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灭弧型直流接触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2606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31 23: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灭弧型直流接触器,其包括呈桶状的金属壳,金属壳的端口密封设有绝缘端盖,绝缘端盖上设有两个静导电杆,静导电杆的底端设有静触头座,静触头座上设有静触头片,金属壳内设有磁支撑座、动铁芯、励磁线圈、静磁轭片和灭弧绝缘罩,动铁芯上固设有操动轴,操动轴上套设有动导电排,动导电排上设有动触头座,静触头座和动触头座的侧壁上分别设有第一螺旋槽和第二螺旋槽,第一螺旋槽和第二螺旋槽的螺旋方向相反,静触头座或动触头座的外侧设有灭弧栅片组。其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无需外置磁吹装置、反向及大容量直流负载开断能力高的复合灭弧型直流接触器,其兼顾有磁吹灭弧和栅片灭弧的优点。

Compound arc extinguishing DC contac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复合灭弧型直流接触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学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直流接触器。
技术介绍
由于没有自然过零点,直流电流的开断则要比交流开断困难得多。目前高压直流接触器直流灭弧通过自然熄弧的方式还很困难,通常的措施是采用在电弧间隙外加永磁铁装置,通过永磁磁吹作用使开断电弧运动,从而拉长电弧熄弧,完成直流负载的通断。而传统高压直流接触器的永磁磁吹装置作为一外置部件,设置在密闭的灭弧腔室内,其结构形式复杂,成本较高,同时,其灭弧效果也存在如下弊端:首先,受到直流开断过程中电弧高温的影响,磁吹装置长期工作情况下劣化失磁严重,磁吹作用显著降低,导致直流开断能力降低;其次,该磁吹装置多采用铁氧体、钕铁硼等铁磁材料,开断过程中将析出较多的杂质气体,其杂质气体饱和蒸气压很高,这将导致直流电弧电压、电弧能量升高,对直流负载开断也十分不利;再次,传统磁吹装置的磁场强度大小不变,开断过载或过低直流负载时的磁吹效果无法保证。同时由于传统高压直流接触器永磁磁吹系统利用直流电的单向性,磁吹方向多为单极性,只能够保证直流电弧向相反外侧拉弧熄灭,而无法承受接触器反向电流切换,因此,如何在保证磁吹效果设计的同时,减小对外置磁吹装置的依赖,并提升直流接触器的反向及大容量直流负载开断能力成为了直流接触器设计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无需外置磁吹装置、反向及大容量直流负载开断能力高的复合灭弧型直流接触器,其兼顾有磁吹灭弧和栅片灭弧的优点。本专利技术复合灭弧型直流接触器,包括呈桶状的金属壳,所述金属壳的端口密封设有绝缘端盖,所述绝缘端盖上设有两个静导电杆,所述静导电杆的底端延伸至金属壳内,所述静导电杆的底端设有静触头座,所述静触头座上设有静触头片,所述金属壳的底部设有磁支撑座,所述磁支撑座的内侧滑动安装有动铁芯,所述磁支撑座的外侧设有励磁线圈,所述励磁线圈的上方依次设有静磁轭片和灭弧绝缘罩,所述动铁芯上固定设有操动轴,所述操动轴的上端穿过静磁轭片和灭弧绝缘罩底部进入到灭弧绝缘罩内,所述操动轴上套装有位于静磁轭片和动铁芯之间的分闸簧,所述操动轴的上端套设有动导电排,所述操动轴的上端设有位于动导电排上方的第一限位件,所述动导电排的下方设有套设于操动轴上的触头簧,所述触头簧的上端与动导电排相抵或连接,所述触头簧的下端与操动轴的侧壁相抵或连接,所述动导电排上设有与静触头座一一对应的动触头座,所述动触头座上设有动触头片,所述静触头座的侧壁上设有第一螺旋槽,所述动触头座的侧壁上设有第二螺旋槽,所述第一螺旋槽和第二螺旋槽的螺旋方向相反,所述静触头座或动触头座的外侧设有灭弧栅片组,所述励磁线圈的导线延伸至绝缘端盖外。本专利技术复合灭弧型直流接触器,其中所述静触头座的外侧设有灭弧栅片组的具体方式为:所述静触头座的外侧设有呈筒状的静过渡环,所述静过渡环的上端固定设置于静导电杆的底端,所述静过渡环的下端设有所述灭弧栅片组,所述灭弧栅片组呈筒状,所述灭弧栅片组的侧壁上设有至少一组栅片,所述灭弧栅片组和静触头座同轴布置。