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过路管线保护结构及过路管线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市政工程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过路管线保护结构及过路管线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密集建成区已有管保护及迁改过程中发现,原状通讯(移动、联通、电线、广电的光缆)、电力等过路管线埋设较浅,原有保护套管大多已变形甚至破损严重,不仅造成现状道路局部凹陷的病害发生,还对现状管线的功能造成影响。常规保护施工作业步骤:第1步:横过现状道路时首先封闭现状道路1~2车道;第2步:切割管线范围内路面;第3步:人工挖出原有电缆。第4步:切断线缆。第5步:埋设新套管。第6步:回填浇筑砼恢复路面;第7步:待混凝土满足强度要求。第八步:重复第1~7步直至整条过路管线套管埋设及路面恢复完毕;过程既繁琐,又耗费时间;套管埋设完成一段时间后,会再次出现上述问题,且过程中需切断线缆一段时间,给沿线居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过路管线保护结构及过路管线施工方法,旨在解决现有过路管线通过套管埋设保护容易出现变形甚至破损且操作施工时需要切断线缆的问题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过路管线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层依次叠放的线固定件;其中,/n任意相邻两层所述线固定件相对侧均设置有若干个沿所述线固定件的宽度方向并排设置的保护槽,相邻两层所述线固定件的保护槽一一对应设置且围设成通槽,用以穿设过路管线,以对其进行保护加固。/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过路管线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层依次叠放的线固定件;其中,
任意相邻两层所述线固定件相对侧均设置有若干个沿所述线固定件的宽度方向并排设置的保护槽,相邻两层所述线固定件的保护槽一一对应设置且围设成通槽,用以穿设过路管线,以对其进行保护加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路管线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固定件包括若干个段平铺在同一平面上的固定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过路管线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
相邻两段所述固定段之间通过插设在所述固定段内的连接件相连接,用以对所述固定段之间的位置进行限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过路管线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
位于奇数层高上的相邻固定段之间形成的砌缝,与位于偶数层高上的相邻固定段之间形成的砌缝之间为错缝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过路管线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
相邻两层所述线固定件之间通过相适配的连接结构紧密配合,以对相邻两层所述线固定件之间进行限位。
6.一种过路管线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制作步骤,根据过路管线的层数以及各层过路管线的数量,进行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过路管线保护结构的制作;
开挖步骤,在交通量小于预设通行量时,开挖过路管线,并平整过路管线位置的原垫层;
技术研发人员:祁化明,聂寒,付添,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