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压器减振装置以及减振装置铺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62598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31 23: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变压器减振装置以及减振装置铺设装置,属于电力设备领域,减弱变压器作业时产生的振动以及噪音,安装方便便于施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变压器减振装置,包括支撑板和用于承载变压器并与所述支撑板契合的减振底座,在承载变压器时所述减振装置间隔放置,所述支撑板横向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座表面,所述减振底座包括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所述第二支撑座内设有向下开口的支撑空间,所述第一支撑座伸入所述支撑空间且所述第一支撑座端面设有第一凸台,所述第一凸台与所述支撑空间顶壁之间间隔设置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将变压器的重力以及作业时产生的振动转化为自身形变的力。

Transformer damping device and damping device lay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变压器减振装置以及减振装置铺设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设备领域,尤其涉及变压器减振装置以及减振装置铺设装置。
技术介绍
在小区内往往设置有配电房,变压器在工作时会产生振动发出噪声,对居民的正常生活产生影响,在接到居民投诉后需要转移配电房,搬迁配电房会产生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了专利技术一些减振装置,而现有技术中的减振装置布置时较为麻烦,或者,有一些减振装置分为多个组件,在布置组件时,组件之间的间距难以得到保证,因此难以发挥最佳的减振效果。为此,需要一种运输、布置方便的减振装置以及方便其布置的布置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出变压器减振装置,减弱变压器作业时产生的振动以及噪音,安装方便便于施工。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变压器减振装置,包括支撑板和用于承载变压器并与所述支撑板契合的减振底座,在承载变压器时所述减振装置间隔放置,所述支撑板横向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座表面,所述减振底座包括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所述第二支撑座内设有向下开口的支撑空间,所述第一支撑座伸入所述支撑空间且所述第一支撑座端面设有第一凸台,所述第一凸台与所述支撑空间顶壁之间间隔设置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将变压器的重力以及作业时产生的振动转化为自身形变的力。在布置变压器时,将减振底座间隔铺设在变压器下,变压器的重力压动第二支撑座向下移动,多个弹性件受力变形抵消变压器的重力,在变压器作业时,产生的振动传递至弹性件上后使得弹性件振动,减少了传递至第一支撑座上的振动,降低了因振动产生的噪音,在布置时,多个减振装置间隔放置后,再将支撑板铺设在第二支撑座表面,变压器放置在支撑板表面,从而可以通过支撑板将变压器的重量分散至减振底座上,避免减振底座局部受力,使弹性件发挥出最大的减振效果。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凸台与所述支撑空间内壁之间存在间隙,所述支撑空间侧部内壁设有吸声棉,所述支撑空间开口边缘设有橡胶件。间隙能够允许第二支撑座发生晃动,以进一步消除变压器所产生的振动,降低噪音,当将变压器放置在减振底座上时,由于刚开始放置时会使得第二支撑座相对与第一支撑座晃动,橡胶件可以在晃动时缓冲第二支撑座与第一支撑座之间的碰撞,减少二者之间的磨损以及碰撞产生的噪音,变压器产生的振动发出的响声传递至支撑空间内后会被吸声棉吸收一部分,进一步消除了噪音。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支撑座上端面间隔分布多对定位件,所述支撑板放置于所述定位件之间与所述第二支撑座保持垂直。定位件用于限定支撑板放置在第二支撑座上的位置,以保证支撑板可以将变压器的重量尽可能均匀的分散在减振底座上,支撑板与第二支撑座保持垂直后可以使支撑板发挥出最大的作用,对重力的分散效果更好。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座底部设有第一定位槽,所述支撑板上设有与所述定位槽契合的定位筋,所述第二支撑座上表面设有与所述定位筋契合的第二定位槽。在运输减振装置时,第一支撑座放置在支撑板上二者保持平行,多个减振装置堆叠放置,上下两层的减振装置互相垂直,在第一定位槽的作用下减振装置保持相对稳定,部分支撑板位于定位件之间,使得堆叠后整堆减振装置保持相对稳定,在运输过程中避免彼此之间发生剧烈碰撞而使得整体倾斜,在承载变压器时,第二定位槽用于容纳定位筋以保持支撑板的平稳。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上设有第一刻度,通过对照所述第一刻度与定位件的相对位置以在所述第二支撑座上布置所述支撑板。在第二支撑座上布置支撑板时,通过对照刻度与定位筋,调整位置,提升了支撑板分散重力能力。减振装置铺设装置,包括移动基座和滑动安装在所述移动基座上的多个载物台,所述载物台具有用于放置上述所述的减振装置的承载槽,所述承载槽一侧敞开并且所述承载槽内设有用于支撑所述减振装置的滚轮,所述移动基座表面具有用于支撑所述多个载物台的第二凸台,所述载物台上转动安装贯穿所述移动基座的转轴,所述转轴上设有齿轮,所述移动基座表面位于所述第二凸台两侧设有与所述齿轮啮合的齿条,所述转轴贯穿所述移动基座的一端设有转轮,转动所述转轮能移动所述载物台。