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束口套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63426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1 01: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自动束口套环装置,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上的升降气缸和与升降气缸连接的底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束口机构,所述束口机构包括至少两个外夹爪、与外夹爪数量匹配的内夹爪、张合连接杆、与内夹爪相连的第一连接机构、与外夹爪相连第二连接机构、与第一连接机构相连的第一动力装置和与第二连接机构相连的第二动力装置,所述内夹爪布置在外夹爪内部,所述内夹爪与外夹爪相互间隔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全自动束口套环装置可完成对食用菌袋的束口和套环,相比于传统的人工操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对菌袋不会造成积压变形,保证了菌袋内混合料的质量,且自动化程度高,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全自动束口套环装置
本技术涉及塑料袋封装
,尤其是一种用于食用菌袋的全自动束口套环装置。
技术介绍
用塑料袋栽培生产食用菌是近年来食用菌发展代料栽培的一种生产方式。这样栽培用的塑料袋逐步发展为食用菌专用的料袋,为食用菌产业的广泛开展提供了很大方便。食用菌袋栽培具有占地面积小、成本低、可反复运输、抗感染能力强等优点,因此得到广泛的应用。目前,食用菌培养料在装袋后的密封环节,普遍采用人工束袋套环封口的方式,由于人工封口存在个体差异、技术熟练度的影响,存在封口不标准、料袋被挤压变形等问题,会对食用菌混合料包装质量产生影响;且束口套环全靠人工操作,耗工耗时,效率低下,形成极大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传统人工束袋套环效率低、质量差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食用菌袋的全自动束口套环装置。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全自动束口套环装置,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上的升降气缸和与升降气缸连接的底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束口机构,所述束口机构包括至少两个外夹爪、与外夹爪数量匹配的内夹爪、张合连接杆、与内夹爪相连的第一连接机构、与外夹爪相连第二连接机构、与第一连接机构相连的第一动力装置和与第二连接机构相连的第二动力装置,所述内夹爪布置在外夹爪内部,所述内夹爪与外夹爪相互间隔设置。升降气缸可驱动底板相对于机架进行升降,进而带动底板上的内夹爪和外夹爪同步升降;所述第一动力装置通过第一连接机构可驱动内夹爪张合,第二动力装置通过第二连接机构可驱动外夹爪张合。初始时,夹爪和外夹爪均处于张开状态,食用菌袋位于外夹爪与内夹爪之间,第二动力装置通过第二连接机构驱动外夹爪闭合,外夹爪将食用菌袋的口部进行收拢。由于内夹爪与外夹爪相互间隔设置,因此外夹爪可将食用菌袋的袋口压向内夹爪之间的间隙,第一动力装置再通过第一连接机构驱动内夹爪闭合,食用菌袋的袋口被夹持在内夹爪之间,即完成对食用菌袋的束口。进一步的是,所述第一连接机构包括与内夹爪依次铰接的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第一铜套,所述第一铜套布置在张合连接杆外侧,所述第一动力装置与第二连杆连接。第一动力装置通过第一连接机构可驱动内夹爪张合,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进一步的是,所述第二连接机构包括与外夹爪依次铰接的第三连杆、第四连杆和第二铜套,所述第二铜套布置在张合连接杆外侧。第二动力装置通过第二连接机构可驱动外夹爪张合,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进一步的是,所述外夹爪和内夹爪均为四个,所述内夹爪和外夹爪均沿张合连接杆的中心轴线对称布置,可更好的对食用菌袋进行束口。进一步的是,所述内夹爪端部内侧设置有夹紧机构,所述夹紧机构为弧形的板状结构,所述夹紧机构在内夹爪闭合状态时呈圆柱形,可进一步对食用菌袋的袋口夹紧,提高稳定性。进一步的是,所述夹紧机构上设置有锯齿部,相邻夹紧机构的锯齿部相互间隙配合。锯齿部增大了夹紧机构的边长,增大了夹紧机构与食用菌袋的接触面积,使得食用菌袋进一步被夹紧,而且在翻袋后不易回弹,提高了稳定性。进一步的是,所述夹紧机构由硅橡胶制成,硅橡胶具有一定的弹性且耐磨防滑,在内夹爪闭合时,相邻夹紧机构通过硅橡胶的相互挤压可以将袋口紧紧抓牢、不易松动,进一步提高稳定性。进一步的是,还包括套环机构,套环机构可将套环自动的套在被束口的食用菌袋上。进一步的是,所述套环机构包括依次连接的套环升降气缸、夹环气缸和夹具。套环升降气缸可驱动夹环气缸和夹具同步在竖直方向上做往复运动。所述夹具为两个弧形板,两个弧形板与夹环气缸活塞杆连接。两个弧形板用于固定套环,套环被夹取在两个弧形板之间,夹环气缸可驱动两个弧形板进行张合,进而对套环进行夹取。在内夹爪闭合状态时,套环升降气缸驱动夹具下降,夹具可穿过所述内夹爪将套环套置在被束口的食用菌袋袋口外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的全自动束口套环装置可完成对食用菌袋的束口和套环,相比于传统的人工操作,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对菌袋不会造成积压变形,保证了菌袋内混合料的质量,且自动化程度高,提高了生产效率。