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构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2915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1 00: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变电站建设领域,公开了一种变电站抗侧力构架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变电站构架结构通过设置第一出线梁和第二出线梁两层出线结构,相对于单层出线结构可以有效降低占地面积,由于采用了双层出线结构,使得构架高度增大,因此,导线出线段的构架柱采用格构式柱从而提高构架的抗侧力,从而在减小构架占地面积的情况下,有效提高变电站构架结构的抗侧力,保证结构的稳定性。

Substation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变电站构架结构
本技术涉及变电站建设领域,尤其是一种变电站抗侧力构架结构。
技术介绍
变电站构架主要用于挂载室外的各种架空导线并作为各种电气设备的支撑结构。现行的变电站构架其构架柱通常为人字形,多列人字形构架柱支撑起横向纵向的构架梁体系,这样的支撑结构不利于节省用钢量,导致成本增加。针对上述问题,公开号为CN206071140U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变电站全联合式构架结构,在构架结构外围两列构架柱采用单根柱支撑,中间一列使用人字柱支撑,单根柱与横向构架梁之间设置斜向连接杆,是单根柱、构架梁、人字柱联合成可靠的空间受力体系,在保证结构具有足够支撑稳定性的同时能减少用钢量和土地占用量,降低成本。虽然上述专利申请取得了较好的技术效果,但是仍存在一定问题。其一,虽然利用单根柱结合人字柱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土地占用量,但是,变电站构架整体采用了单层构架,需要较多的构架柱,因而,整体而言仍有进一步缩减用地量和用钢量的可能;其二,该构架柱主要适用于500kV的变电站,对于如750kV等电压更高的变电站而言,其变电站构架整体需要加高,加高后构架抗侧力较差,需要通过加粗构架柱等方式才能满足抗侧力要求,而这无疑会一定程度上增加用钢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占地面积更小,而抗侧力更强的变电站构架结构。本技术公开的变电站构架结构,包括多根构架柱和构架梁,多根构架柱依次排列为第一构架柱列、第二构架柱列和第三构架柱列,所述构架梁包括横向构架梁和纵向构架梁,同一列的各构架柱通过纵向构架梁连接,各构架柱列相对应的构架柱之间通过横向构架梁连接,所述第一构架柱列包括多根单根柱,所述第二构架柱列包括多根人字柱,所述第三构架柱列中包括普通构架段和导线出线段,位于导线出线段的构架柱的中部设置有第一出线梁并且上部设置有第二出线梁,所述第一出线梁与普通构架段的纵向构架梁齐平,第二出线梁高于普通构架段的纵向构架梁,所述导线出线段的构架柱采用格构式柱,所述普通构架段的构架柱采用单根柱。优选地,所述纵向构架梁、横向构架梁、第一出线梁以及第二出线梁均包括弦杆和连接于弦杆之间的腹杆,所述弦杆和腹杆均采用钢管。优选地,所述纵向构架梁、横向构架梁、第一出线梁以及第二出线梁均包括多节梁单元节,所述梁单元节的弦杆端部设置有法兰盘,相邻梁单元节之间通过法兰盘连接。优选地,所述格构式柱包括位于外周的主杆、横向连接主杆的横杆以及斜向连接主杆的斜杆,所述主杆、横杆和斜杆均采用钢管。优选地,所述格构式柱包括多节柱单元节,所述柱单元节的主杆端部设置有法兰盘,所述横杆和斜杆均连接于主杆上靠近法兰盘的位置,相邻的柱单元节通过法兰盘连接。优选地,所述钢管之间采用相贯线焊接。优选地,所述构架柱上设置有地线柱和避雷针,所述地线柱和避雷针均为格构式结构。优选地,所述构架柱上设置有连接板,所述构架梁为包括一根上弦杆和两根下弦杆的三角结构,所述构架梁的两根下弦杆搭设于连接板上。优选地,所述构架梁靠近端部位置的上方设置有斜拉杆,所述斜拉杆两端分别与构架梁以及构架柱相连接。本技术的变电站构架结构通过设置第一出线梁和第二出线梁两层出线结构,相对于单层出线结构可以有效降低占地面积,由于采用了双层出线结构,使得构架高度增大,因此,导线出线段的构架柱采用格构式柱从而提高构架的抗侧力,从而在减小构架占地面积的情况下,有效提高变电站构架结构的抗侧力,保证结构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透视图;图2是构架梁的透视图;图3是格构式柱的透视图;图4是格构式柱与构架梁连接的透视图;图5是人字柱与构架梁连接的透视图。附图标记:第一构架柱列1,第二构架柱列2,第三构架柱列3,单根柱4,人字柱5,格构式柱6,横向构架梁7,纵向构架梁8,第一出线梁9,第二出线梁10,避雷针11,弦杆12,腹杆13,法兰盘14,主杆15,横杆16,连接板17,斜拉杆18,斜杆19。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变电站构架结构,包括多根构架柱和构架梁,多根构架柱依次排列为第一构架柱列1、第二构架柱列2和第三构架柱列3,所述构架梁包括横向构架梁7和纵向构架梁8,同一列的各构架柱通过纵向构架梁8连接,各构架柱列相对应的构架柱之间通过横向构架梁7连接,所述第一构架柱列1包括多根单根柱4,所述第二构架柱列2包括多根人字柱5,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构架柱列3中包括普通构架段和导线出线段,位于导线出线段的构架柱的中部设置有第一出线梁9并且上部设置有第二出线梁10,所述第一出线梁9与普通构架段的纵向构架梁8齐平,第二出线梁10高于普通构架段的纵向构架梁8,所述导线出线段的构架柱采用格构式柱6,所述普通构架段的构架柱采用单根柱4。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的变电站构架结构的整体透视图,其中从左至右依次为第一构架柱列1、第二构架柱列2和第三构架柱列3。在第一构架柱列1和第二构架柱列2与现有的变电站构架一样,分别采用了单根柱4和人字柱5,单根柱4是由单根钢管柱支撑于地面,人字柱5为两根斜向钢管组成人字形结构支撑于地面,且两根斜向钢管之间设置有横向连接杆。第三构架柱列3则进行了较大的改进,第三构架柱列3可分为普通构架段和导线出线段,普通构架段与现有技术一致,也是采用单根柱4结构,而导线出线段设置有第一出线梁9和第二出线梁10两层出线结构,使得出线梁的长度可以降低一倍,也就是说所需的构架柱也会相应减少,从而可以大幅降低构架整体的占地面积。不过双层出线就意味着构架的高度为相应地增加,结构稳定性降低,因此,导线出线段的构架柱采用格构式柱6,从而提高抗侧能力,消除因采用双层出线结构带来的负面影响。因为具有更高的抗侧力,因此,本技术可以适用于高度更高的750kV变电站构架。导线出线段的长度和位置根据实际布线情况而定,以图1为例,所述第三构架柱列3包括两段导线出线段,两段导线出线段之间设有采用单根柱4的普通构架段。除了通过增强自身结构强度来提高抗侧力外,本技术还通过降低体型系数和迎风面积来提高结构的稳定性。如图2所示,所述纵向构架梁8、横向构架梁7、第一出线梁9以及第二出线梁10均包括弦杆12和连接于弦杆12之间的腹杆13,所述弦杆12和腹杆13均采用钢管。传统的腹杆13通常采用角钢,本技术的采用钢管,钢管比传统的角钢腹杆13有更小的体型系数和迎风面积。传统的角钢制作的腹杆13通常通过螺栓连接进行组装,而钢管之间则优选采用相贯线焊接。为了降低现场施工量,所述格构式柱6包括多节柱单元节,所述柱单元节的主杆15端部设置有法兰盘14,所述横杆16和斜杆均连接于主杆15上靠近法兰盘14的位置,相邻的柱单元节通过法兰盘14连接。各节柱单元节可以在工厂中预制完成,运输至现场后,比传统的构架梁减少了节点板和螺栓的用钢量,大大地减少了现场的拼接工作量,节省了场地。比传统的设计方法工期更短,同时降低了用钢量、降低了工程造价。...