铺设装置用于铺设减振底座,通过转动可转动转轴调节载物台在移动基座上的位置,调节多个载物台之间的间距,即调节多个减振底座之间的间距,使减振底座可以均匀分布,以便于承载变压器以及削弱其产生的振动,滚轮可以降低从承载槽内移出减振底座所需的拉力,降低消耗的人力。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凸台表面间隔分布多个滚珠,所述多个滚珠与所述多个载物台底面接触。滚珠能够支撑载物台,在载物台移动时滚珠随着载物台滚动,减小载物台移动时与移动基座之间的摩擦力,降低消耗的人力。进一步的,所述移动基座两侧设有限位座,所述限位座止挡所述载物台并限定其位移方向。限位座限定了载物台的位移方向,即只能沿着齿条方向移动,保证了减振底座的端部保持齐平。进一步的,所述载物台另一侧设有指示杆,位于所述指示杆下方的所述限位座表面设有第二刻度。在移动载物台时可以参照指示杆所指的第二刻度,便于控制多个载物台之间的间距。进一步的,所述移动基座底部设有用于移动所述铺设装置的多对滚轮组件,所述移动基座底部端部设有推杆。推杆用于推动移动基座,在滚轮组件的作用下方便其移动,选择布置减振底座的地点。本专利技术的这些特点和优点将会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中详细的揭露。【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减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第二支撑座的俯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减振装置完成布置后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中减振装置的堆叠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中铺设装置的俯视图;图7为图6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铺设装置的剖视图。附图标记:支撑板100、定位筋110、第一刻度120;减振底座200、弹性件210;第一支撑座300、第一凸台310、第一定位槽320;第二支撑座400、支撑空间410、吸声棉420、橡胶件430、第二定位槽440、定位件450;移动基座500、第二凸台510、齿条520、限位座530、通槽540、第二刻度550、滚珠560、滚轮组件570、推杆580;载物台600、承载槽610;滚轮620、水平部分611、倾斜部分612;转轴630、齿轮640、转轮650、指示杆66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解释和说明,但下述实施例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变压器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板和用于承载变压器并与所述支撑板契合的减振底座,所述减振底座包括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在承载变压器时所述减振装置间隔放置,所述支撑板横向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座表面,所述第二支撑座内设有向下开口的支撑空间,所述第一支撑座伸入所述支撑空间且所述第一支撑座端面设有第一凸台,所述第一凸台与所述支撑空间顶壁之间间隔设置弹性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变压器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板和用于承载变压器并与所述支撑板契合的减振底座,所述减振底座包括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在承载变压器时所述减振装置间隔放置,所述支撑板横向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座表面,所述第二支撑座内设有向下开口的支撑空间,所述第一支撑座伸入所述支撑空间且所述第一支撑座端面设有第一凸台,所述第一凸台与所述支撑空间顶壁之间间隔设置弹性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台与所述支撑空间内壁之间存在间隙,所述支撑空间侧部内壁设有吸声棉,所述支撑空间开口边缘设有橡胶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座上端面间隔分布多对定位件,所述支撑板放置于所述定位件之间与所述第二支撑座保持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变压器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座底部设有第一定位槽,所述支撑板上设有与所述定位槽契合的定位筋,所述第二支撑座上表面设有与所述定位筋契合的第二定位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变压器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上设有第一刻度,通过对照所述第一刻度与定位件的相对位置以在所述第二支撑座上布置所述支撑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童永强朱卫东皇甫伟刚韦方正苏宁雁黄军明钱伟尼朱瀛陈立峰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电力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建德冠源成套电气制造分公司杭州电力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国网浙江建德市供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