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分离鱼排泄物的养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63480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1 01: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便于分离鱼排泄物的养殖装置,包括外壳体;外壳体内设有开口向上的养鱼池,养鱼池的底部设有分离装置,分离装置由多个隔条并行排开构成,相邻隔条之间留有间隙,隔条包括矩形框架和两个弹性层;外壳体的右侧壁上安装有电机,电机通过链条连接齿轮传动所有隔条同步转动;外壳体的左侧壁上设有空气压缩机,压缩机装配有多个分流管,分流管通过轴承与通气孔的内壁转动连接;外壳体的底端可拆卸安装有底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养殖装置通过隔条翻转,快速切换隔条的上、下侧面,附着有排泄物的一侧面朝下,使得排泄物与养鱼池分离,减少排泄物对水质影响,延长鱼缸换水周期,节约用水成本。

A culture device for separating fish dischar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便于分离鱼排泄物的养殖装置
本技术涉及鱼类养殖工具领域,特别是一种便于分离鱼排泄物的养殖装置。
技术介绍
金鱼通常被养在鱼缸内作为欣赏,备受人们的喜爱。鱼缸一段时间内未换水,鱼缸的底壁上一般会覆盖一层排泄物,当金鱼在鱼缸的底部游动时,身体摇动会使底壁上的排泄物翻滚上浮,导致养鱼池内的水变得浑浊,鱼缸内的水质变差,影响到金鱼的健康。考虑鱼能够保持健康生存,普通鱼缸需要马上换水,将底壁上的排泄物清理掉,换水频繁周期短,浪费水资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便于分离鱼排泄物的养殖装置,以克服现有的鱼缸存频繁换水处理排泄物的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便于分离鱼排泄物的养殖装置,包括外壳体;上述外壳体内设有开口向上的养鱼池,养鱼池的底部设有分离装置,分离装置由多个隔条沿左右方向依次排开构成,相邻隔条之间留有间隙,隔条包括矩形框架和两个弹性层,两弹性层对应封闭矩形框架的通孔的两个端口,弹性层与矩形框架的内壁构成密闭空腔,弹性层的横截面呈波浪形状;矩形框架的左、右端呈弧形面,矩形框架的前后端分别设有前转轴和后转轴,前转轴和后转轴对应贯穿养鱼池的前、后侧壁,前转轴上设有齿轮,外壳体的右侧壁上安装有电机,电机通过链条连接齿轮传动所有隔条同步转动,后转轴内设有与密闭空腔连通的通气孔;外壳体的左侧壁上设有空气压缩机,压缩机装配有多个分流管,分流管上设有放气阀,分流管通过轴承与通气孔的内壁转动连接;外壳体的底端可拆卸安装有底盖。进一步改进地,上述弹性层为橡胶层。进一步改进地,上述底盖通过卡扣连接在上述外壳体的底端。由上述对本技术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的养殖装置通过隔条翻转,快速切换隔条的上、下侧面,附着有排泄物的一侧面朝下,使得排泄物与养鱼池分离,减少排泄物对水质影响,延长鱼缸换水周期,节约用水成本;排泄物集中在弹性层的外表面的凹处,通过空气压缩机与放气阀的配合,对密闭空腔间断性打气,使得弹性层向外膨胀曲张后又恢复形变,朝下的弹性层上的排泄物自动脱落至底盖内,自动清理排泄物,清理后的弹性层可重新切换朝上作为养鱼池的底壁,依次重复操作,进一步延长鱼缸的换水周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养殖装置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养殖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养殖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3,便于分离鱼排泄物的养殖装置,包括外壳体1;上述外壳体1内设有开口向上的养鱼池10,养鱼池10的底部设有分离装置101,分离装置由多个隔条2沿左右方向依次排开构成,相邻隔条2之间留有间隙,优选间隙的宽度为2mm,分离装置101与养鱼池10的左、右侧壁之间的间距为3mm。