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角型饰面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7724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5 15: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折角型饰面板,包括饰面板本体,所述饰面板本体包括基层和装饰层,所述饰面板本体的两侧均设有卡装槽,所述饰面板本体的下表面上均匀间隔设有若干开槽,若干所述开槽将所述饰面板本体均匀分隔为若干连接块,若干所述连接块向上翻折后呈矩形体的凸起端状,所述凸起端由相邻三块所述连接块连接组成,包括两侧竖直且对称设置的侧连接块和垂直连接在两块所述侧连接块之间的上连接块,所述上连接块的上端敞口且两侧设有卡槽,所述卡槽之间卡设有木纹起伏面。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具备石晶面板本身的整洁美观性,并且通过折角结构形成均匀凸起的装饰层面,能够用于酒店大厅等墙面的装饰,具备更高的美观性。

Angled vene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折角型饰面板
本技术涉及饰面板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折角型饰面板。
技术介绍
市面上大多装饰板是采用高密度纤维板或者实木复合板材,还有部分木屑压制的颗粒板,都含有甲醛和刺鼻的味道,环保性能大打折扣,另外板材自身会因环境中的潮湿而吸收水分而变形,稳定性差,热胀冷缩系数大,且不防火,亦不防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折角型饰面板,不仅具备石晶面板本身的整洁美观性,并且通过折角结构形成均匀凸起的装饰层面,能够用于酒店大厅等墙面的装饰,具备更高的美观性,并且通过加固结构稳固装饰层面与墙面之间的连接,保证能牢固的固定在墙面上。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折角型饰面板,包括饰面板本体,所述饰面板本体包括基层和设于所述基层表面的装饰层,所述饰面板本体为一长方体结构,所述饰面板本体的两侧均向内凹陷开设有卡装槽,所述卡装槽内嵌入设有连接条,所述饰面板本体的下表面上均匀间隔设有若干开槽,若干所述开槽将所述饰面板本体均匀分隔为若干连接块,若干所述连接块向上翻折后呈矩形体的凸起端状,所述凸起端由相邻三块所述连接块连接组成,包括两侧竖直且对称设置的侧连接块和垂直连接在两块所述侧连接块之间的上连接块,所述上连接块的上端敞开设置,敞口处两侧设有卡槽,所述卡槽之间卡设有木纹起伏面,所述上连接块的内部竖直贯穿开设有若干并排且等距设置的螺钉孔。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上连接块的两端均与两块所述侧连接块无缝连接,所述上连接块与所述侧连接块的缝隙通过扣钉连接加固。r>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若干所述连接块均呈等腰梯形体状,相邻所述连接块之间通过底层薄边一体式连接。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凸起端为多个且均呈凸出的矩形体状,所述凸起端与所述饰面板本体两侧的连接端呈垂直状设置。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开槽呈90°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不仅具备石晶面板本身的整洁美观性,并且通过折角结构形成均匀凸起的装饰层面,能够用于酒店大厅等墙面的装饰,具备更高的美观性,并且通过内部螺钉的加固结构稳固装饰层面与墙面之间的连接,通过导入螺钉与墙面起到支撑作用,保证能牢固的固定在墙面上。