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南京大学专利>正文

基于可重构计算的卷积神经网络池化层、硬件实现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625231 阅读:2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31 22: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基于一种可重构计算的卷积神经网络池化层、硬件实现方法及系统,该系统包括:控制单元、数据暂存单元、最大池化/平均池化计算单元。控制单元用于读取配置信息,通过有限状态机控制卷积神经网络池化层的运算流程,通过调用最大池化/平均池化计算单元以实现最大池化和平均池化算法;数据暂存单元用于存储计算所需的输入层信息及输出层结果;最大池化/平均池化计算单元用于计算输出层中各个通道的信息。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可重构的卷积神经网络池化层硬件架构,计算资源和存储资源都可以进行裁剪拆分,在保证算法精度的情况下,高并行度的最大池化/平均池化计算单元大大提高了算法的硬件实现速度,该架构可适用于各种人工智能场景。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pooling layer based on reconfigurable computing, hardware implementation method and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可重构计算的卷积神经网络池化层、硬件实现方法及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人工智能算法领域,尤其涉及基于可重构计算的卷积神经网络池化层的硬件实现。
技术介绍
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NeuralNetworks,CNN)是一类包含卷积计算且具有深度结构的前馈神经网络(FeedforwardNeuralNetworks),是深度学习(deeplearning)的代表算法之一。对卷积神经网络的研究始于二十世纪80至90年代,时间延迟网络和LeNet-5是最早出现的卷积神经网络;在二十一世纪后,随着深度学习理论的提出和数值计算设备的改进,卷积神经网络得到了快速发展,并被大量应用于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卷积神经网络的隐含层包含卷积层、池化层和全连接层3类常见构筑,在一些更为现代的算法中可能有Inception模块、残差块(residualblock)等复杂构筑。在常见构筑中,卷积层和池化层为卷积神经网络特有。以LeNet-5为例,3类常见构筑在隐含层中的顺序通常为:输入-卷积层-池化层-卷积层-池化层-全连接层-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于可重构计算的卷积神经网络池化层,其特征在于,包括:/n控制单元,用于读取配置信息,通过有限状态机控制卷积神经网络池化层的运算流程,通过调用最大池化/平均池化计算单元以实现最大池化和平均池化算法;/n数据暂存单元,用于存储计算所需的输入层信息及输出层结果;/n最大池化/平均池化计算单元,用于计算输出层中各个通道的信息。/n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可重构计算的卷积神经网络池化层,其特征在于,包括:
控制单元,用于读取配置信息,通过有限状态机控制卷积神经网络池化层的运算流程,通过调用最大池化/平均池化计算单元以实现最大池化和平均池化算法;
数据暂存单元,用于存储计算所需的输入层信息及输出层结果;
最大池化/平均池化计算单元,用于计算输出层中各个通道的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可重构计算的卷积神经网络池化层,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信息包括通道数、每层的大小、池化核的大小、步长以及池化实现方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可重构计算的卷积神经网络池化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最大池化/平均池化计算单元由最大池化计算单元和平均池化计算单元组成,最大池化计算单元由N路比较器组成,平均池化计算单元由N路累加器,以及四输入加法树组成,N代表并行路数,其取值取决于运算资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可重构计算的卷积神经网络池化层,其特征在于,N路并行对于最大池化需要N个比较器,对于平均池化需要N个累加器,和N个四输入加法树,其中四输入加法树由3个加法器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可重构计算的卷积神经网络池化层,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丽郑茜傅玉祥李伟何国强陈铠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