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服务的电票业务功能构建方法和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625473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31 23: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微服务的电票业务功能构建方法和系统,提供微服务开发平台,在微服务开发平台将业务基础组件封装成原子微服务;依据业务流程需要,在组合服务编排端对原子微服务进行组合编排,形成业务组合微服务;令原子微服务、业务组合微服务在微服务提供端进行发布,形成已发布微服务;令已发布微服务在服务中心端进行注册,形成已注册微服务;对已注册微服务在微服务消费端进行订阅,形成已订阅微服务;对电票业务请求发起响应,调用已订阅微服务。通过将业务分解成多个独立的服务,实现对解决方案的解耦,基于共享服务中心,利用流程引擎实现业务服务的编排,动态复用和编排组合业务功能,达到快速响应电票业务的快速创新需求的目标。

The construction method and system of e-ticket service function based on microser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微服务的电票业务功能构建方法和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资产系统
,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微服务的电票业务功能构建方法和系统。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中国人民银行加大电票推广力度,电票使用日益普及,用户对电票接受度越来越高,电票业务呈爆发式增长,同时,随着票交所的成立与发展,电票作为一种中短期金融工具成为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线电票业务系统作为金融业务开展的生产系统,需要稳定、高效地保障日常业务的正常开展,同时,能够快速在功能上进行调整和扩展,发布上线,以适应新的业务发展要求。电票业务系统初建阶段,系统建设以满足当时的业务要求为主,优先考虑整合、覆盖,因此软件以单体架构应用为主,功能复用考虑不多,基础技术组件、通用业务组件没有有效的剥离复用,代码冗余度高,紧耦合,可维护性差。经过多年的逐步升级,系统日渐庞大,内部服务之间缺乏隔离机制,使得系统健壮性不足,单点问题易产生全局影响;扩展性不够,具体表现为新功能的设计、实施勾连关系多、发布上线周期长,难度大;现有系统业务流程以硬编码的方式存在于应用中,导致电票业务流程调整灵活度不足,调整周期长。可见,单体架构应用的电票业务系统存在的上述问题给电票业务的快速发展带来了限制。随着云计算技术的发展,业务系统逐渐向微服务技术的方向演进。微服务是一项在云中部署应用和服务的新技术,通过将应用和服务分解成更小的、松散耦合的组件,使得应用和服务可以更加容易升级和扩展。微服务架构将单体系统拆分为一系列的服务,一个业务系统由多个微服务组成,拆分后的微服务之间是松耦合的,每个微服务可被独立开发、独立部署,且每个微服务仅关注于完成一件任务并很好地完成该任务,在所有情况下,每个任务代表着一个小的业务能力。微服务架构应用相对于单体架构应用而言,具有以下优点:复杂度可控,微服务架构通过分解单体式应用为多个服务的方法,让复杂性能够可控。为了实现同一功能,应用被分解为多个可管理的分支或服务,通过微服务架构模式,让复杂的功能,通过模块化的方式呈现出来,让单个服务更容易开发和维护;灵活可扩展,灵活性是基于微服务架构模式,使得每个服务独立扩展。微服务架构下,技术选型是比较灵活的。在这种模式下,每个团队都可以根据自身服务的需求和行业发展状况做出自己的判断,选择适合的技术栈;独立部署,微服务具备独立的运行进程,所以每个微服务也可以独立部署。这样,当某个微服务发生变更时无需编译、部署整个应用,让发布更高效;开发针对性强,在单体架构系统下,新人的培养周期很长,需要花费大量时间了解本地开发环境。而微服务架构模式使得每个服务独立扩展,开发运维人员也不需要再花费过多的时间去熟悉本地环境,而只需要了解自己所处的模块状况即可;故障隔离,相较而言,微服务架构模式下,当某一组件发生故障时,不会出现单块架构系统的进程内扩散等弊端,故障会被隔离在单个服务中,降低开发维护成本,提高开发效率;降低应用成本,在单体架构系统中,使用的是技术分层,譬如控制层、逻辑层、数据层等。但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用户需求逐渐个性化,开发周期越来越短,产品的生命周期也开始变短,单块架构系统开始面临挑战,无论是开发还是维护成本太高。采用微服务架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目前单体架构的电票业务系统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微服务的电票业务功能构建方法和系统。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基于微服务的电票业务功能构建系统,包括以下模块,微服务开发模块:提供微服务开发平台,在微服务开发平台将业务基础组件封装成原子微服务;微服务组合模块:依据业务流程需要,在组合服务编排端对原子微服务进行组合编排,形成业务组合微服务;微服务部署模块:令原子微服务、业务组合微服务在微服务提供端进行发布,形成已发布微服务;微服务注册模块:令已发布微服务在服务中心端进行注册,形成已注册微服务;微服务消费模块:对已注册微服务在微服务消费端进行订阅,形成已订阅微服务;微服务调用模块:对电票业务请求发起响应,调用已订阅微服务。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基于微服务的电票业务功能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微服务开发步骤:提供微服务开发平台,在微服务开发平台将业务基础组件封装成原子微服务;微服务组合步骤:依据业务流程需要,在组合服务编排端对原子微服务进行组合编排,形成业务组合微服务;微服务部署步骤:令原子微服务、业务组合微服务在微服务提供端进行发布,形成已发布微服务;微服务注册步骤:令已发布微服务在服务中心端进行注册,形成已注册微服务;微服务消费步骤:对已注册微服务在微服务消费端进行订阅,形成已订阅微服务;微服务调用步骤:对电票业务请求发起响应,调用已订阅微服务。