆的一个管道连通,所述喷杆的靠近软管端设有控制按钮,所述控制按钮控制农药从前置喷头、后置喷头喷出。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喷洒农药时不需用手动搅动药液,可以实现单次双侧喷洒,喷洒效率提高,劳动强度减小,避免了防治效果不佳及烧苗现象,减少了农作物的碰伤、用户沾染农药量,操作简单安全。

Pesticide spray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农药喷洒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机械领域,具体是指农药喷洒机。
技术介绍
农业生产活动中,需要对农作物进行喷洒农药,以保证农作物的健康生长,现阶段各种自动化的农药喷洒装置提高了农药喷洒效率,减轻了农民劳动强度,但有些场合必须使用小型农药机对农作物进行防治,现阶段小型农药机虽然采用电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劳动强度,但是农药在喷洒过程中需要频繁搅动药液,避免农药颗粒沉淀,造成农药喷洒不均的事情发生,以及喷洒一排排栽植的农作物时,由于喷头只有前置方向,有两种选择,1.单次喷洒单侧,再次喷洒另一侧时容易产生叠喷、漏喷现象,2.单次喷洒双侧,用户需要将身体侧倾把喷杆伸向农作物相对用户的对侧,进行喷洒,操作不便,容易碰坏农作物,弄脏身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技术的缺陷,提供农药喷洒机。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农药喷洒机:包括容箱、设于容箱底部的电力驱动装置、与电力驱动装置连接的软管、与软管连接的喷杆、与喷杆连接的喷头装置、沿容箱一侧中部对称设置的背带;所述容箱内部设有防水电机,所述防水电机的转轴固连有叶片;所述喷杆为双通道管,所述喷头装置包含前置喷头、后置喷头,所述前置喷头、后置喷头分别和喷杆的一个管道连通,所述喷杆的靠近软管端设有控制按钮,所述控制按钮控制农药从前置喷头、后置喷头喷出。作为改进,所述防水电机设于容箱的底部,并与电力驱动装置的电源连接。作为改进,所述背带设有调节卡扣,用于调节背带的整体长度,适应不同体格用户。作为改进,所述后置喷头的喷射方向与喷杆的延伸延伸方向呈一定角度,避免农药直接喷射向用户。作为改进,所述前置喷头可以喷射雾状、散射装、水柱状,以适应不同场合,所述后置喷头只能喷射雾状,避免对用户造成伤害。作为改进,所述容箱下部设有电源开关。作为改进,所述容箱上部设有箱盖,用于盖住容箱的灌药口。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本专利技术在喷洒农药时不需用手动搅动药液,可以实现单次双侧喷洒,喷洒效率提高,劳动强度减小,避免了农药喷洒不均产生的防治效果不佳及烧苗现象,减少了农作物的碰伤、用户沾染农药量,操作简单安全,具有很好的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农药喷洒机的结构示意图1。图2是本专利技术农药喷洒机的结构示意图2。图3是图2的A-A处剖视图。图4是图3的立体图。如图所示:1、容箱,2、电力驱动装置,3、软管,4、喷杆,5、背带,6、防水电机,7、叶片,8、前置喷头,9、后置喷头,10、控制按钮,11、调节卡扣,12、电源开关,13、箱盖。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农药喷洒机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结合附图1-4,农药喷洒机,包括容箱1、设于容箱1底部的电力驱动装置2、与电力驱动装置2连接的软管3、与软管3连接的喷杆4、与喷杆4连接的喷头装置、沿容箱1一侧中部对称设置的背带5;所述容箱1内部设有防水电机6,所述防水电机6的转轴固连有叶片7;所述喷杆4为双通道管,所述喷头装置包含前置喷头8、后置喷头9,所述前置喷头8、后置喷头9分别和喷杆4的一个管道连通,所述喷杆4的靠近软管3端设有控制按钮10,所述控制按钮10控制农药从前置喷头8、后置喷头9喷出。所述防水电机6设于容箱1的底部,并与电力驱动装置2的电源连接。所述背带5设有调节卡扣11,用于调节背带5的整体长度,适应不同体格用户。所述后置喷头9的喷射方向与喷杆4的延伸延伸方向呈一定角度,避免农药直接喷射向用户。所述前置喷头8可以喷射雾状、散射装、水柱状,以适应不同场合,所述后置喷头9只能喷射雾状,避免对用户造成伤害。所述容箱1下部设有电源开关12。所述容箱1上部设有箱盖13,用于盖住容箱1的灌药口。本专利技术在具体实施时,将农药灌入农药喷洒机,用户通过背带5将农药喷洒机背在身上,启动电源开关12,农药从喷头装置喷出,即可对农作物进行喷洒,电机6转动带动叶片7转动,避免农药颗粒沉淀,通过控制按钮10控制农药从前置喷头8或后置喷头9喷出,实现单次双侧喷洒。本专利技术在喷洒农药时不需用手动搅动药液,可以实现单次双侧喷洒,喷洒效率提高,劳动强度减小,避免了农药喷洒不均产生的防治效果不佳及烧苗现象,减少了农作物的碰伤、用户沾染农药量,操作简单安全,具有很好的实用性。以上对本专利技术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农药喷洒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容箱(1)、设于容箱(1)底部的电力驱动装置(2)、与电力驱动装置(2)连接的软管(3)、与软管(3)连接的喷杆(4)、与喷杆(4)连接的喷头装置、沿容箱(1)一侧中部对称设置的背带(5);/n所述容箱(1)内部设有防水电机(6),所述防水电机(6)的转轴固连有叶片(7);/n所述喷杆(4)为双通道管,所述喷头装置包含前置喷头(8)、后置喷头(9),所述前置喷头(8)、后置喷头(9)分别和喷杆(4)的一个管道连通,所述喷杆(4)的靠近软管(3)端设有控制按钮(10),所述控制按钮(10)控制农药从前置喷头(8)、后置喷头(9)喷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农药喷洒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容箱(1)、设于容箱(1)底部的电力驱动装置(2)、与电力驱动装置(2)连接的软管(3)、与软管(3)连接的喷杆(4)、与喷杆(4)连接的喷头装置、沿容箱(1)一侧中部对称设置的背带(5);
所述容箱(1)内部设有防水电机(6),所述防水电机(6)的转轴固连有叶片(7);
所述喷杆(4)为双通道管,所述喷头装置包含前置喷头(8)、后置喷头(9),所述前置喷头(8)、后置喷头(9)分别和喷杆(4)的一个管道连通,所述喷杆(4)的靠近软管(3)端设有控制按钮(10),所述控制按钮(10)控制农药从前置喷头(8)、后置喷头(9)喷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药喷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电机(6)设于容箱(1)的底部,并与电力驱动装置(2)的电源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嘉泰史翔文邵慧梁敏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轩科农业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