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温室立体循环降温系统
本技术属于温室降温
,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温室立体循环降温系统。
技术介绍
我国南方地区夏季的温室内高温高湿,对植物正常生长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目前温室常使用蒸发降温方式(湿帘风机降温和喷雾降温),而传导辐射这些降温方式在实际中应用较少。但在外界环境高湿时,蒸发降温方式效果不明显,且会增大温室内部湿度。传统上常见的通风降温模式主要为整舍降温,其中机械通风成本较高,在热带地区降温能耗较大,故提出通过辐射和对流的垂直降温方式,以适用于南方普遍采用的自然通风模式的温室。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装配式温室立体循环降温系统,解决夏季高温高湿地区温室降温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装配式温室立体循环降温系统,该系统包括:降温装置,用于输送低温循环水以达到降温效果;所述降温装置包括多个可在竖直方向上组合连接的降温管1。运动装置,用于运输降温装置往返于温室内初始位置和指定降温位置;所述运动装置包括运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温室立体循环降温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n降温装置,用于输送低温循环水以达到降温效果;所述降温装置包括多个可在竖直方向上组合连接的降温管(1);/n运动装置,用于运输降温装置往返于温室内初始位置和指定降温位置;所述运动装置包括运动平台(5)和铺设在地面上用于导引运动平台(5)移动的运动轨道(6);/n控制装置,用于向运动装置的运动平台(5)发送控制信号,控制运动平台(5)在运动轨道(6)上的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温室立体循环降温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
降温装置,用于输送低温循环水以达到降温效果;所述降温装置包括多个可在竖直方向上组合连接的降温管(1);
运动装置,用于运输降温装置往返于温室内初始位置和指定降温位置;所述运动装置包括运动平台(5)和铺设在地面上用于导引运动平台(5)移动的运动轨道(6);
控制装置,用于向运动装置的运动平台(5)发送控制信号,控制运动平台(5)在运动轨道(6)上的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温室立体循环降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管(1)的下端设有入水口(2)和出水口(3),上端设有两个连接管口;位于上层的降温管(1)的入水口(2)和出水口(3)分别与其下层的降温管(1)的两个连接管口连接,位于最下层的降温管(1)的入水口(2)和出水口(3)向左右两侧延伸,并分别与供水管(8)和回水管(9)的连接管口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式温室立体循环降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管(8)和回水管(9)铺设在温室内栽培槽(7)的过道两侧,供水管(8)和回水管(9)上均设有多个连接管口。
4.根据权利要求2-3任一项所述的装配式温室立体循环降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轨道(6)铺设于供水管(8)和回水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庞真真,王开济,刘畅,侯耀辉,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海南;46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