本专利技术复合灭弧型直流接触器,其中所述动触头座的外侧设有灭弧栅片组的具体方式为:所述动触头座的外侧设有呈筒状的动过渡环,所述动过渡环的下端固定设置于动导电排上,所述动过渡环的上端设有所述灭弧栅片组,所述灭弧栅片组呈筒状,所述灭弧栅片组的侧壁上设有至少一组栅片,所述灭弧栅片组和动触头座同轴布置。本专利技术复合灭弧型直流接触器,其中所述静触头座呈杯状,所述静触头座的杯底座固定设置于静导电杆的底端,所述静触头座的杯口朝下布置,所述静触头座的侧壁上设有所述第一螺旋槽,所述第一螺旋槽贯穿静触头座的侧壁,所述第一螺旋槽从静触头座的杯口向杯底座螺旋延伸,所述静触头座的杯口设有所述静触头片,所述静触头片呈环形,所述静触头片与静触头座同轴布置。本专利技术复合灭弧型直流接触器,其中所述动触头座呈杯状,所述动触头座的杯底座固定设置于动导电排上,所述动触头座的杯口朝上布置,所述动触头座的侧壁上设有所述第二螺旋槽,所述第二螺旋槽贯穿动触头座的侧壁,所述第二螺旋槽从动触头座的杯口向杯底座螺旋延伸,所述第二螺旋槽的数量和升角与第一螺旋槽相一致,所述动触头座的杯口设有所述动触头片,所述动触头片呈环形,所述动触头片与动触头座同轴布置。本专利技术复合灭弧型直流接触器,其中所述磁支撑座呈筒状,所述磁支撑座的下端设有第一径向凸缘,所述第一径向凸缘设于金属壳的底部,所述动铁芯滑动套设于磁支撑座的筒体内,所述励磁线圈安装于线圈骨架上,所述线圈骨架呈筒状,所述线圈骨架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有第二径向凸缘和第三径向凸缘,所述线圈骨架的筒体套设于磁支撑座的筒体外,所述第三径向凸缘与第一径向凸缘相抵,所述第二径向凸缘的上方依次设有所述静磁轭片和灭弧绝缘罩,所述线圈骨架的筒体外侧缠绕有所述励磁线圈。本专利技术复合灭弧型直流接触器,其中所述动铁芯上固定设有操动轴的具体方式为:所述动铁芯上设有竖向通孔,所述竖向通孔的内侧壁上设有第一卡台,所述操动轴的侧壁上设有第二卡台,所述操动轴穿插于所述竖向通孔内,所述第一卡台与第二卡台相互卡合,所述操动轴的下端设有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二限位件位于动铁芯的下方并与动铁芯相抵,所述分闸簧的上端与静磁轭片相抵,所述分闸簧的下端延伸至动铁芯的竖向通孔内与第一卡台相抵。本专利技术复合灭弧型直流接触器,其中所述操动轴的侧壁上设有第三卡台,所述第三卡台能够穿过灭弧绝缘罩的底部与静磁轭片相卡合,所述触头簧的上端与动导电排之间的操动轴上套设有限位挡片,所述限位挡片与动导电排相抵或固定连接,所述触头簧的上端与限位挡片相抵或固定连接,所述触头簧的下端与第三卡台相抵或固定连接。本专利技术复合灭弧型直流接触器,其中所述金属壳和绝缘端盖的外侧设有密封胶套,所述密封胶套的底面和侧面设有绝缘外壳,所述静导电杆的上端和励磁线圈的导线均位于密封胶套外。本专利技术复合灭弧型直流接触器,其中所述绝缘端盖上嵌设有气管,所述气管的上端穿过密封胶套延伸至密封胶套外,所述气管的下端穿过绝缘端盖延伸至灭弧绝缘罩内,所述灭弧绝缘罩呈杯状,所述灭弧绝缘罩的杯底座与静磁轭片相抵或连接,所述灭弧绝缘罩的杯口与绝缘端盖相抵。本专利技术复合灭弧型直流接触器与现有技术不同之处在于静触头座和动触头座的侧壁上均设有螺旋槽,并且两者上的螺旋槽的螺旋方向相反,在直流开关开断过程中,流经静触头座和动触头座螺旋槽的电流会产生横向磁场,该横向磁场将对静动触头座间隙中的直流电弧产生一横向磁吹作用力F,方向垂直于间隙直流电弧向外,受其影响直流电弧将快速运动到灭弧栅片组中实现灭弧。另一方面,在横向电磁力F的磁吹下,直流电弧在触头座表面产生了离心运动,快速圆周跑弧,这样就加大了直流电弧与灭弧栅片组的接触,增强了灭弧栅片组切割灭弧效果。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无需外置磁吹装置,同时,本专利技术为无极性直流磁吹灭弧,具有反向及大容量直流负载开断能力高的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复合灭弧型直流接触器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灭弧型直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呈桶状的金属壳,所述金属壳的端口密封设有绝缘端盖,所述绝缘端盖上设有两个静导电