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饰面板本体的正视图;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饰面板本体;2、基层;3、装饰层;4、卡装槽;5、开槽;6、连接块;7、凸起端;8、侧连接块;9、上连接块;10、卡槽;11、木纹起伏面;12、螺钉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和图2,本技术实施例包括:一种折角型饰面板,包括饰面板本体1,所述饰面板本体1包括基层2和设于所述基层2表面的装饰层3,所述饰面板本体1为一长方体结构,所述饰面板本体1的两侧均向内凹陷开设有卡装槽4,所述卡装槽4内嵌入设有连接条,所述饰面板本体1的下表面上均匀间隔设有若干开槽5,若干所述开槽5将所述饰面板本体1均匀分隔为若干连接块6,若干所述连接块6向上翻折后呈矩形体的凸起端状,所述凸起端7由相邻三块所述连接块6连接组成,包括两侧竖直且对称设置的侧连接块8和垂直连接在两块所述侧连接块8之间的上连接块9,所述上连接块9的上端敞开设置,敞口处两侧设有卡槽10,所述卡槽10之间卡设有木纹起伏面11,所述上连接块9的内部竖直贯穿开设有若干并排且等距设置的螺钉孔12。另外,所述上连接块9的两端均与两块所述侧连接块8无缝连接,所述上连接块9与所述侧连接块8的缝隙通过扣钉连接加固。另外,若干所述连接块6均呈等腰梯形体状,相邻所述连接块6之间通过底层薄边一体式连接。另外,所述凸起端7为多个且均呈凸出的矩形体状,所述凸起端7与所述饰面板本体1两侧的连接端呈垂直状设置。另外,所述开槽5呈90°状。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饰面板本体1包括基层2和设于基层2表面的装饰层3,饰面板本体1为一长方体结构,饰面板本体1的两侧均向内凹陷开设有卡装槽4,卡装槽4内嵌入设有连接条,在卡装槽4内装入连接条,从而在拼接饰面板时,将另一饰面板的卡槽卡入连接条外形成无缝隙固定。饰面板本体1的下表面上均匀间隔设有若干开槽5,便于形成自由折角端,开槽5呈90°状,若干开槽5将饰面板本体1均匀分隔为若干连接块6,若干连接块6均呈等腰梯形体状,相邻连接块6之间通过底层薄边一体式连接,若干连接块6向上翻折后呈矩形体的凸起端状,所述凸起端7由相邻三块连接块6连接组成,包括两侧竖直且对称设置的侧连接块8和垂直连接在两块侧连接块8之间的上连接块9,凸起端7为多个且均呈凸出的矩形体状,上连接块9的两端均与两块所述侧连接块8无缝连接,上连接块9与侧连接块8的缝隙通过扣钉连接加固,提高连接的稳定性,凸起端7与饰面板本体1两侧的连接端呈垂直状设置,上连接块9的上端敞开设置,敞口处两侧设有卡槽10,卡槽10之间卡设有木纹起伏面11,木纹起伏面11更加美观并且触感更强烈,并且通过卡槽10的设置变得便于拆卸,能够将其从卡槽10内卸出后便于将螺钉导入内部的螺钉孔12内,从而使螺钉在装饰层与墙面之间起到支撑加固的作用,提高其固定在墙面上的稳定性,上连接块9的内部竖直贯穿开设有若干并排且等距设置的螺钉孔12。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折角型饰面板,包括饰面板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饰面板本体包括基层和设于所述基层表面的装饰层,所述饰面板本体为一长方体结构,所述饰面板本体的两侧均向内凹陷开设有卡装槽,所述卡装槽内嵌入设有连接条,所述饰面板本体的下表面上均匀间隔设有若干开槽,若干所述开槽将所述饰面板本体均匀分隔为若干连接块,若干所述连接块向上翻折后呈矩形体的凸起端状,所述凸起端由相邻三块所述连接块连接组成,包括两侧竖直且对称设置的侧连接块和垂直连接在两块所述侧连接块之间的上连接块,所述上连接块的上端敞开设置,敞口处两侧设有卡槽,所述卡槽之间卡设有木纹起伏面,所述上连接块的内部竖直贯穿开设有若干并排且等距设置的螺钉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折角型饰面板,包括饰面板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饰面板本体包括基层和设于所述基层表面的装饰层,所述饰面板本体为一长方体结构,所述饰面板本体的两侧均向内凹陷开设有卡装槽,所述卡装槽内嵌入设有连接条,所述饰面板本体的下表面上均匀间隔设有若干开槽,若干所述开槽将所述饰面板本体均匀分隔为若干连接块,若干所述连接块向上翻折后呈矩形体的凸起端状,所述凸起端由相邻三块所述连接块连接组成,包括两侧竖直且对称设置的侧连接块和垂直连接在两块所述侧连接块之间的上连接块,所述上连接块的上端敞开设置,敞口处两侧设有卡槽,所述卡槽之间卡设有木纹起伏面,所述上连接块的内部竖直贯穿开设有若干并排且等距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小晨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沐时代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