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内隔墙板安装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2843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31 23: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建筑内隔墙板安装组件,涉及装配式建筑领域,用于将内隔墙板与墙、顶面结构体的面连接,该安装组件包括:第一夹持件、第二夹持件和双向螺栓机构;第一夹持件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用于与墙、顶面结构体的面连接,第二连接部上设置有第一通孔;第二夹持件包括第三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第三连接部用于与墙、顶面结构体的面连接,第四连接部上设置有第二通孔;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分别连接在内隔墙板的相对两侧,双向螺栓机构依次贯穿第二连接部、内隔墙板和第四连接部并将三者连接,以使内隔墙板通过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连接在墙、顶面结构体的面上。

Assembly type building internal partition board installation compon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装配式建筑内隔墙板安装组件
本技术涉及装配式建筑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内隔墙板安装组件。
技术介绍
内隔墙板用于分隔室内空间。目前装配式建筑内隔墙板安装一般是在内隔墙板预制生产时,在内隔墙板与墙柱面连接端预留钢筋,在内隔墙板安装到预设位置时,通过临时支撑固定,再与墙柱交接点预留的钢筋进行绑扎或焊接,支模板、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达到规定的强度后,再通过内隔墙板顶部的预置埋件与顶板或梁下的预置埋件采用焊接进行连接处理。运用此工艺时,墙柱面与内隔墙板交接处在预制生产时需要预留钢筋,到装配式建筑现场安装时仍需要使用支模板、浇筑混凝土等,需要消耗大量人工、材料和机械,预置埋件需要焊接,也增加现场火灾隐患,且施工周期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内隔墙板安装组件,以解决现有装配式建筑内隔墙板安装施工技术中,需要在内隔墙板与其他墙柱体交接处需使用的模板、绑扎或焊接钢筋、现浇混凝土而增加成本,增加施工周期等问题。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装配式建筑内隔墙板安装组件,用于将内隔墙板与墙、顶面结构体的面连接,所述装配式建筑内隔墙板安装组件包括:第一夹持件、第二夹持件和双向螺栓机构;所述第一夹持件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用于与墙、顶面结构体的面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夹持件包括第三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所述第三连接部用于与墙、顶面结构体的面连接,所述第四连接部上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分别连接在所述内隔墙板的相对两侧,所述双向螺栓机构依次贯穿所述第二连接部、内隔墙板和第四连接部并将三者连接,以使所述内隔墙板通过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连接在所述墙、顶面结构体的面上。进一步的,所述双向螺栓机构包括螺杆、第一锥套、双头膨胀套管、第二锥套和沉头螺母;所述沉头螺母的头部为多边形;所述第一通孔为沉头孔,且沉头孔的头部孔形与所述沉头螺母的头部对应,用于防止所述沉头螺母转动;所述第一锥套、双头膨胀套管套接在所述螺杆上,且所述第一锥套相比于所述双头膨胀套管更靠近所述螺栓的头部,且所述第一锥套的锥面朝向所述双头膨胀套管;所述第二锥套套接在所述沉头螺母上,且所述第二锥套的锥面背向所述沉头螺母的头部;所述第一锥套和第二锥套用于在所述螺杆与沉头螺母连接时,插入到所述螺杆与所述双头膨胀套管之间,以使所述双头膨胀套管膨胀变形。进一步的,所述双向螺栓机构包括第一调距套和第二调距套,所述第一调距套套接在所述螺杆上,且位于所述螺杆的头部与第一锥形套之间;所述第二调距套套接在所述沉头螺母上,且位于所述沉头螺母的头部与第二锥形套之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夹角与所述第三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的夹角互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夹角与所述第三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的夹角均为9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三连接部上均设置有第三通孔,以使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三连接部能够通过螺栓与墙、顶面结构体的面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第三通孔均为沉头孔。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三连接部均为圆形的板状结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装配式建筑内隔墙板安装组件,装配式建筑内隔墙板安装组件用于将内隔墙板与墙、顶面结构体的面连接,所述装配式建筑内隔墙板安装组件包括:第一夹持件、第二夹持件和双向螺栓机构;所述第一夹持件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用于与墙、顶面结构体的面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夹持件包括第三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所述第三连接部用于与墙、顶面结构体的面连接,所述第四连接部上设置有第二通孔。