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转插接的墙板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28705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31 23:55
一种旋转插接的墙板连接结构,母件包括承接头、设置在承接头一侧的第一安装板及设置在承接头另一侧的第二安装板,所述承接头上设有U型开槽,所述U型开槽的底部设有第一台阶面结构,所述台阶面结构包括第一平面、与第一平面相连的第一斜面及与第一斜面相连的第二平面;所述子件包括插接头及设置在插接头上的第三安装板,所述插接头底面采用第二台阶面结构,所述第二台阶面结构包括第三平面、与第三平面相连的第二斜面及与第二斜面相连的第四平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连接结构通过在母件上设置第一台阶面结构,同时在子件上设置第二台阶面结构,使得墙板安装时在阴角处无需预留出安装空间,保证了阴角处的防水性能与连接强度。

A wall panel connection structure with rotary plu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旋转插接的墙板连接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装饰
,具体涉及一种旋转插接的墙板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在现在家居装修中,人们开始渐渐不再满足于简单的墙面粉刷,开始用墙纸与一些其他墙面装饰来进行墙面美化,但往往这些装饰容易导致室内甲醛含量上升,导致短时间内无法入住,甚至若室内甲醛排放周期较长,则对未来入住都会有长久的影响,对人的身体健康有着巨大的隐患,或者直接使用墙面板加饰面进行安装,这在装配式整体装修中使用较为常见。装配式装修中针对墙面饰面安装的安装方式主要以插接为主,但传统的墙板插接形式需要在阴角处预留出插件空间,导致阴角竖向龙骨无法预先安装,且存在防水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结构合理的一种旋转插接的墙板连接结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旋转插接的墙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母件及子件,所述母件包括承接头、设置在承接头一侧的第一安装板及设置在承接头另一侧的第二安装板,所述承接头上设有U型开槽,所述U型开槽的底部设有第一台阶面结构,所述第一台阶面结构包括第一平面、与第一平面相连的第一斜面及与第一斜面相连的第二平面;所述子件包括插接头及设置在插接头上的第三安装板,所述插接头底面采用第二台阶面结构,所述第二台阶面结构包括第三平面、与第三平面相连的第二斜面及与第二斜面相连的第四平面;所述母件与子件之间通过第一台阶面结构与第二台阶面结构旋转插接或平接配合。所述的一种旋转插接的墙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母件上的第一安装板上设有第一竖板,所述第一竖板与承接头之间平行设置,从而在第一安装板上形成第一U型安装槽。所述的一种旋转插接的墙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子件上的第三安装板上设有第二竖板,所述第二竖板与插接头之间平行设置,从而在第三安装板上形成第二U型安装槽。所述的一种旋转插接的墙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竖板上设有第一倒刺结构。所述的一种旋转插接的墙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竖板上设有第二倒刺结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连接结构通过在母件上设置第一台阶面结构,同时在子件上设置第二台阶面结构,使得墙板安装时在阴角处无需预留出安装空间,保证了阴角处的防水性能与连接强度,同时于插接位置可以满足防水、保证墙面平整度、连接强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安装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旋转插接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母件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子件结构示意图;图中:1-母件,101-第一安装板,102-第一竖板,103-承接头,104-U型开槽,105-第二安装板,106-第一斜面,107-第二平面,108-第一平面,109-第一U型安装槽,2-子件,201-插接头,202-第二U型安装槽,203-第二竖板,204-第三安装板,205-第三平面,206-第二斜面,207-第四平面,3-墙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2所示,一种旋转插接的墙板连接结构,包括母件1及子件2,母件1包括承接头103、设置在承接头103一侧的第一安装板101及设置在承接头103另一侧的第二安装板105,所述母件1通过第一安装板101与墙板3固定连接,母件1通过第二安装板105与龙骨固定连接;承接头103上设有U型开槽104,U型开槽104的底部设有第一台阶面结构,台阶面结构包括第一平面108、与第一平面108相连的第一斜面106及与第一斜面106相连的第二平面107。母件1上的第一安装板101上设有第一竖板102,第一竖板102与承接头103之间平行设置,从而在第一安装板101上形成第一U型安装槽109;第一竖板102上设有第一倒刺结构,第一U型安装槽109及第一倒刺结构用于与墙板3背面型材卡接固定。子件2包括插接头201及设置在插接头201上的第三安装板204,插接头201底面采用第二台阶面结构,所述第二台阶面结构包括第三平面205、与第三平面205相连的第二斜面206及与第二斜面206相连的第四平面207;所述母件1与子件2之间通过第一台阶面结构与第二台阶面结构旋转插接或平接配合。子件2上的第三安装板204上设有第二竖板203,第二竖板203与插接头201之间平行设置,从而在第三安装板204上形成第二U型安装槽202;第二竖板203上设有第二倒刺结构;第二U型安装槽202及第二倒刺结构用于与墙板3背面型材卡接固定。当母件1与子件2之间安装间隙较小时,母件1与子件2旋转插接,子件2上的插接头从第二平面107进入、经过第一斜面106,再经过第一平面108,最后,母件1上的第一平面108、第一斜面106、第二平面107与子件2上第三平面205、第二斜面206、第四平面207分别贴合。当母件1与子件2之间安装间隙较大时,母件1与子件2平接,子件2上的插接头直接水平插入母件1的U型开槽104内,最后母件1上的第一平面108、第一斜面106、第二平面107与子件2上第三平面205、第二斜面206、第四平面207分别贴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旋转插接的墙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母件(1)及子件(2),所述母件(1)包括承接头(103)、设置在承接头(103)一侧的第一安装板(101)及设置在承接头(103)另一侧的第二安装板(105),所述承接头(103)上设有U型开槽(104),所述U型开槽(104)的底部设有第一台阶面结构,所述第一台阶面结构包括第一平面(108)、与第一平面(108)相连的第一斜面(106)及与第一斜面(106)相连的第二平面(107);所述子件(2)包括插接头(201)及设置在插接头(201)上的第三安装板(204),所述插接头(201)底面采用第二台阶面结构,所述第二台阶面结构包括第三平面(205)、与第三平面(205)相连的第二斜面(206)及与第二斜面(206)相连的第四平面(207);所述母件(1)与子件(2)之间通过第一台阶面结构与第二台阶面结构旋转插接或平接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转插接的墙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母件(1)及子件(2),所述母件(1)包括承接头(103)、设置在承接头(103)一侧的第一安装板(101)及设置在承接头(103)另一侧的第二安装板(105),所述承接头(103)上设有U型开槽(104),所述U型开槽(104)的底部设有第一台阶面结构,所述第一台阶面结构包括第一平面(108)、与第一平面(108)相连的第一斜面(106)及与第一斜面(106)相连的第二平面(107);所述子件(2)包括插接头(201)及设置在插接头(201)上的第三安装板(204),所述插接头(201)底面采用第二台阶面结构,所述第二台阶面结构包括第三平面(205)、与第三平面(205)相连的第二斜面(206)及与第二斜面(206)相连的第四平面(207);所述母件(1)与子件(2)之间通过第一台阶面结构与第二台阶面结构旋转插接或平接配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显扬周东珊余广王金泉潘清唐天义高宇臻王可段溢政黄慧王倩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亚厦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