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32841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1 00: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马达。实施方式的马达具备定子和转子。定子包含轭部以及从轭部突出的齿。转子的外径相对于定子的外径的比率是0.3以下。另外,定子的轭部的厚度相对于定子的外径的比率是0.1~0.15。

mo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马达
本专利技术涉及马达。
技术介绍
近几年,例如正在推进被用于风扇等的马达的高速旋转化。例如提出了马达通过将定子、转子等的尺寸比最优化,由此获得伴随着超过50,000rpm那样的高速旋转而产生的铁损与铜损的平衡,并能够使马达高效率地工作的技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280022号公报然而,在现有技术中,定子、转子的尺寸比未必被最优化。也就是说,以往在减少铁损、铜损这样的马达的损耗的方面存在改善的余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正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降低马达在高速旋转中的损耗的马达。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实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马达具备定子和转子。上述定子包含轭部以及从上述轭部突出的齿。上述转子的外径相对于上述定子的外径的比率是0.3以下。另外,上述定子的上述轭部的厚度相对于上述定子的外径的比率是0.1~0.1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能够提供一种减少马达在高速旋转中的损耗,能够改善马达效率的马达。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的马达的图。图2是表示使轭部的厚度可变的模拟结果的图。图3是表示使轭部的厚度可变的模拟结果的图。图4是表示使轭部的厚度可变的模拟结果的图。图5是表示使定子的内径可变的模拟条件的图。图6是表示使定子的内径可变的模拟结果的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来说明实施方式的马达。此外,有时附图中的各要素的尺寸的关系、各要素的比率等与现实不同。有时在附图的相互间也包含相互的尺寸的关系、比率不同的部分。首先,使用图1对实施方式的马达1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的马达1的图。以下,对马达1是内转子型的无刷马达的情况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实施方式的马达1具备定子2和转子3。定子2是马达1中的固定件,例如硅素钢板、电磁钢板等这样的软磁性钢板等板状的金属部件被层叠多张而形成。定子2具有:环状的轭部2a、多个齿2b以及线圈2c。另外,定子2的外径A是50mm以下,是比较小型的形状。齿2b从轭部2a的内周面向径向内侧突出。如图1所示,齿2b在周向被均等地配置六个,将对置的两个齿2b作为一组,各组与三相(U相、V相、W相)磁路的各相对应。此外,齿2b并不局限于六个,也可以是三个或者九个,只要是形成三相磁路的个数即可。导线分别被卷绕在齿2b而形成线圈2c。导线例如是由树脂等绝缘部件包覆铜等金属线材的部件。转子3是马达1中的旋转件,具备旋转轴3a和磁铁3b。另外,转子3的外径B相对于定子2的外径A的比率是0.3以下。磁铁3b是筒状的永久磁铁,被固定于旋转轴3a的外周面。磁铁3b例如能够使用铁素体磁铁、钕磁铁等。另外,磁铁3b的外周面空开规定的空隙50(以下,记载为气隙50)地与齿2b对置。即马达1是内转子型。在实施方式的马达1中,将定子2的外径A、转子3的外径B、定子2的内径C以及轭部2a的厚度D设为最优的尺寸比,从而降低铁损以及铜损等这样的马达1的损耗。具体而言,对实施方式的马达1而言,轭部2a的厚度D相对于定子2的外径A的比率是0.1~0.15。此外,关于该点的模拟结果使用图2~图4后述。