安装时,调节内隔墙板安装到位并临时支撑后,可以先将所述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分别放置在所述内隔墙板的相对两侧,并利用双向螺栓机构将所述第二连接部、内隔墙板和第四连接部连接,然后将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固定连接在墙、顶面结构体的面上,然后去除临时固定。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装配式建筑内隔墙板安装组件,可以在内隔墙板端的任一位置安装,不需墙柱面、顶板或梁底部预留钢筋,预置埋件,可以根据室内空间的使用要求,以及用户的个性化需求进行多次调整内隔墙板的位置,满足空间布局的再调整;安装简便,可以极大地提高装配化率,降低工程成本,缩短施工工期。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装配式建筑内隔墙板安装组件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装配式建筑内隔墙板安装组件的第一夹持件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装配式建筑内隔墙板安装组件的第一夹持件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装配式建筑内隔墙板安装组件的第二夹持件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装配式建筑内隔墙板安装组件的第二夹持件的俯视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装配式建筑内隔墙板安装组件的双向螺栓机构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2提供的装配式建筑内隔墙板安装组件的示意图。图标:100-第一夹持件;110-第一连接部;120-第二连接部;121-第一通孔;200-第二夹持件;210-第三连接部;220-第四连接部;221-第二通孔;300-双向螺栓机构;310-螺杆;320-第一锥套;330-双头膨胀套管;340-第二锥套;350-沉头螺母;360-第一调距套;370-第二调距套;400-内隔墙板主体;500-墙、顶面结构体;600-第三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装配式建筑内隔墙板安装组件可以用于发泡混凝土等轻质混凝土预制装配式内隔墙板和一般钢筋混凝土装配式内隔墙板与墙柱面、顶面结构体(简称墙、顶面结构体)的安装。实施例1如图1-图6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装配式建筑内隔墙板安装组件,装配式建筑内隔墙板安装组件用于将内隔墙板与墙、顶面结构体500的面连接,所述装配式建筑内隔墙板安装组件包括:第一夹持件100、第二夹持件200和双向螺栓机构300;所述第一夹持件100包括第一连接部110和第二连接部120,所述第一连接部110用于与墙、顶面结构体500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120上设置有第一通孔121;所述第二夹持件200包括第三连接部210和第四连接部220,所述第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建筑内隔墙板安装组件,用于将内隔墙板与墙、顶面结构体的面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式建筑内隔墙板安装组件包括:第一夹持件、第二夹持件和双向螺栓机构;/n所述第一夹持件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用于与墙、顶面结构体的面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上设置有第一通孔;/n所述第二夹持件包括第三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所述第三连接部用于与墙、顶面结构体的面连接,所述第四连接部上设置有第二通孔;/n所述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分别连接在所述内隔墙板的相对两侧,所述双向螺栓机构依次贯穿所述第二连接部、内隔墙板和第四连接部并将三者连接,以使所述内隔墙板通过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连接在所述墙、顶面结构体的面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建筑内隔墙板安装组件,用于将内隔墙板与墙、顶面结构体的面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式建筑内隔墙板安装组件包括:第一夹持件、第二夹持件和双向螺栓机构;
所述第一夹持件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用于与墙、顶面结构体的面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上设置有第一通孔;
所述第二夹持件包括第三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所述第三连接部用于与墙、顶面结构体的面连接,所述第四连接部上设置有第二通孔;
所述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分别连接在所述内隔墙板的相对两侧,所述双向螺栓机构依次贯穿所述第二连接部、内隔墙板和第四连接部并将三者连接,以使所述内隔墙板通过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连接在所述墙、顶面结构体的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建筑内隔墙板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螺栓机构包括螺杆、第一锥套、双头膨胀套管、第二锥套和沉头螺母;
所述沉头螺母的头部为多边形;所述第一通孔为沉头孔,且沉头孔的头部孔形与所述沉头螺母的头部对应,用于防止所述沉头螺母转动;
所述第一锥套、双头膨胀套管套接在所述螺杆上,且所述第一锥套相比于所述双头膨胀套管更靠近所述螺栓的头部,且所述第一锥套的锥面朝向所述双头膨胀套管;
所述第二锥套套接在所述沉头螺母上,且所述第二锥套的锥面背向所述沉头螺母的头部;
所述第一锥套和第二锥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桂余王金洲姜卫平程海庆江虹李洪霞金丽徐燕茹李志刚孙浩潘守信董来恩康雷宋长婷李久锦张晶晶孙乐行孙成杰张海英顾厚绪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华特建筑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