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纺织机械的均速送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62667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31 23: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纺织机械的均速送经装置,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外壁四角均安装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顶端螺纹连接有螺栓的一端,且螺栓的另一端延伸出连接座的下表面,所述基座的顶端左右两侧分别卡接有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左侧安装有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腔后侧左端与其内腔前侧右端分别通过轴承安装有第一连接柱和第二连接柱。该纺织机械的均速送经装置采用间歇转动的方式进行送经作业,使其送经均匀,不会出现云织、长短码等现象,大大提高了成品率,并且,具有报警功能,减少了工作人员许多不必要的麻烦,使用灵活,实用性强,满足现有市场上的使用需求,适合推广。

An average speed let off device of textile machine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纺织机械的均速送经装置
本技术涉及纺织机械设备
,具体为一种纺织机械的均速送经装置。
技术介绍
纺织机械把天然纤维或化学纤维加工成为纺织品所需要的各种机械设备,广义的纺织机械还包括生产化学纤维的化工机械,纺织机械是纺织工业的生产手段和物质基础,其技术水平、质量和制造成本直接关系到纺织工业的发展,目前,现有的纺织机械送经装置在工作时,大多采用连续转动的方式进行送经作业,但这样很容易出现送经不均匀的现象,从而造成织疵如云织、长短码等,大大降低了成品率,给工作人员带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因此,基于以上缺点,现推出一种纺织机械的均速送经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纺织机械的均速送经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纺织机械的均速送经装置,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外壁四角均安装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顶端螺纹连接有螺栓的一端,且螺栓的另一端延伸出连接座的下表面,所述基座的顶端左右两侧分别卡接有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左侧安装有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腔后侧左端与其内腔前侧右端分别通过轴承安装有第一连接柱和第二连接柱,所述第一连接柱的前侧卡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外壁圆周均开设有凹槽,所述第二连接柱的后侧卡接有挡块,所述挡块的后侧卡接有转盘,所述转盘的前侧左端设置有与凹槽相匹配的柱体;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右侧螺钉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左侧输出端通过联轴器锁紧有圆杆的一端,所述圆杆的另一端延伸进壳体的内腔且与转盘的后侧中心位置相卡接,所述连接块的前侧中心位置安装有连接杆的一端,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依次贯穿壳体和第一连接板的外壁且卡接有圆盘,所述圆盘的外壁圆周均开设有通孔,所述连接杆的外壁过盈配合有主动织辊,所述转动机构与第一连接板的内侧通过轴承安装有从动织辊,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左侧设置有红外线发射器,所述基座的顶端左侧螺钉连接有报警器,所述报警器的顶端安装有红外线接收器。优选的,所述凹槽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凹槽每隔90度顺时针分布在连接块的外壁上。优选的,所述挡块的形状呈月牙形。优选的,所述通孔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通孔开设的位置与凹槽开设的位置均相同。优选的,所述红外线接收器、红外线发射器和通孔之间的高度处在同一水平面上。优选的,所述红外线发射器、报警器和红外线接收器之间为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主动织辊和从动织辊不在同一高度且相距3c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纺织机械的均速送经装置,通过连接座和螺栓之间的配合,从而可以将基座固定在工作台或需要安装的位置上,通过转动机构和电机之间的配合,从而可以让连接杆、圆盘、通孔和主动织辊每隔90度间歇转动,通过红外线发射器、报警器和红外线接收器之间的配合,从而可以在主动织辊转动速度变快或变慢时均可以进行报警处理,该装置采用间歇转动的方式进行送经作业,使其送经均匀,不会出现云织、长短码等现象,大大提高了成品率,并且,具有报警功能,减少了工作人员许多不必要的麻烦,使用灵活,实用性强,满足现有市场上的使用需求,适合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转动机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圆杆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基座,2、连接座,3、螺栓,4、第一连接板,5、第二连接板,6、转动机构,601、壳体,602、第一连接柱,603、第二连接柱,604、连接块,605、凹槽,606、挡块,607、转盘,608、柱体,7、电机,8、圆杆,9、连接杆,10、圆盘,11