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海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装配式温室立体循环降温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634176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1 01: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装配式温室立体循环降温系统,该系统包括:降温装置,用于输送低温循环水以达到降温效果;所述降温装置包括多个可在竖直方向上组合连接的降温管;运动装置,用于运输降温装置往返于温室内初始位置和指定降温位置;所述运动装置包括运动平台和铺设在地面上用于导引运动平台移动的运动轨道;控制装置,用于向运动装置的运动平台发送控制信号,控制运动平台在运动轨道上的移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节约室内空间,采用辐射和对流的方式降低栽培区环境温度,适合于高温高湿地区,且系统可自动化运行节省人力。循环水降温后仍可使用于温室灌溉,节约了水资源。蛇形降温管立体可装配式设计可有针对性的用于攀援蔬菜纵向降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温室立体循环降温系统
本技术属于温室降温
,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温室立体循环降温系统。
技术介绍
我国南方地区夏季的温室内高温高湿,对植物正常生长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目前温室常使用蒸发降温方式(湿帘风机降温和喷雾降温),而传导辐射这些降温方式在实际中应用较少。但在外界环境高湿时,蒸发降温方式效果不明显,且会增大温室内部湿度。传统上常见的通风降温模式主要为整舍降温,其中机械通风成本较高,在热带地区降温能耗较大,故提出通过辐射和对流的垂直降温方式,以适用于南方普遍采用的自然通风模式的温室。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装配式温室立体循环降温系统,解决夏季高温高湿地区温室降温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装配式温室立体循环降温系统,该系统包括:降温装置,用于输送低温循环水以达到降温效果;所述降温装置包括多个可在竖直方向上组合连接的降温管1。运动装置,用于运输降温装置往返于温室内初始位置和指定降温位置;所述运动装置包括运动平台5和铺设在地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温室立体循环降温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n降温装置,用于输送低温循环水以达到降温效果;所述降温装置包括多个可在竖直方向上组合连接的降温管(1);/n运动装置,用于运输降温装置往返于温室内初始位置和指定降温位置;所述运动装置包括运动平台(5)和铺设在地面上用于导引运动平台(5)移动的运动轨道(6);/n控制装置,用于向运动装置的运动平台(5)发送控制信号,控制运动平台(5)在运动轨道(6)上的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温室立体循环降温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
降温装置,用于输送低温循环水以达到降温效果;所述降温装置包括多个可在竖直方向上组合连接的降温管(1);
运动装置,用于运输降温装置往返于温室内初始位置和指定降温位置;所述运动装置包括运动平台(5)和铺设在地面上用于导引运动平台(5)移动的运动轨道(6);
控制装置,用于向运动装置的运动平台(5)发送控制信号,控制运动平台(5)在运动轨道(6)上的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温室立体循环降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管(1)的下端设有入水口(2)和出水口(3),上端设有两个连接管口;位于上层的降温管(1)的入水口(2)和出水口(3)分别与其下层的降温管(1)的两个连接管口连接,位于最下层的降温管(1)的入水口(2)和出水口(3)向左右两侧延伸,并分别与供水管(8)和回水管(9)的连接管口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式温室立体循环降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管(8)和回水管(9)铺设在温室内栽培槽(7)的过道两侧,供水管(8)和回水管(9)上均设有多个连接管口。


4.根据权利要求2-3任一项所述的装配式温室立体循环降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轨道(6)铺设于供水管(8)和回水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庞真真王开济刘畅侯耀辉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海南;4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