2、锯齿部增大了夹紧机构的边长,增大了夹紧机构与食用菌袋的接触面积,使得食用菌袋进一步被夹紧,而且在翻袋后不易回弹,使得食用菌袋被夹持的更加紧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工位一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工位二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工位三结构示意图。图4是束口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束口机构的局部放大图。图6是图4的仰视图。图7是图5中A-A剖视图。图8是图6中B-B的剖视图。图9是夹紧机构的主视图。图10是图8的左视图。图11是图8的俯视图。图中标记为:1、外夹爪;2、内夹爪;301、升降气缸;302、张合连接杆;303、第一动力装置;304第二动力装置;401、第一连杆;402、第二连杆;403、第一铜套;501、第三连杆;502、第四连杆;503、第二铜套;601、套环升降气缸;602、夹环气缸;603、夹具;7、张合连接杆的中心轴线;8、夹紧机构;9、锯齿部;10、机架;11、食用菌袋;12、套环;13、底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10所示,本技术的全自动束口套环装置,包括机架10、设置在机架10上的升降气缸301和与升降气缸301连接的底板13,所述底板13上设置有束口机构,所述束口机构包括四个外夹爪1、四个内夹爪2、张合连接杆302、与内夹爪2相连的第一连接机构、与外夹爪1相连第二连接机构、与第一连接机构相连的第一动力装置和与第二连接机构相连的第二动力装置,所述内夹爪2和外夹爪1均沿张合连接杆的中心轴线7对称布置;所述内夹爪2布置在外夹爪1内部,所述内夹爪2与外夹爪1相互间隔设置;所述第一连接机构包括与内夹爪2依次铰接的第一连杆401、第二连杆402和第一铜套403,所述第一铜套403布置在张合连接杆302外侧,所述第一动力装置与第二连杆402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机构包括与外夹爪1依次铰接的第三连杆501、第四连杆502和第二铜套503,所述第二铜套503布置在张合连接杆302外侧,所述第二动力装置与第四连杆502连接;所述内夹爪2端部内侧设置有夹紧机构8,所述夹紧机构8为弧形的板状结构,所述夹紧机构8在内夹爪2闭合状态时呈圆柱形;所述夹紧机构8上设置有锯齿部9,相邻夹紧机构8的锯齿部9相互间隙配合;所述夹紧机构8由硅橡胶制成;还包括套环机构;所述套环机构包括依次连接的套环升降气缸601、夹环气缸602和夹具603。套环升降气缸601可驱动夹环气缸602和夹具603同步在竖直方向上做往复运动。所述夹具603为两个弧形板,两个弧形板与夹环气缸602活塞杆连接。两个弧形板用于固定套环12,套环12被夹取在两个弧形板之间,夹环气缸602可驱动两个弧形板进行张合,进而对套环12进行夹取。在内夹爪2闭合状态时,套环升降气缸60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全自动束口套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0)、设置在机架(10)上的升降气缸(301)和与升降气缸(301)连接的底板(13),所述底板(13)上设置有束口机构,所述束口机构包括至少两个外夹爪(1)、与外夹爪(1)数量匹配的内夹爪(2)、张合连接杆(302)、与内夹爪(2)相连的第一连接机构、与外夹爪(1)相连第二连接机构、与第一连接机构相连的第一动力装置和与第二连接机构相连的第二动力装置,所述内夹爪(2)布置在外夹爪(1)内部,所述内夹爪(2)与外夹爪(1)相互间隔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全自动束口套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0)、设置在机架(10)上的升降气缸(301)和与升降气缸(301)连接的底板(13),所述底板(13)上设置有束口机构,所述束口机构包括至少两个外夹爪(1)、与外夹爪(1)数量匹配的内夹爪(2)、张合连接杆(302)、与内夹爪(2)相连的第一连接机构、与外夹爪(1)相连第二连接机构、与第一连接机构相连的第一动力装置和与第二连接机构相连的第二动力装置,所述内夹爪(2)布置在外夹爪(1)内部,所述内夹爪(2)与外夹爪(1)相互间隔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束口套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机构包括与内夹爪(2)依次铰接的第一连杆(401)、第二连杆(402)和第一铜套(403),所述第一铜套(403)布置在张合连接杆(302)外侧,所述第一动力装置与第二连杆(402)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束口套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机构包括与外夹爪(1)依次铰接的第三连杆(501)、第四连杆(502)和第二铜套(503),所述第二铜套(503)布置在张合连接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冲熊建兵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哈贝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