杆,所述静导电杆的底端延伸至金属壳内,所述静导电杆的底端设有静触头座,所述静触头座上设有静触头片,所述金属壳的底部设有磁支撑座,所述磁支撑座的内侧滑动安装有动铁芯,所述磁支撑座的外侧设有励磁线圈,所述励磁线圈的上方依次设有静磁轭片和灭弧绝缘罩,所述动铁芯上固定设有操动轴,所述操动轴的上端穿过静磁轭片和灭弧绝缘罩底部进入到灭弧绝缘罩内,所述操动轴上套装有位于静磁轭片和动铁芯之间的分闸簧,所述操动轴的上端套设有动导电排,所述操动轴的上端设有位于动导电排上方的第一限位件,所述动导电排的下方设有套设于操动轴上的触头簧,所述触头簧的上端与动导电排相抵或连接,所述触头簧的下端与操动轴的侧壁相抵或连接,所述动导电排上设有与静触头座一一对应的动触头座,所述动触头座上设有动触头片,所述静触头座的侧壁上设有第一螺旋槽,所述动触头座的侧壁上设有第二螺旋槽,所述第一螺旋槽和第二螺旋槽的螺旋方向相反,所述静触头座或动触头座的外侧设有灭弧栅片组,所述励磁线圈的导线延伸至绝缘端盖外。/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灭弧型直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呈桶状的金属壳,所述金属壳的端口密封设有绝缘端盖,所述绝缘端盖上设有两个静导电杆,所述静导电杆的底端延伸至金属壳内,所述静导电杆的底端设有静触头座,所述静触头座上设有静触头片,所述金属壳的底部设有磁支撑座,所述磁支撑座的内侧滑动安装有动铁芯,所述磁支撑座的外侧设有励磁线圈,所述励磁线圈的上方依次设有静磁轭片和灭弧绝缘罩,所述动铁芯上固定设有操动轴,所述操动轴的上端穿过静磁轭片和灭弧绝缘罩底部进入到灭弧绝缘罩内,所述操动轴上套装有位于静磁轭片和动铁芯之间的分闸簧,所述操动轴的上端套设有动导电排,所述操动轴的上端设有位于动导电排上方的第一限位件,所述动导电排的下方设有套设于操动轴上的触头簧,所述触头簧的上端与动导电排相抵或连接,所述触头簧的下端与操动轴的侧壁相抵或连接,所述动导电排上设有与静触头座一一对应的动触头座,所述动触头座上设有动触头片,所述静触头座的侧壁上设有第一螺旋槽,所述动触头座的侧壁上设有第二螺旋槽,所述第一螺旋槽和第二螺旋槽的螺旋方向相反,所述静触头座或动触头座的外侧设有灭弧栅片组,所述励磁线圈的导线延伸至绝缘端盖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灭弧型直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静触头座的外侧设有灭弧栅片组的具体方式为:所述静触头座的外侧设有呈筒状的静过渡环,所述静过渡环的上端固定设置于静导电杆的底端,所述静过渡环的下端设有所述灭弧栅片组,所述灭弧栅片组呈筒状,所述灭弧栅片组的侧壁上设有至少一组栅片,所述灭弧栅片组和静触头座同轴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灭弧型直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头座的外侧设有灭弧栅片组的具体方式为:所述动触头座的外侧设有呈筒状的动过渡环,所述动过渡环的下端固定设置于动导电排上,所述动过渡环的上端设有所述灭弧栅片组,所述灭弧栅片组呈筒状,所述灭弧栅片组的侧壁上设有至少一组栅片,所述灭弧栅片组和动触头座同轴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复合灭弧型直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静触头座呈杯状,所述静触头座的杯底座固定设置于静导电杆的底端,所述静触头座的杯口朝下布置,所述静触头座的侧壁上设有所述第一螺旋槽,所述第一螺旋槽贯穿静触头座的侧壁,所述第一螺旋槽从静触头座的杯口向杯底座螺旋延伸,所述静触头座的杯口设有所述静触头片,所述静触头片呈环形,所述静触头片与静触头座同轴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合灭弧型直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国威魏杰牛海楠秦保平邹博昱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双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