另外,对于实施方式的马达1而言,气隙50相对于定子2的外径A的比率是0.042~0.064。此外,关于该点的模拟结果使用图5以及图6后述。接下来,使用图2~图4说明定子2的轭部2a的厚度D对损耗产生的影响。图2~图4是表示使轭部2a的厚度D可变的模拟结果的图。首先,使用图2以及图3对以100000rpm旋转的情况下的模拟结果进行说明。另外,图2所示的测定点P1表示模拟中的磁通密度的计测位置。另外,图2示出了模拟中的定子2以及转子3的尺寸条件。具体而言,在模拟中,定子2的外径A被固定为47mm,转子3的外径B被固定为12mm,定子2的内径C被固定为18mm。而且,使定子2的轭部2a的厚度D在3~9mm之间可变。另外,图2所示的图表表示“气隙”、“定子磁通密度”、“铁损(预测值)”、“绕线空间”、“绕线匝数”、“M/W线径”、“标准覆膜外径”、“占空系数”、“M/W导体电阻值”以及“线圈电阻值”。“气隙”表示转子3与齿2b之间的空隙(气隙50)在径向上的长度。“定子磁通密度”表示定子2的测定点P1处的磁通密度。“铁损(预测值)”表示基于磁通密度计算出的铁损的预测值。“绕线空间”表示线圈2c的剖视图中(例如图1)的截面面积。“绕线匝数”表示线圈2c针对齿2b的卷绕数。“M/W(磁铁线)线径”表示除去了线圈2c的绝缘覆膜的导线(即金属线材)的直径的长度。“标准覆膜外径”表示包含线圈2c的绝缘覆膜的导线的直径的长度。“占空系数”表示线圈2c占“绕线空间”的比例。“M/W导体电阻值”表示线圈2c的金属线材的电阻值。“线圈电阻值”表示线圈2c的电阻值。如图2所示,在模拟中,使线圈2c的匝数(卷绕数)以及占空系数固定。换言之,若使轭部2a的厚度D越厚则绕线空间越小,所以为了将占空系数保持为恒定,而使M/W线径、即导线的金属线材较细。另外,图3表示模拟结果中的铜损、铁损、总损耗以及磁通密度的图表。在上述图表中,纵轴表示各参数的值,横轴表示轭部2a的厚度D。此外,图3所示的铁损以及磁通密度的详细数值参照图2的“铁损(预测值)”、“定子磁通密度”。另外,对铜损的计算公式而言,在将电流值设为I,将线圈2c的电阻值设为R的情况下,由铜损=I2×R表示。另外,铁损是将涡流损耗与磁滞损耗合计而得到的值,在100000rpm那样的高速旋转的条件下,通常与磁滞损耗相比涡流损耗尤其变大。涡流损耗的计算公式在将涡流损耗设为Pe,将比例常量设为ke,将板厚设为t,将频率设为f,将最大磁通密度设为Bm,将定子2的电阻率设为ρ的情况下,由Pe=ke(t·f·Bm)2/ρ表示。总损耗是将铜损和铁损合计而得到的值。如图3所示,在轭部2a的厚度D是3mm~9mm的范围内的情况下,对于铜损而言,若轭部2a的厚度D越厚则损耗越大。这因为使轭部2a变厚从而绕线空间减少。因此,为了确保同等的线圈的匝数,导致线圈2c的导线变细。具体而言,导线变细,从而线圈2c的电阻值变大,结果是线圈2c的温度变高,所以损耗变大。另一方面,对于铁损而言,若轭部2a的厚度D越厚则损耗越小。这是因为使轭部2a变厚从而磁通密度变小。具体而言,若磁通密度变小,则涡流损耗降低,结果是线圈2c的温度上升被抑制,所以损耗变小。另外,对于总损耗而言,在轭部2a的厚度D是3mm~6mm之间的情况下,若轭部2a越厚则损耗越小。这是因为在轭部2a的厚度D是3mm~6mm之间的情况下,与铜损的增加相比铁损的降低是显著的。另一方面,对于总损耗而言,在轭部2a的厚度D是6mm~9mm之间的情况下,轭部2a越厚,则损耗越大。这是因为在轭部2a的厚度D是6mm~9mm之间的情况下,铜损的增加与铁损的降低相比是显著的。另外,如图3所示,对于因马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马达,其特征在于,具备:/n定子,该定子包含轭部以及从所述轭部突出的齿;以及/n转子,该转子的外径相对于所述定子的外径的比率是0.3以下,/n所述定子的所述轭部的厚度相对于所述定子的外径的比率是0.1~0.15。/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802 JP 2017-1496451.一种马达,其特征在于,具备:
定子,该定子包含轭部以及从所述轭部突出的齿;以及
转子,该转子的外径相对于所述定子的外径的比率是0.3以下,
所述定子的所述轭部的厚度相对于所述定子的外径的比率是0.1~0.15。


2.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塚诚癸生川幸嗣
申请(专利权)人:美蓓亚三美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