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间歇性工作逻辑门模型及建立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系统可靠性建模及仿真的
,尤其涉及一种间歇性工作逻辑门模型及建立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水平的高速发展,系统的功能和组成越发庞大复杂,系统的工作环境也越发严酷。很多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一旦发生故障将会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具有严重的安全隐患,这使得系统在工作过程需要非常可靠。具体地,对于某核电系统来说,该系统具有较强的辐射性、组成单元众多,故障逻辑也较为复杂。该核电系统与其他系统相比,不仅在组成和规模上较为特殊,还主要体现在:系统中存在系统呈间歇性工作的特点。故障树分析方法是工程应用中适用性最强的可靠性建模分析方法。FTA(FaultTreeAnalysis,故障树)模型根据系统由上至下的结构功能对应关系,用与、或、非等逻辑门来表示单元与单元、单元与系统之间的故障因果逻辑关系。对于组成单元较少、单调关联系统的可靠性分析,都很容易建立其故障树模型,进而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但对于单元数量较多,单元间耦合关系复杂的系统,FTA模型普遍存在问题是:无法准确描述 ...
【技术保护点】
1.间歇性工作逻辑门模型,其针对间歇性工作系统,假定间歇性系统组成及运行模式如下:间歇性工作系统由主单元和辅助单元组成,两个单元均按照规定的时间间歇性工作,主单元和辅助单元的工作时间分别为T
【技术特征摘要】
1.间歇性工作逻辑门模型,其针对间歇性工作系统,假定间歇性系统组成及运行模式如下:间歇性工作系统由主单元和辅助单元组成,两个单元均按照规定的时间间歇性工作,主单元和辅助单元的工作时间分别为T1和T2,该间歇性工作系统运行模式包括:
(1)主单元与辅助单元的正常运行模式:主单元和辅助单元分别在时间T1和时间T2内交替工作,主单元工作时间T1后,切换到辅助单元工作,辅助单元工作时间T2后,重新切换到主单元工作;
(2)主单元发生故障、辅助单元无故障运行的运行模式;
(3)辅助单元在工作期间发生故障时的系统运行模式;
其特征在于:间歇性工作逻辑门包括:
输入事件:主单元(E1)和辅助单元(E2)的故障模式;
输出事件(Y):是输入事件发生后,通过逻辑门的输出结果;
第一时间(T1):表示主单元(E1)规定的工作时间;
第二时间(T2):表示辅助单元(E2)规定的工作时间;
事件状态:包括正常、故障、停机三个状态,分别用0、1和2表示;
其中,正常状态是指单元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即故障事件不发生且单元处于正常状态;故障状态是指单元发生了故障,不具备工作能力,即故障事件发生;停机状态是指单元工作一定时间之后,由于一些原因使得该单元暂时处于不可用状态,但是单元未发生故障,属于无故障停机状态,即故障事件不发生且单元处于无故障停机状态该间歇性工作逻辑门模型表示:当主单元输入事件在工作期间发生故障之后或者达到规定的工作时间T1之后,输出事件为故障状态或者停机状态;当辅助单元输入事件为故障状态时,若现有输出事件为故障状态,则输出事件状态不变,若现有输出事件为停机状态,则输出事件变为故障状态;
间歇式工作逻辑门的逻辑关系包括:单元发生故障时单元状态之间的逻辑关系,单元在故障之后修复过程中单元状态之间的逻辑关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歇性工作逻辑门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元发生故障时单元状态之间的逻辑关系为:
1)主单元在正常运行时,为正常状态,辅助单元为停机状态,输出事件为正常状态;
2)主单元在运行时发生故障,为故障状态,辅助单元为停机状态,此时辅助单元变为正常状态,输出事件为故障状态;
3)主单元正常运行到规定时间之后,由正常工作状态变为停机状态,辅助单元状态变为正常状态,输出事件为停机状态,若辅助单元在运行过程中发生故障,系统由停机状态变为故障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间歇性工作逻辑门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元在故障之后修复过程中单元状态之间的逻辑关系为:
I)主单元在运行时发生故障,主单元为故障状态,此时辅助单元开始工作,若辅助单元状态为正常状态,在其工作过程中,主单元修复完成,则主单元变为正常状态,则输出事件变为停机状态;
II)若辅助单元在运行期间发生故障,辅助单元变为故障状态,在辅助单元修复过程中,主单元修复完成,变为正常状态,输出事件为故障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歇性工作逻辑门模型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广燕,孙宇锋,胡薇薇,轩杰,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