隔条2包括矩形框架21和两个弹性层22,两弹性层22对应封闭矩形框架21的通孔的两个端口,弹性层22与矩形框架21的内壁构成密闭空腔20,密闭空腔20内有气体,使得密闭空腔20的气压与养鱼池10的水压相互抵消,使得弹性层22不会向密闭空腔20凹进,上述弹性层22为橡胶层。弹性层22的横截面呈波浪形状,弹性层22的外表面呈凹凸面,便于排泄物沉淀集中在弹性层22的凹面处;矩形框架21的前后端分别设有前转轴23和后转轴24,前转轴23和后转轴24对应贯穿养鱼池的前、后侧壁,养鱼池10的前、后侧壁内镶嵌有防水轴承(图中未显示),前转轴21和后转轴22对应插接防水轴承。前转轴23上设有齿轮33,外壳体1的右侧壁上安装有电机3,电机3通过链条31连接齿轮33传动所有隔条2同步转动,快速切换隔条2的上、下侧面,将排泄物与养鱼池10分离,减少底壁上的排泄物,降低金鱼在养鱼池10的底部游动对水质的影响,延长养鱼池10的换水周期,节省用水成本。后转轴24内设有与密闭空腔20连通的通气孔240;外壳体1的左侧壁上设有空气压缩机4,压缩机装配有多个分流管41,分流管41上设有放气阀42,分流管41通过轴承与通气孔240的内壁转动连接;空气压缩机4对上述密闭空腔20内打气,弹性层22向外膨胀曲张,弹性层22的外表面变得圆滑,排泄物在弹性层22的附着力变小,因自身的重力作用向下脱落,使得弹性层22倾斜排泄物后重新作为养鱼池10的底壁使用。放气阀42对密闭空腔20放气,使得弹性层22恢复形变,通过空压机重新对密闭空腔20进行打气,弹性层22再次膨胀曲张,重复进行保证弹性层22上的排泄物清理干净,便于再次朝上作为底壁使用。参照图1和图2,外壳体1的底端可拆卸安装有底盖11,外壳体1与底盖11之间夹设有密封圈13,密封圈13用于防止漏水,上述底盖11通过卡扣12连接在上述外壳体1的底端,排泄物聚集在底盖11内,方便清理排泄物。上述外壳体1的外壁安装有电源32,该电源32用于供电给空气压缩机4和电机32。本技术的养殖装置通过隔条2翻转,快速切换隔条2的上、下侧面,附着有排泄物的一侧面朝下,使得排泄物与养鱼池10分离,减少排泄物对水质影响,延长鱼缸换水周期,节约用水成本;排泄物集中在弹性层22的外表面的凹处,通过空气压缩机4与放气阀42的配合,对密闭空腔20间断性打气,使得弹性层22向外膨胀曲张后又恢复形变,朝下的弹性层22上的排泄物自动脱落至底盖11内,自动清理排泄物,清理后的弹性层22可重新切换朝上作为养鱼池10的底壁,依次重复操作,进一步延长鱼缸的换水周期。上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技术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技术保护范围的行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便于分离鱼排泄物的养殖装置,包括外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内设有开口向上的养鱼池,养鱼池的底部设有分离装置,分离装置由多个隔条沿左右方向依次排开构成,相邻隔条之间留有间隙,隔条包括矩形框架和两个弹性层,两弹性层对应封闭矩形框架的通孔的两个端口,弹性层与矩形框架的内壁构成密闭空腔,弹性层的横截面呈波浪形状;矩形框架的左、右端呈弧形面,矩形框架的前后端分别设有前转轴和后转轴,前转轴和后转轴对应贯穿养鱼池的前、后侧壁,前转轴上设有齿轮,外壳体的右侧壁上安装有电机,电机通过链条连接齿轮传动所有隔条同步转动,后转轴内设有与密闭空腔连通的通气孔;外壳体的左侧壁上设有空气压缩机,压缩机装配有多个分流管,分流管上设有放气阀,分流管通过轴承与通气孔的内壁转动连接;外壳体的底端可拆卸安装有底盖。/n

【技术特征摘要】
1.便于分离鱼排泄物的养殖装置,包括外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内设有开口向上的养鱼池,养鱼池的底部设有分离装置,分离装置由多个隔条沿左右方向依次排开构成,相邻隔条之间留有间隙,隔条包括矩形框架和两个弹性层,两弹性层对应封闭矩形框架的通孔的两个端口,弹性层与矩形框架的内壁构成密闭空腔,弹性层的横截面呈波浪形状;矩形框架的左、右端呈弧形面,矩形框架的前后端分别设有前转轴和后转轴,前转轴和后转轴对应贯穿养鱼池的前、后侧壁,前转轴上设有齿轮,外壳体的右侧壁上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阳斌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海丝堡海洋养殖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