【技术保护点】
1.变电站构架结构,包括多根构架柱和构架梁,多根构架柱依次排列为第一构架柱列(1)、第二构架柱列(2)和第三构架柱列(3),所述构架梁包括横向构架梁(7)和纵向构架梁(8),同一列的各构架柱通过纵向构架梁(8)连接,各构架柱列相对应的构架柱之间通过横向构架梁(7)连接,所述第一构架柱列(1)包括多根单根柱(4),所述第二构架柱列(2)包括多根人字柱(5),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构架柱列(3)中包括普通构架段和导线出线段,位于导线出线段的构架柱的中部设置有第一出线梁(9)并且上部设置有第二出线梁(10),所述第一出线梁(9)与普通构架段的纵向构架梁(8)齐平,第二出线梁(10)高于普通构架段的纵向构架梁(8),所述导线出线段的构架柱采用格构式柱(6),所述普通构架段的构架柱采用单根柱(4)。/n

【技术特征摘要】
1.变电站构架结构,包括多根构架柱和构架梁,多根构架柱依次排列为第一构架柱列(1)、第二构架柱列(2)和第三构架柱列(3),所述构架梁包括横向构架梁(7)和纵向构架梁(8),同一列的各构架柱通过纵向构架梁(8)连接,各构架柱列相对应的构架柱之间通过横向构架梁(7)连接,所述第一构架柱列(1)包括多根单根柱(4),所述第二构架柱列(2)包括多根人字柱(5),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构架柱列(3)中包括普通构架段和导线出线段,位于导线出线段的构架柱的中部设置有第一出线梁(9)并且上部设置有第二出线梁(10),所述第一出线梁(9)与普通构架段的纵向构架梁(8)齐平,第二出线梁(10)高于普通构架段的纵向构架梁(8),所述导线出线段的构架柱采用格构式柱(6),所述普通构架段的构架柱采用单根柱(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电站构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构架梁(8)、横向构架梁(7)、第一出线梁(9)以及第二出线梁(10)均包括弦杆(12)和连接于弦杆(12)之间的腹杆(13),所述弦杆(12)和腹杆(13)均采用钢管。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电站构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构架梁(8)、横向构架梁(7)、第一出线梁(9)以及第二出线梁(10)均包括多节梁单元节,所述梁单元节的弦杆(12)端部设置有法兰盘(14),相邻梁单元节之间通过法兰盘(14)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电站构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根伟翟景国陈兴伟詹杰葛华马丽琼毕涛李秋熠诸琨成聪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电力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