、通孔,12、主动织辊,13、从动织辊,14、红外线发射器,15、报警器,16、红外线接收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纺织机械的均速送经装置,包括基座1,基座1的外壁四角均安装有连接座2,连接座2的顶端螺纹连接有螺栓3的一端,且螺栓3的另一端延伸出连接座2的下表面,可根据使用需求通过螺栓3与连接座2将基座1固定安装在工作台或其他需要安装的位置上,基座1的顶端左右两侧分别卡接有第一连接板4和第二连接板5,第二连接板5的左侧安装有转动机构6;转动机构6包括壳体601,壳体601的内腔后侧左端与其内腔前侧右端分别通过轴承安装有第一连接柱602和第二连接柱603,第一连接柱602的前侧卡接有连接块604,连接块604的外壁圆周均开设有凹槽605,第二连接柱603的后侧卡接有挡块606,挡块606的后侧卡接有转盘607,转盘607的前侧左端设置有与凹槽605相匹配的柱体608,当柱体608进行圆周运动时,柱体608会移动进凹槽605的内腔且拨动连接块604间歇转动,;第二连接板5的右侧螺钉连接有电机7,电机7的左侧输出端通过联轴器锁紧有圆杆8的一端,圆杆8的另一端延伸进壳体601的内腔且与转盘607的后侧中心位置相卡接,接通电机7的外接电源,开启电机7,电机7会通过圆杆8带动转盘607进行转动,连接块604的前侧中心位置安装有连接杆9的一端,连接杆9的另一端依次贯穿壳体601和第一连接板4的外壁且卡接有圆盘10,圆盘10的外壁圆周均开设有通孔11,连接杆9的外壁过盈配合有主动织辊12,当连接块604间歇转动时,连接块604会带动连接杆9、圆盘10和主动织辊12一起间歇转动,间歇转动的主动织辊12可实现间隔送经处理,转动机构6与第一连接板4的内侧通过轴承安装有从动织辊13,从动织辊13是与主动织辊12配合使用,第一连接板4的左侧设置有红外线发射器14,基座1的顶端左侧螺钉连接有报警器15,报警器15的顶端安装有红外线接收器16,红外线发射器14发出的红外线会一直照射在圆盘10的右侧,当发出的红外线与通孔11的位置相对应上时,发出的红外线会穿过通孔11照射进红外线接收器16内,由于事先已对红外线接收器16进行调整且输入相对应的指令,使得红外线接收器16接受到红外线发射器14发出红外线的间隔时间是固定的,当圆盘10转动的速度变快或变慢时,红外线发射器14发出的红外线穿过通孔11的时间也会跟随其变化而变化,导致红外线接收器16接受到红外线的时间发生改变,当这种情况发生时,由于已事先对红外线接收器16输入了相对应的指令,所以红外线接收器16会在接受红外线的间隔时间发生改变时触发报警器15,使得报警器15报警,从而告知人们此时主动织辊12转动的速度变快或变慢,即不均速转动。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凹槽605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凹槽605每隔90度顺时针分布在连接块604的外壁上,从而明确了凹槽605的数量与位置。作为优选方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纺织机械的均速送经装置,包括基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的外壁四角均安装有连接座(2),所述连接座(2)的顶端螺纹连接有螺栓(3)的一端,且螺栓(3)的另一端延伸出连接座(2)的下表面,所述基座(1)的顶端左右两侧分别卡接有第一连接板(4)和第二连接板(5),所述第二连接板(5)的左侧安装有转动机构(6);/n所述转动机构(6)包括壳体(601),所述壳体(601)的内腔后侧左端与其内腔前侧右端分别通过轴承安装有第一连接柱(602)和第二连接柱(603),所述第一连接柱(602)的前侧卡接有连接块(604),所述连接块(604)的外壁圆周均开设有凹槽(605),所述第二连接柱(603)的后侧卡接有挡块(606),所述挡块(606)的后侧卡接有转盘(607),所述转盘(607)的前侧左端设置有与凹槽(605)相匹配的柱体(608);/n所述第二连接板(5)的右侧螺钉连接有电机(7),所述电机(7)的左侧输出端通过联轴器锁紧有圆杆(8)的一端,所述圆杆(8)的另一端延伸进壳体(601)的内腔且与转盘(607)的后侧中心位置相卡接,所述连接块(604)的前侧中心位置安装有连接杆(9)的一端,所述连接杆(9)的另一端依次贯穿壳体(601)和第一连接板(4)的外壁且卡接有圆盘(10),所述圆盘(10)的外壁圆周均开设有通孔(11),所述连接杆(9)的外壁过盈配合有主动织辊(12),所述转动机构(6)与第一连接板(4)的内侧通过轴承安装有从动织辊(13),所述第一连接板(4)的左侧设置有红外线发射器(14),所述基座(1)的顶端左侧螺钉连接有报警器(15),所述报警器(15)的顶端安装有红外线接收器(1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纺织机械的均速送经装置,包括基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的外壁四角均安装有连接座(2),所述连接座(2)的顶端螺纹连接有螺栓(3)的一端,且螺栓(3)的另一端延伸出连接座(2)的下表面,所述基座(1)的顶端左右两侧分别卡接有第一连接板(4)和第二连接板(5),所述第二连接板(5)的左侧安装有转动机构(6);
所述转动机构(6)包括壳体(601),所述壳体(601)的内腔后侧左端与其内腔前侧右端分别通过轴承安装有第一连接柱(602)和第二连接柱(603),所述第一连接柱(602)的前侧卡接有连接块(604),所述连接块(604)的外壁圆周均开设有凹槽(605),所述第二连接柱(603)的后侧卡接有挡块(606),所述挡块(606)的后侧卡接有转盘(607),所述转盘(607)的前侧左端设置有与凹槽(605)相匹配的柱体(608);
所述第二连接板(5)的右侧螺钉连接有电机(7),所述电机(7)的左侧输出端通过联轴器锁紧有圆杆(8)的一端,所述圆杆(8)的另一端延伸进壳体(601)的内腔且与转盘(607)的后侧中心位置相卡接,所述连接块(604)的前侧中心位置安装有连接杆(9)的一端,所述连接杆(9)的另一端依次贯穿壳体(601)和第一连接板(4)的外壁且卡接有圆盘(10),所述圆盘(10)的外壁圆周均开设有通孔(11),所述连接杆(9)的外壁过盈配合有主动织辊(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培荣
申请(专利权)人:吴江市惠风织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