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匹配的射频收发开关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28082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31 23: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匹配的射频收发开关电路,包括:射频功率放大器PA的负载Balun、第一收发开关K1、第二收发开关K2、第三收发开关K3、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电感L1;其中,所述负载Balun的初级线圈连接用于输出大功率信号的放大电路PA,所述负载Balun的初级线圈与所述PA的连接端连接第三收发开关K3;所述第三收发开关K3另一端连接公共接地端VSS;所述负载Balun的次级线圈的两端连接第一电容C1的一端和第二电容C2的一端;所述电感L1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所述第二收发开关K2一端连接VSS,另一端接入所述第二电容C2和所述电感L1之间;所述第一收发开关K1一端连接VSS,另一端接入所述第一电容C1和所述电感L1之间;所述电感L1连接低噪声放大器LNA的两个端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匹配的射频收发开关电路
本专利技术涉及射频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带匹配的射频收发开关电路。
技术介绍
通常,在天线端口采用开关切换的方式,分时将天线端口与发射机或者接收机相连,当天线通过开关管连接至发射端(接收端)时,发射端(接收端)的开关管引入的插入损耗应当尽可能小,在CMOS工艺中,一般电路会采用较大尺寸的MOS管,而接收端(发射端)开关管两端的寄生电容要尽可能小,从而使得发射端与接收端实现很好的隔离。开关管的插入损耗与隔离需要折中考虑。随着工艺的进一步缩减与射频前端电路性能的进一步优化,传统的开关切换方式不能满足新的设计要求,因此需要改变传统的收发切换方式,通过新的结构减少插入损耗,提高发射端与接收端的隔离。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匹配的射频收发开关电路。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带匹配的射频收发开关电路,所述电路包括:射频功率放大器PA的负载Balun、第一收发开关K1、第二收发开关K2、第三收发开关K3、第一电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匹配的射频收发开关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包括:射频功率放大器PA的负载Balun、第一收发开关K1、第二收发开关K2、第三收发开关K3、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电感L1;其中,/n所述负载Balun的初级线圈连接用于输出大功率信号的放大电路PA,所述负载Balun的初级线圈与所述PA的连接端连接第三收发开关K3;所述第三收发开关K3另一端连接公共接地端VSS;/n所述负载Balun的次级线圈的两端连接第一电容C1的一端和第二电容C2的一端;所述电感L1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n所述第二收发开关K2一端连接VSS,另一端接入所述第二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匹配的射频收发开关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包括:射频功率放大器PA的负载Balun、第一收发开关K1、第二收发开关K2、第三收发开关K3、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电感L1;其中,
所述负载Balun的初级线圈连接用于输出大功率信号的放大电路PA,所述负载Balun的初级线圈与所述PA的连接端连接第三收发开关K3;所述第三收发开关K3另一端连接公共接地端VSS;
所述负载Balun的次级线圈的两端连接第一电容C1的一端和第二电容C2的一端;所述电感L1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
所述第二收发开关K2一端连接VSS,另一端接入所述第二电容C2和所述电感L1之间;
所述第一收发开关K1一端连接VSS,另一端接入所述第一电容C1和所述电感L1之间;
所述电感L1连接低噪声放大器LNA的两个端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频收发开关电路处于发射阶段时,所述第一收发开关K1、所述第二收发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雨晴
申请(专利权)人:中科威发半导体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