优选地,所述微服务提供端设置有微服务运行环境,微服务能够发布到目标微服务提供端;所述微服务运行环境包括微服务运行容器、流程引擎、服务引擎、第一服务中心客户端;所述微服务运行容器采用J2EE应用容器;所述流程引擎采用运行业务组合微服务执行引擎;所述服务引擎采用服务的执行引擎;所述第一服务中心客户端将已发布微服务的服务信息注册到服务中心端,所述服务信息包括已发布微服务的标志、微服务运行容器的IP地址和端口。优选地,所述服务中心端能够管理微服务的发布注册、服务订阅、安全控制、限流降级、服务信息同步;所述微服务消费端在订阅已注册微服务后,服务中心端能够自动已订阅微服务的目标地址、安全级别、限流降级中的任一项或任多项同步推送至微服务消费端。优选地,所述组合服务编排端将若干个微服务按设定顺序进行组合执行,所述组合服务编排端主要包括服务编排流程管理单元、服务编排设计单元、服务配置单元;所述服务编排流程管理单元展示业务组合微服务,发布业务组合微服务;所述服务编排设计单元提供图形编辑器、服务流程图,将原子微服务进行组合;所述服务配置单元提供微服务的服务标识、基本属性、输入输出参数的配置。优选地,所述微服务消费端能够订阅需要消费的已注册微服务,发起服务调度;所述微服务消费端主要包括第二服务中心客户端、微服务调度端;所述第二服务中心客户端能够订阅服务中心端的已注册微服务,在服务中心端接受订阅后,将已注册微服务的服务目标地址推送至微服务消费端本地;在已订阅微服务的信息更新后,在微服务消费端本地令已订阅微服务的信息同步更新;所述微服务调度端在微服务消费端本地,依照设定算法选择服务目标地址,发起已订阅微服务的服务调用。优选地,原子微服务、业务组合微服务能够发布在多个微服务提供端,形成分布式微服务的负载均衡。优选地,所述J2EE应用容器主要包括Weblogic、Websphere、Tomcat、Jetty中的任一个。优选地,所述流程引擎采用Activiti工作流引擎。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方法的步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1、服务可视化和集中管控,将电票微服务化,并发布注册到服务中心,实现了服务的可视化,且提供服务管理界面,对服务进行集中管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微服务的电票业务功能构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模块:/n微服务开发模块:提供微服务开发平台,在微服务开发平台将业务基础组件封装成原子微服务;/n微服务组合模块:依据业务流程需要,在组合服务编排端对原子微服务进行组合编排,形成业务组合微服务;/n微服务部署模块:令原子微服务、业务组合微服务在微服务提供端进行发布,形成已发布微服务;/n微服务注册模块:令已发布微服务在服务中心端进行注册,形成已注册微服务;/n微服务消费模块:对已注册微服务在微服务消费端进行订阅,形成已订阅微服务;/n微服务调用模块:对电票业务请求发起响应,调用已订阅微服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微服务的电票业务功能构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模块:
微服务开发模块:提供微服务开发平台,在微服务开发平台将业务基础组件封装成原子微服务;
微服务组合模块:依据业务流程需要,在组合服务编排端对原子微服务进行组合编排,形成业务组合微服务;
微服务部署模块:令原子微服务、业务组合微服务在微服务提供端进行发布,形成已发布微服务;
微服务注册模块:令已发布微服务在服务中心端进行注册,形成已注册微服务;
微服务消费模块:对已注册微服务在微服务消费端进行订阅,形成已订阅微服务;
微服务调用模块:对电票业务请求发起响应,调用已订阅微服务。


2.一种基于微服务的电票业务功能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微服务开发步骤:提供微服务开发平台,在微服务开发平台将业务基础组件封装成原子微服务;
微服务组合步骤:依据业务流程需要,在组合服务编排端对原子微服务进行组合编排,形成业务组合微服务;
微服务部署步骤:令原子微服务、业务组合微服务在微服务提供端进行发布,形成已发布微服务;
微服务注册步骤:令已发布微服务在服务中心端进行注册,形成已注册微服务;
微服务消费步骤:对已注册微服务在微服务消费端进行订阅,形成已订阅微服务;
微服务调用步骤:对电票业务请求发起响应,调用已订阅微服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微服务的电票业务功能构建系统或者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微服务的电票业务功能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服务提供端设置有微服务运行环境,微服务能够发布到目标微服务提供端;
所述微服务运行环境包括微服务运行容器、流程引擎、服务引擎、第一服务中心客户端;
所述微服务运行容器采用J2EE应用容器;
所述流程引擎采用运行业务组合微服务执行引擎;
所述服务引擎采用服务的执行引擎;
所述第一服务中心客户端将已发布微服务的服务信息注册到服务中心端,所述服务信息包括已发布微服务的标志、微服务运行容器的IP地址和端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微服务的电票业务功能构建系统或者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微服务的电票业务功能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中心端能够管理微服务的发布注册、服务订阅、安全控制、限流降级、服务信息同步;
所述微服务消费端在订阅已注册微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克元胡兵郭岩黄寒昕王盛义王学平季刚刘新宇王唯平毛玲燕颜礼齐易勇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宝信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